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綜述
撒哈拉沙漠東北部分。從利比亞東部起,穿過埃及西南部延伸至蘇丹西北端。沙漠中有多岩石高原和岩石或沙質平原,氣候乾燥,不適宜居住。最高點為三國交界處的歐韋納特山(Mountal-Uwaynat;1,934公尺〔6,345呎〕)。埃及的蓋塔拉(Qattara)窪地在海平面以下133公尺(436呎)。![(圖)利比亞沙漠](/img/1/dd9/nBnauM3XyATN3kDNyIzM5YjM0ITM4ETN4cTMwADMwAzMxAzLyM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位置
撒哈拉沙漠的東北部。包括埃及中、西部和利比亞東部.相關數據
為自南向北傾斜的高原,南部海拔350~500米,中、北部海拔100~250米,西南部地勢最高,海拔達1800米。面積169萬平方公里。岩石
主要由結晶岩組成,局部地區有第三紀岩層。大部被沙礫覆蓋,西部以石漠為主,東部以流沙為主。由於風力作用,流沙每年平均向西南移動15米.地形
多低洼盆地。氣候乾燥,降水量稀少,地表水貧乏。地下水分布廣,埋藏深,石油。特點
![(圖)利比亞沙漠](/img/1/40f/nBnauM3XxcDM2kzM3IzM5YjM0ITM4ETN4cTMwADMwAzMxAzLyM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主要由結晶岩組成,局部地區有第三紀岩層。大部被沙礫覆蓋,西部以石漠為主,東部以流沙為主。由於風力作用,流沙每年平均向西南移動15米。多低洼盆地。氣候乾燥,降水量稀少,地表水貧乏。地下水分布廣,埋藏 深,出露處形成許多綠洲,有名的有賈盧綠洲、達赫萊綠洲、費拉菲拉綠洲、錫瓦綠洲、庫夫拉綠洲等。動、植物貧乏。富石油。利比亞沙漠多低洼盆地。氣候乾燥,降水量稀少,地表水貧乏。地下水分布廣,埋藏深,出露處形成許多綠洲,有名的有賈盧綠洲、達赫萊綠洲、費拉菲拉綠洲、錫瓦綠洲、庫夫拉綠洲等。動、植物貧乏。
形成原因
![利比亞沙漠](/img/c/56b/nBnauM3X4YzN3MzM0YzMwMDMzITM5cTNyIzMwADMwAzMxAzL2M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北非位於北回歸線兩側,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乾熱的下沉氣流,且非洲大陸南窄北寬,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的範圍大,乾熱面積廣。
2、北非與亞洲大陸緊鄰,東北信風從東部陸地吹來,不易形成降水,使北非更加乾燥。
3、北非海岸線平直,東側有衣索比亞高原,對濕潤氣流起阻擋作用,使廣大內陸地區受不到海洋的影響。
4、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經過,對西部沿海地區起到降溫減濕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5、北非地形單一,地勢平坦,起伏不大,氣候單一,形成大面積的沙漠地區。
地理位置
![(圖)利比亞沙漠](/img/1/9d2/nBnauM3XyETMwEjN4IzM5YjM0ITM4ETN4cTMwADMwAzMxAzLyM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面積17600000平方公里。位於非洲北部。東部與埃及交界,東南與蘇丹為鄰,南部同查德和尼日毗連,西部與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接壤。北部臨地中海。海岸線長約1900餘公里。全境95%以上地區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區是平均海拔500米的低高原,受寬闊低地分割。北部沿海有狹窄平原。荒漠與半荒漠占總面積90%以上;西北部與南部多礫漠、石漠;其餘為沙漠,間有綠洲。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較廣,為主要水源。北部沿海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冬暖多雨,夏熱乾燥,1月平均氣溫12℃,8月平均氣溫26℃;夏季常受來自南部撒哈拉沙漠乾熱風(當地稱“吉卜利”風)的侵害,氣溫可高達5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為100—600毫米。內陸廣大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乾熱少雨,季節和晝夜溫差均較大,1月15℃左右,7月32℃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乾燥地區。的黎波里1月氣溫8—16℃,8月22—30℃。
