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特產白毫茶

凌雲特產白毫茶

凌雲白毫茶:屬於綠茶。原名“白毛茶”,又名“凌雲白毛茶”,因其葉背長滿白毫而得名。主產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凌雲、樂業二縣境內的雲霧山中,以青龍山一帶的玉洪、加尤兩地的白毫茶品質最佳,產量最多。素以色翠、毫多、香高、味濃、耐泡五大特色聞名中外,成為中國名茶中的新秀。

凌雲白毫茶的特點

凌雲白毫茶採制標準嚴格,特級茶和1級茶的鮮葉以一芽一葉為主。制 法經殺青、揉捻、烘乾三道工序製成。成品茶外形條索肥壯、白毫遍體。
凌雲白毫茶的特點:條索緊結,白毫顯露,形似銀針,湯色嫩綠 ,香氣馥郁持久,滋味濃醇鮮爽,回味清甘綿長,有板栗香,葉底呈青橄欖色。色澤淡綠,茶身柔嫩,湯色清綠明亮。有助消化、解膩利尿。 提神醒目等功能。

凌雲縣城一道獨特的風景

——一隻巨壺立在河邊,喜迎八方來客。
凌雲白毫茶的茶區環境:凌雲、樂業是位於廣西西北部的山區縣,靠近雲貴高原,地勢高峻,峰巒起伏,樹 高林密,山泉遍布,溪流縱橫,鬱鬱蔥蔥,雲霧蒙蒙,日照適宜,漫射光多,氣候溫和濕潤,春夏更是“晴時早晚遍山霧,陰雨成天滿山 雲”,冬不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溫度19—23℃,年降雨量1700—1800毫米,茶樹多生長在800—1500米的群山峻岭上 ,連片茶園多分布在峽谷溪間,土壤多為高原森林土,有機質含量高,土層深厚肥沃,適宜茶樹生長。這裡山嶺重疊,峰巒起伏,土壤肥沃, 終年雲霧繚繞。
凌雲白毫的茶樹品種屬有性繁殖系,屬小喬木型、大葉類、中生種。 植株高大,茶樹徑粗,芽葉肥壯,葉質柔軟,持嫩性強,茸毫長而密,具有天然的清香,內含茶多酚、胺基酸、果膠等成份十分豐富,自然生長 樹高達6~9米,樹姿半張開,分枝較稀。葉大、橢圓形,葉色青綠,較暗晦,葉面隆起,葉背多毛。葉脈密顯,葉質薄軟。芽葉黃綠色,茸毛特 多,百芽重99.0克。抗逆性較弱。適宜桂西、滇冬茶區種植。宜扦插育苗,苗期抗性較弱。套用兩年生苗移栽,定剪可用分段剪,以利早期形 成分枝。白毫茶在凌雲栽培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歷史上凌雲的白毛茶多屬野生,《凌雲縣誌》載:“凌雲白毫自古有之。”《廣 西通鑑》中載述:“白毛茶,樹高二丈許……野生”。《廣西通志稿》載:“白毛茶……樹之大者 高二丈,小者七、八尺,嫩葉如龍眼樹葉而薄,故名。概屬野生。”正與該地生長的白毛茶樹特性相吻合。據說凌雲白毫茶(茶樹品種)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適制六大茶類的全能茶樹品種:春茶鮮葉含胺基酸3.36%、茶多酚35.6%、兒茶素總量18.29%、咖啡鹼4.91%。適於制紅、綠 茶。紅碎茶,顆粒勻潤顯金毫,滋味濃強,有特殊花香;制毛尖茶,白毫滿披,形似銀針,滋味濃醇,有栗香; 優越的茶區生態環境和優良的 茶樹品種,孕育了優異的白毛茶。
凌雲白毫茶採摘嚴格:特級白毫茶的採摘標準為一芽含苞或一 芽一葉初展;1級白毫茶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2級標準為一芽二葉。不採露水葉、紫色葉、病蟲葉。
白毫茶炒制的主要工藝有攤青、殺青、揉捻、乾燥(炒二青和 炒三青)等四道工序。炒制方法有手炒和機炒兩種。高級茶採用手工炒制。白毫茶炒制有四大特點:一是高溫殺青,採用全揚炒和高拋炒法, 行低揚後高揚高拋再抖炒,有利水分蒸發,避免悶黃;二是扇風散熱,儘快驅除葉溫,保持色澤翠綠;三是高溫快速炒二青,鍋溫80—85 ℃,投葉量1000克左右,做到抖得高,翻得快,儘快蒸發水分,乾度達七、八成乾為適度;四是低溫慢炒三青,鍋溫60℃左右,投葉量1500克 左右,雙手慢動作翻炒,以保持鋒苗、茸毛完整。當茸毫披露,香氣透發,手捻成未即為適度。
經過精細採摘和加工後製成的白毫茶,條索緊結,白毫 顯露,形似銀針,湯色嫩綠,香氣馥郁持久,滋味濃醇鮮爽,回味清甘綿長,有板栗香,葉底呈青橄欖色。
凌雲白毫茶市場除內銷外,還銷往摩洛哥、愛爾 蘭及港澳等地,該茶曾作為國家級禮品贈送給摩洛哥國玉哈桑二世,被視為珍寶,稱之為“茶中極品”。

信息

1915年 榮獲巴拿馬國際食品博覽會二等獎
1965年 中國農業部農業司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認定為中國茶樹優良品種
1984年 在全國農業區劃會上作為優良茶樹品種資源 展出
1985年 被全國茶樹良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國家良種
1990年 載入《中國土特產品辭典》、《中國茶樹優良品種集》
1991年 中國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鑒評,獲 全國優質名茶稱號
1992年 載入《中國茶經》
1994年 載入《中國名優茶選集》、《華茶大觀》、《廣西茶葉史》
1999年 榮獲全國第三屆“中茶杯”名優茶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