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源流
冊頁原為古代書籍裝幀形制之一種。遠在唐以前,書籍較流行的形式多是捲軸裝,唐宋之後,捲軸之書,又變為紙冊。因捲軸裝書籍閱覽不便,查檢不易,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別在當時流行的佛教中,那些僧侶及善男信女們念經,卷舒展閱,更感不便,於是,他們首先對捲軸裝經書進行了改革,將原先寫好的長卷,均勻而有秩序地正反連續相摺,處齊摺完既為一冊。由於這一發明,閱覽比捲軸裝翻檢便利,省時省力,而且更有利於保存文字,延長壽命,所以當時的經書,幾乎都採用這一形式裝幀,故有人稱此為經折裝。它的出現,完全改變了捲軸裝的舊貌,進入全新的冊頁階段。隨著古代科學文化的不斷發展,這種裝核形式在後來的雕版印刷中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為新穎別致的蝶裝形式所取代。退出歷史舞台的這一書籍裝幀形式,後來卻成為書畫藝術得以縱橫拉聘的天地。
據一些史料記載,將冊頁作為一種書法的表現形式大約還是宋以後的事情。它作為書法藝術的重要幅式而流行開來,並為古代碑帖製作所採用。今天所說的冊頁,則是指素白冊頁。即按照一定的程式裝裱成冊的一種相同規格的供書畫、簽名用的小幅畫頁。它由托畫心、托嵌身、背底子、方心、挖嵌身、復冊頁、折頁、配頁、連頁、做冊頁封面、貼籤條等十多種工序製作而成。因其做工較為考究,深得書畫家青睞,一經書畫而成的冊頁,更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且便於閱覽和收藏。
形制與創作
冊頁的大小,多種多樣,大則4開、8開、小則12開、16開;再小的甚至有24開等。其製作均取偶數,有八幅一冊的,也有十幅、十六幅成冊的;並有橫、豎冊之分,橫向冊頁稱“橫冊”,豎向冊頁則稱為“豎冊”。一般以橫冊為多。這裡專講橫冊的題寫。冊頁因已裝裱為成品,無法像橫披、條幅等幅式那樣折益成格、行再進行書寫,只能以目估計、手指量比或用尺子一類的硬器物劃一輕微痕跡或簡單格、行,使之在巨觀上有點把握,方不致於書寫的密疏不勻或書寫不完全部的內容。
冊頁儘管幅小,同樣適應於各種書體的表現,既可一頁一字.也可一頁數字;既可分頁翅寫,也可連頁成卷。兩頁相連,猶如斗方小品,具有明顯段落性;拉開書寫,恰似橫披、手卷;豎寫又好像條幅立軸……書寫冊頁要注意上下留有稍寬的位置,左右余有適當的空白,給人一種舒暢透氣之感覺。切勿充塞天地,擁擠邊緣。遇摺痕處,既可“視而不見”,騎折書寫,也可“退避三舍”,跳過摺痕處落墨。墨的選用,要掌握好含水量多少,因冊頁均為事先裝裱成型的,蘸墨太飽,落墨驟點,過於泅散,以影響冊頁的平整;墨濃易於乾操,多導致冊頁皺起,影響冊頁的舒展和美觀。冊頁的布白,儘管幅小,如經作者匠心獨運,同樣可創造出新穎別致的書法藝術品來。
當今冊頁的題寫多有別於古人的長篇大作,多是一二頁的布局。一本新的冊頁在手,題寫時,切不可將自己的作品題在最前面,要把前頁留給老前輩、名畫家落墨,這是一種禮貌、謙遜之舉。如是題寫過的冊頁,首先要翻看冊頁的內容,看都是誰題寫過的,然後自己在後幾頁選擇適當位置題寫。從藝術效果來看,冊頁的題寫要統一考慮,統籌兼顧,字畫穿插,最好一頁書法一頁繪畫;如全是字,要書體各異,動勢大小參差,最好一頁字勢大,一頁字勢小; 如全是畫,要墨彩交替,以一頁彩畫,一頁素畫為宜。
