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或病因
前後盤吸蟲的種類很多,蟲體的大小、色澤及形態構造因其種類不同而異。寄生於牛羊等反芻動物較常見的是鹿前後盤吸蟲(Paramphistomumcervi)。成蟲寄生於牛、水牛、綿羊、山羊等反芻動物的前胃(主要是瘤胃與網胃交接處),偶爾也見於膽管。成蟲體呈圓錐狀,背面稍弓起,腹面略凹陷,粉紅色,雌雄同體,長0.5~1.2cm,寬0.2~0.4cm。口吸盤位於蟲體前端,腹吸盤又稱後吸盤位於後端,比口吸盤大,蟲體靠吸盤吸附於胃壁上(圖1)。
前後盤吸蟲的發育史與肝片吸蟲相似。成蟲在終末宿主的瘤胃內產卵,卵進入腸道隨糞便排出體外。卵在外界適宜的溫度(26~30℃)下,發育成為毛蚴,毛蚴孵出後進入水中,遇到中間宿主淡水螺而鑽入其體內,發育成為胞蚴、雷蚴、尾蚴。尾蚴具有前後吸盤和一對眼點。尾蚴離開螺體後附著在水草上形成囊蚴。牛、羊吞食含有囊蚴的水草而受感染。囊蚴到達腸道後,童蟲從囊內游出,在小腸、膽管、膽囊和真胃內寄生並移行,經過數十天,最後到達瘤胃,逐漸發育為成蟲。
臨床症狀
前後盤吸蟲的成蟲主要吸附在牛、羊的瘤胃與網胃接合部,此時臨床症狀及對動物的危害不甚明顯。但在感染初期大量幼蟲進入體內,在腸、胃及膽管內寄生、發育並移行,刺激、損傷胃腸黏膜,奪取營養,則對動物造成極大危害。本病的發生多集中在夏秋兩季,主要症狀是頑固性腹瀉,糞便呈糊狀或水樣,常有腥臭,有時體溫升高。病牛逐漸消瘦,精神委頓,體弱無力,高度貧血,黏膜蒼白,血液稀薄,頜下或全身水腫。病程較長者呈現惡病質狀態。病牛白細胞總數稍高,嗜酸性粒細胞比例明顯增加,約占10%~30%,中性粒細胞增多,並有核左移現象,淋巴細胞減少。到後期,病牛極度瘦弱,臥地不起,終因衰竭而死亡。
病理變化
成蟲感染的牛、羊,多在屠宰或屍體剖檢時發現。蟲體主要吸附於瘤胃與網胃交接處的黏膜,數量不等,呈深紅、粉紅、或乳白色,如將其強行剝離,見附著處黏膜充血、出血或留有潰瘍(圖1-32-2、1-32-3)。因感染童蟲而衰竭死亡的牛、羊,除呈現惡病質變化外,胃、腸道及膽管黏膜有明顯的充血、水腫及脫落,其內容物中可檢查出童蟲或蟲卵。
疾病診斷
(1)成蟲寄生的診斷,可用水洗沉澱法在糞便中檢查蟲卵。蟲多日的形態與肝片吸蟲的很相似,但顏色不同。
(2)童蟲,其生前診斷主要結合臨床症狀和流行病學資料進行推斷或用驅蟲藥物試治,如果症狀好轉或在糞便中找到相當數量的童蟲,即可作出判斷。
(3)死後診斷可根據病變及大量童蟲或成蟲的存在。
治療方案
1、按內科常規護理。
2、殺蟲治療
(1)硫雙二氯酚(別丁):為首選藥物,常用劑量為50mg/(kg·d),分3次服,隔日服用,15治療日為1療程;
(2)依米丁(吐根鹼):1mg/(kg·d),肌內或皮下注射,1/d,10d為1療程,對消除感染,減輕症狀有效,但可引起心、肝、胃腸道及神經肌肉的毒性反應,需在嚴格的醫學監督下使用,每次用藥前檢查腱反射、血壓、心電圖,並臥床休息。
(3)三氯苯達唑:12mg/kg,頓服,或第一天5mg/kg,第2天10mg/kg,頓服,可能出現繼發性膽管炎,可用抗生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