劉培源

劉培源生於1871年,同盟會會員。字鑒清。榮成人。山東師範學堂畢業。先後組建過“山東礦產保存會”、“革命先鋒隊”等革命組織,1912年遭到殺害。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劉培源(1871—1912) 字鑒清。漢族山東榮成市馬山寨村人。幼年喪父,事母至孝,性格沉毅明果,熱心公益,鄉里人都很推重他。被推舉考取了縣學生員第一名,不久,即成了榮成縣學的一名廩生。

人物生平

1894年(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清軍敗績,黃海沿岸居民備受塗炭,海內志士痛心國事日非,起而提倡維新,他從鑽研舊學轉為致力於新學。1900年之後,清政府在推行“新政”中把廢科舉、興學堂作為自固之策,他不憚煩勞,趁機力勸
本縣青少年出而就學,並盡力聯絡倡辦公益,遂於本縣青山設賓興學校,繼又創辦勸學公所,當時被舉為勸學總董。一月之間,成立高初學校數十處。
1907年,山東省新開辦了“優級師範學堂”,他到濟南應試投考入學。不久,即由李瑞芝介紹加入了中國同盟會。1908年夏,劉培源作為山東省優級師範學堂的代表,積極參與了陳乾丁佛言、周樹標等發起創立之“山東礦產保存會”的反帝
愛國活動, 要求保存津浦鐵路附近的礦產, 並廢除德國人要挾簽訂的五礦契約。1910年夏,劉培源於山東省優級師範學堂畢業,被同鄉舉為登州中學及師範兩校校長。1911年秋,武昌起義爆發後,舉國回響,11月13日,濟南、煙臺同時宣告獨立。這時劉培源乃約集其師生中的同盟會員奮起於蓬萊、黃縣兩縣,他們在蓬萊閣上召開秘密會議,先組織“革命先鋒隊”,並加入煙臺革命團體,積極準備起義。不久,濟南獨立被迫取消,袁世凱的親信張廣建吳炳湘等掌握了山東大權,他們極盡破壞山東革命之能事,對革命黨人進行殘酷鎮壓。當時,革命黨人被捕戮者日有所聞,然而,劉培源仍往來於蓬萊、濟南之間,與同志密商行動之策,未嘗稍懈。

其他信息

1912年1月下旬, 山東革命軍都督府為了發展革命形勢,以煙臺為基地,派員分東西兩路去光復各縣。劉培源與左雨農等同為東路領導人,在不足十天的時間裡,依次光復了寧海州(今煙臺市牟平區) 、文登縣。1月29日,左雨農又以招撫使的名
義帶領約50名光復軍光復了榮成縣城,當時即召集全縣紳商學各界開會,宣布推倒清朝縣知事劉文炳,建立民國縣府。大家公推劉培源為榮成縣民政長。不久,左雨農即奉命率全部光復軍返回煙臺,榮成警備空虛。地方反動勢力糾合流氓兵痞以及
被裹脅的民眾約1000餘人, 乘機圍攻榮成縣城,向革命黨人反撲。2月11日夜,城破,執培源與其僚屬,以鐵絲穿手,縛於縣學的庭柱上。2月12日下午4時,劉培源等被殺害。就義前他們高呼:“打倒滿清!建立民國!革命萬歲!”
劉培源,又名劉浚川 1914年4月生,安徽宿州人。名培源,字浚川,號鶴山老人、藝林居主。歷為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江蘇省江南詩書畫院副院長和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他是中國書壇一代傑出的書法家,有當今“布衣楷聖”之譽。劉浚川是書法史上不可多得的人物,尤其在碑學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視的大師級人物。他以八十餘年的勤功,集碑書和帖學於一身,最終以碑學貫穿,集真、草、隸、篆、行多種書體,成為以真書為主的全能書法家。他的真書是北碑和唐碑藝術的繼承與發展,博大精深,座右良多,達到了以靜制動的大境界,創出了碑書新的魅力和神采,給書壇學楷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在楷書史上,他是一位取得驚人成就的人,並形成了有突出自我風格和面目的“劉體楷書”。在20世紀的中國書壇,他的碑體書法,他的楷書藝術和他的書法實踐的綜合實力,都是極具代表性的。趙朴初評論他的楷書“小到精妙如微,大到氣貫長虹,如廟堂上的阿彌陀佛。”黃濟雲讚美他“筆底龍盤人不識,先生原是地行仙。”啟功評價他的書法是“全中國第一流的”。劉浚川的行草書取法“二王”帖學,後又被碑法所融,納多家之神韻,在連綿中筆法變化自然,意趣高古,加之自身楷法的精絕,其造詣高深,達到可與明人比肩的境界。在碑帖相融的探索中,他的實踐為書壇學子留下了可學之處。劉浚川的書法造詣孤高,美妙絕倫,寫出了中國傳統書法的意蘊和神采,體現了雄強與雋美這一時代的強音。他集百年之功,傾畢生精力,厚積薄發,由專而博,豁然開朗,集大成於碑學書法。他低調做人,淡泊名利,不與世爭,潛心攻書,體現了高尚的操守和博大的胸襟。他以一介布衣居世,卻以王者之風雄踞書壇,以順乎自然的心態造就了他的“大音稀聲”。他的可貴貢獻是以其畢生實踐高舉和捍衛了中國傳統書法的大旗,以高超的書藝賦予碑學書法和楷書藝術新的生命與魅力,並在長期求索中樹立了學書和做人的楷模,讓世人得以借鑑。劉浚川著有《劉浚川書法選》、《劉浚川書法集》、《劉浚川楷書千字文》和《劉浚川書孫子兵法》等。入編《世界優秀人才大典》、《世界名人錄》和《世界美術大典》等。為了代代相傳他的書法藝術,大型碑刻書法藝術《楷聖劉浚川藝術館》在廣東雷州靖海宮興建。劉浚川創作的傳世作品有魏楷十條屏《出師表》、小楷八條屏《孫子兵法》和《道德經》等。江蘇省檔案館為他建立了永久性的名人檔案全宗,為後世留下了他的歷史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