地貌類型
![利比亞沙漠](/img/d/f3e/nBnauM3XwMjM5QzN1YzMwMDMzITM5cTNyIzMwADMwAzMxAzL2M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圖)利比亞沙漠](/img/4/569/nBnauM3X2ETMxgTOzMzM2gDN0ITM5ETN1ADNwADMwAzMxAzLzMzLw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氣候
氣候炎熱乾燥。然而,令人迷惑不懈的是:在這極端乾旱缺水、土地龜裂、植物稀少的礦地,竟然曾經有過繁榮昌盛的遠古文明。沙漠上許多綺麗多姿的大型壁畫,就是這遠古文明的結晶。
資源
![利比亞沙漠](/img/a/a47/nBnauM3XwgTM2QTO3cTOwADMzITM5cTNyIzMwADMwAzMxAzL3k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自然環境
![利比亞沙漠](/img/5/00b/nBnauM3X4cDO0gTO2YTOwADMzITM5cTNyIzMwADMwAzMxAzL2k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沙漠中的綠洲
![利比亞沙漠](/img/4/36a/nBnauM3XzUzMyEzNyMDO4kTOyITM5EzN3EzMwADMwAzMxAzLzg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因此,一次困難的旅行開始了。更困難的是沒有任何一個嚮導敢說憑著幾頁書就可以交給您打開沙漠的鑰匙。為了與這片一望無際的地區打交道,謹慎和謙虛是必不可少的品質。在沙漠里可能要挨凍,受熱,缺食,少水,由於寂靜而兩耳轟鳴。但在那裡可以擺脫不計其數的困擾人的寄生蟲的侵襲。您的精神會集中在周圍僵化了的宇宙引發的一些基本感覺和 主要念頭上。
居住在沙漠裡的人自有誘人之處。他們比尼羅河畔的埃及人更保守,更粗獷。貝都因人與大自然和睦相處,盡力保留著自己的傳統。他們講阿拉伯-柏柏爾方言,有時和開羅的語言有很大的差別。但今天,所有的人都已會講官方語言阿拉伯語。中央政權正努力使遊牧民定居,增加國家的有效面積。鑒於埃及的人口壓力,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這一過程中,貝都因人的文化屬性正面臨消失的危險。
在阿拉伯沙漠中誕生的宗教伊斯蘭教以原始的形式在這裡出現,是徹頭徹尾的一神教,純潔到了極至。幾塊面向麥加的石頭,少許水,就可以夠一個貝都因人在祈禱前行"淨身"禮。這裡的人離開羅清真寺的柔軟地毯和彩色大理石相去甚遠,但靜默是深沉的,篤信的熱誠也是感人的。
這裡的風光和明信片上所讓人聯想起的風光毫無共同之處。在明信片上,沙漠往往被表現成一大片廣闊的單一形式的大地。實際上沙漠遠非那麽單一,以至嚮導能指出沙漠中最富有戲劇性的外表:金色的沙丘的移動,大風過後地形的幻化,還有泉水。在那一點點神奇的水源周圍環繞著微弱的生命的標記。
![利比亞沙漠](/img/7/998/nBnauM3X4UzN5EDNyMTMzMTOyITM5cTNyIzMwADMwAzMxAzLzE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若稍有些運氣,您們的嚮導還可能攆出幾隻驚慌的羚羊。它們見了人會撒腿就跑。駱駝沒有那麽多的野性。它們到處遊蕩,即使人靠近了也不為所動。
綠洲是沙海中的島嶼。在穿越沙漠時可以在那裡歇腳或住上較長一些時間。利比亞沙漠中的主要綠洲有錫瓦綠洲,拜哈里耶綠洲,法拉弗拉綠洲,達赫萊綠洲和埃勒-哈里傑綠洲。它們之間有一條在埃及地圖上呈z形的小道相連。最美的綠洲是北部的三個綠洲,即錫瓦,拜哈里耶和法拉弗拉綠洲。它們比其他兩個綠洲更"荒涼"。被人們叫做新谷的達赫萊和埃勒-哈里傑綠洲已成為了人口不多的農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