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開皇三年(583)屬光州,開皇五年(585)改曰萊州,至大業三年(607)又廢萊州,置東萊郡。文登縣先後屬之。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析東萊郡置登州,文登為州治。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廢,文登屬萊州。
如意元年(公元692年)又以萊州之牟平、黃縣、文登復置登州,文登屬之。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又廢登州,改置東牟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稱東牟郡為登州。文登又先後屬之。
金天會六年(1128年)金人攻取京東東路州郡,九年(1131年)以登州之牟平、文登兩縣立寧海軍。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為寧海州。文登縣屬之。
民國二年(1913年)裁併府、州,實行省、道、縣三級制,文登縣屬山東省膠東道。1925年,分膠東道置東海道,文登縣屬之。1928年廢道制,實行省、縣二級制,文登縣直屬山東省。
1938~1942年,文登縣屬膠東行署區第七行政督察區。
解放初屬膠東行政區。1950年5月9日,撤銷膠東行政區和東海專區,組建文登專區,文登為專員公署駐地。
1956年2月24日,撤銷文登專區,文登縣屬萊陽專區。1958年10月18日,萊陽專區更名為煙臺專區,文登屬之。1967年2月煙臺專區改稱煙臺地區,文登仍屬之。
1983年8月30日撤銷煙臺地區,煙臺市升為省轄市,文登屬之。
1987年6月15日,威海市升為地級市,文登縣改屬威海市。
1988年10月24日,國務院批准文登縣改為省轄縣級市,仍由威海市代管。
相關詞條
-
《驀山溪 贈文登縣駱守清》
《驀山溪 贈文登縣駱守清》,元代的王哲所作的詩詞。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十報恩 文登縣黃醮,贈道眾》
崑崙三髻馬風歌。 我處無為酬本願,人求追薦苦相魔。 加持助醮居環堵,救拔亡靈上大羅。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驀山溪贈文登縣駱守清
兩兩做修持,你個個、心頭修省。 一一須當聽。 急急上高坡,便穩穩、尋他捷徑。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馮家鎮[山東乳山市馮家鎮]
建村高格莊。元至元三十年,叢、趙姓由文登縣於疃、牟平縣西北壩遷入。明洪武...。徐家村元代前,徐姓居此以姓立村,元末戰亂被毀。明洪武二年,宮姓由文登縣柳林莊遷此定居,襲原名。隆慶二年,王姓由文登縣小寨遷入。清康熙二十八年...
簡介 沿革 行政區劃 村莊代碼 村莊歷史 -
文登設縣
一部設文登縣,因縣治東側有文登山而名文登縣,設縣迄今已1438年。另一說為...相當。唐代地理總志《元和郡縣圖志》記載:"高齊後帝分牟平縣置文登縣"。後...設定文登縣。金大定年間任宮庭秘書長監、文登人郭長倩在其所撰寫的《文登縣學記...
文獻記載 近代發展 -
威海市
四年(568年)由牟平縣、觀陽縣析置文登縣(一說文登置縣於天保七年),今市境盡屬之。隋代境內為青州東萊郡(治掖縣,今萊州)地,設文登縣。《隋書...東萊郡。唐代 景點照片2 境內為河南道登州(治蓬萊)地,設文登縣。唐代...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山東省威海市
,仍屬光州;天統四年(568年)由牟平縣、觀陽縣析置文登縣(一說文登置縣...文登縣。《隋書·地理志》青州部東萊郡注謂:“舊置光州,開皇五年(585年...大業初又廢萊州,置東萊郡。 唐代 境內為河南道登州(治蓬萊)地,設文登縣...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白沙灘鎮
的種地莊子,故更此名。嘉慶年間,姜、邢姓先後由峒嶺、文登縣島集遷入。道光年間...。玉前莊清初,岳姓由文登縣小岳家遷此立村岳家塂。清康熙年間,李姓由海陽縣六甲、王姓由文登縣遷入。鹹豐年間,於、張姓由文登縣北黃、宅口遷入。民國初年...
行政區劃 村莊來歷 資源優勢 經濟狀況 企業發展 -
下初鎮
史家疃遷入,馮、王姓由馮家、日照縣遷入。清初,譚姓由文登縣譚家口遷入...由文登縣九頂埠遷入,更名巫山河東。清初,張姓從澤上和萊陽縣張家灌、孫姓從牟平縣、曹姓從河南村遷入。清末,宮姓從文登縣議城遷入。1942年更今名...
自然資源 行政區劃 基礎條件 村莊來歷 工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