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創造力:開發與培育

創新與創造力:開發與培育

1.2 2.1 1.1

基本信息

作 者:俞文釗,劉建榮 編著
出 版 社: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2-1
版 次:1
頁 數:264
字 數:270000
印刷時間:2008-2-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創新與創造力:開發與培育創新與創造力:開發與培育
I S B N:9787811222333
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由我社出版的“經濟與管理心理學叢書”(共7種),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讀者的喜愛,許多實務工作者以它作為自我訓練、自我提高的參考讀本;不少高校選擇其作為相關專業的基礎課教材或素質教育教材;而短期管理者培訓班選用本套叢書的更多。出版至今,叢書的累積印量已突破12尤冊,並參加了全國優秀科普圖書的評獎活動,獲評遼寧省優秀圖書,其中5種還成功輸出著作權,將其影響擴大到了海外。目前,叢書已陸續修訂再版,相信會更為讀者所需。
鑒於心理學現代社會套用範圍的日益廣泛,在我國,將心理學的科學原理運用到經濟管理領域的實踐也越來越深入,為了滿足社會實踐對於理論指導的新要求,我們再次攜手套用心理學專家俞文釗教授及其他後起學者,又編寫了“新編經濟與管理心理學叢書”。這套叢書以套用心理學專業教育為鋪墊,以高等院校財經類在校生的寬口徑素質教育為契機,以職業經理人心理素質培訓為平台,在激勵理論與套用的方法、創新與創造力的開發與培育、領導者的管理技巧與藝術、學習型組織的理論與實中實踐等等諸多方面進行系統闡釋,立足於對實踐中具體問題及其解決方法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當今與未來社會競爭加劇,對於人的心理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本套叢書順應形勢、符合需要,一定會令廣大讀者開卷獲益。

內容簡介

創新是一個巨觀的大概念。從政治、社會、組織等角度說:創新是民族的靈魂,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21世紀的主題是創新變革;創新是社會、企業、科技、學校、家庭的共同重任等。從個人的角度說,21世紀是個人發揮創造性與創造性思維的時代。從教育的角度說,創新教育是實際創造性開發的基礎與根本保證。
本書結合創造心理學與創新學的精華部分,並在新的高度上將兩者加以綜合。本書共分12章。第1章至第3章對創新與創造力的概念、理論基礎、腦生理基礎等內容進行概述。在第4章至第7章中,介紹了創造性思維、發散與收斂性思維、創造動機的開發與培育,以及創新的障礙及其克服。第8章至第10章介紹了創新技法,其中包括頭腦風暴法(第8章)、創新培育技法(第9章),以及運用多種心理活動規律(潛思維、靈感、想像力等)激發創新的方法(第10章)。最後兩章為實例與領導者創造性測驗的量表。

目錄

第1章 創新與創造力概述
1.1 創新與創造力的含義
1.2 創造心理學與創新學
1.3 創造性行為與創造者的分類
1.4 創造力的影響因素
1.5 我國在創新與創新教育上的誤區
本章主要概念與思考題
第2章 創新與創造力開發的理論基礎
2.1 “先天論”與“後天論”
2.2 創新與創造力開發的系統觀
2.3 知識與創造力之間的張力觀
2.4 知識與創造力之間的基礎觀
2.5 組織環境對創造力發展影響的理論模式
本章主要概念與思考題
第3章 創造力開發的腦生理基礎與年齡特徵

線上試讀

第1章 創新與創造力概述
重點內容
1.掌握創新與創造力概念內涵的區別與聯繫
2.了解我國在創新與創新教育認識上的誤區
1.1 創新與和創造力的含義
1.1.1 創造
早在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就將“創造”定義為“產生前所未有的事物”,這一定義不僅包括了精神領域,也包括了物質世界。從中文詞根源上看,“創”在《辭源》的義項上主要有戕、始、造、懲等意思,反映出來的主要傾向是“破壞”和“開始”;“造”的義項主要有建設、始、製備等意思,反映出來的主要傾向是“構建”和“成為”。我們不難看出“創造”一詞的原意應該是“破壞和建設相統一”。因此,從語言學角度看,廣義的創造是在破壞和突破舊事物的前提下,重新構建並產生新事物的一種活動。我國的《辭海》把創造界定為“首創前所未有的事物”。
1.1.2 創造性(creativity)源於拉丁文creare一詞,creare意指創造、創建、生產和造就等。但是,創新實驗教學是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教學體系中一項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加強實驗教學是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層次套用型人才的需要。
關於創造性迄今為止沒有一個統一、精確的定義,不同的心理學家對“創造性”一詞的理解和使用有很大的差異。有的強調創造的主觀性,有的強調創造的目的性;有的側重創造過程,有的側重創造結果;有的從創造的認知風格方面出發,有的從創造的動機人格因素入手;有的則採取數者兼顧的方式來界定創造性。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