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VIVI—T太空梭運輸機

在70年代中期,蘇聯快馬加鞭追趕美國太空梭計畫。1976年2月17 13,蘇共中央和部長會議發布132—51號命令,由能源科學與技術聯合體與米亞局分別進行航夭飛機研製,最終“能源一暴風雪”方案中標。

詞語釋義

安東諾夫設計局為對太空梭進行遠程運輸特別設計了安一225大型運輸機,但其投入使用一拖再拖。所以米亞局承擔起在3M轟炸機基礎上改裝太空梭運輸機的任務。
米亞西舍夫的運輸機將太空梭背負在機身上,尾翼改為雙垂尾形式,以避開太空梭尾部的亂流,提高舵效,機頭加油管得以保留。雖然這種近乎瘋狂的設計遭到了蘇聯航空界絕大多數人的質疑,但設計組仍頂住壓力完成了各種驗證和實驗。
1977年11月21日,蘇共中央和部長會議批准了設計方案,項目代號“產品3-35”,正式代號3M-T。正式製造的3M-T比3M長7米,加強了外翼結構強度,機身上增加了可調整高度的支架,並配備了全新的飛行控制和燃油重心調整系統。採用杜比寧VD-7MD渦噴發動機,起飛推力10750公斤。
1978年,3架正服役的3MN-2加油機中的2架被改裝為3M-T、1架作為靜態試驗機體。1978年10月14日,米亞西舍夫因病去世,享年76歲,原代理總設計師費多托夫(VFedotov)接任OKB-23總設計師。為了紀念這位為蘇聯重型轟炸機事業奮鬥終身的英雄,3M-T也改名為VM-T(V為米亞西舍夫姓氏的第一個字母)。
經過長時間地面試驗後,第一架VM—T於1981年4月在無背負情況下成功首飛。在1981年,該機總共完成了19次無背負試飛。1982年1月6 13,VM-T背負一個44.46米長的太空梭燃料箱模型完成了首次帶貨飛行。
1982年3月15日,太空梭動力部分的運輸容器被VM—T帶上了天空。12月28日,太空梭前後整流罩運輸容器運載試驗在第二架VM—T上獲得成功。1983年3月1 13,VM-T又完成了整個太空梭機體的運載試驗。
雖然說VM-T不可避免地繼承了M-4/3M系列的不足,比如操縱比較遲鈍,航程短(31.5噸背負時航程僅1700公里),但在當時形勢下,它是唯一能擔當太空梭運輸機重任的型號,事實也證明了它的設計是合理的、成功的。

性能簡介

1988年3月23日,VM—T首次運載“暴風雪”號太空梭飛往拜科努爾發射場。但在距目的地還有300公里時,VM-T發生燃油泄露,機組果斷關閉2號發動機以避免火災。隨後機上的發電機全部失效,僅靠蓄電池維持基本用電,襟翼無法放下,好在起落架的應急裝置正常工作。
接近機場時,1號發動機開始起火,飛機如同火鳥行空。最終在飛行員的過人膽量和高超技藝下,VM—T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安全降落,避免了蘇聯太空梭計畫蒙受致命的損失。
3架VM-T僅僅花費了6000萬美元改裝費,但其對“ 能源一暴風雪”計畫的貢獻是無可估量的。它們向拜科努爾運送了150架次的 火箭和太空梭物資。但經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政治風波和經濟危機後,蘇聯/俄羅斯的太空梭計畫幾乎終止,“失業”的VM-T也僅僅能在航展時向世人展示昔日蘇聯航空工業的輝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