套用與影響
從冊頁的內容上看,自古以來可謂之隨心所欲,無所不包。有整本整套都有繪畫或書法,也有書畫對半的,其中有山水冊、人物冊、花鳥冊、雜畫冊,也有紅樓夢人物冊、梅蘭竹菊冊,更有碑帖、公文、奏摺等等不一而足。到了當代,西學東漸,中國畫受西洋素描寫生影響,冊頁也成為不少國畫家便攜的寫生本,自是別有一番風景,也可算做古為今用罷。冊頁的畫幅總是比較小,直長者像小軸,橫長者像小卷,也有許多近於正方形、正圓、橢圓、葫蘆腰,以及拆下來的各種形狀的扇面等等。因為畫面“小”,所以在構圖立意時,畫家取景的角度往往有別於巨幅長卷。比如畫山水,畫家的筆墨往往突顯最重要、最美好的部分,將它完美地表現出來,真可以說是一花一葉一世界,雖然只是盈尺之間,照樣引人入勝。畫家從大自然的景物中,或取全景,或截出一角半邊來經營畫面,這種合理的結構,使畫面小小的天地中充滿著豐盈的美感。而虛空留白的運用,具有更寬闊的空靈感覺,為欣賞者增添了想像的空間。
自唐時,即有人把長幅畫卷切割、裝裱成單幅葉子,又因葉子久翻易亂不便保存,進而裝潢成冊,人稱為“頁冊”。自唐宋以來,各代都書畫集藏者留心蒐集一些零散的單件式,手札、團扇、摺扇類書畫小品,分門別類地集中改裝成冊頁。現存的明清以前的原裝冊頁,除了少數敦煌實物以外幾乎未見,因而明清代以前的不少小幅書畫原作,多半因為明清人集裝成冊的緣故,才使其得以留存至今。可見冊頁對於小幅書畫原作的收藏保護作用,並證明了其工具性的價值。到了明朝,冊頁開始成為時尚,所以明清時的成本冊頁多是預先裝裱製作成冊,後作書畫。
現代冊頁套用更加廣泛,如畫家的寫生簿、各種簽名簿等。
裝裱知識
冊頁是中國傳統的裝裱款式之一。冊頁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如一些小幅面的書畫小品,書畫扇面、名人信札和古人留下來的各類“帖”、“柬”等墨跡及各種拓片等等,以冊頁形式裝裱起來,即便於隨手展閱欣賞,又利於長期收藏。
一、形式
常見的書畫冊頁中,大多數為“開板式”,而在這種款式中,又分為幾種裝裱形式。 “蝴蝶式”:如書畫的規格系橫窄豎長者,可裱為左右開板式,即由左往右翻閱的豎式冊頁,俗稱蝴蝶式。 “推蓬式”:如書畫的規格系豎窄橫寬者,可以裝裱為上下開板式,即由下往上翻閱的橫開式冊頁,俗稱推蓬式。 “經折式”:通冊是為一個整體,其形式如同摺扇。這種冊頁多用於裝裱法帖和信札之類,其規格一般較小,背紙也較前兩種稍薄。
二、結構
開板式冊頁的每一開都是由對摺的兩頁組成,可裝兩幅書畫心。開數一般取雙數,少則4開、6開一冊,多則24開一冊。常見的多是12開一冊。因冊頁系隨手展閱之品,故幅面一般不宜太大,規格一般可取一平尺左右。 不論書畫心是多少幅,開板式冊頁的前後應加1-2開空白背紙,一作裝貼面板之用,一作名人題首和題後用。
三、配色
冊頁的鑲料可選用綾、絹、錦綾。書法冊頁多用淡青色、淡灰色、米黃色或白色。忌用艷麗而火氣的顏色。若用仿古作舊紙完成的作品,可以用色調深沉的鑲料。在一本冊頁中,顏色可以統一,也可以多樣,當然,應根據作品的創作形式來確定。
四、裝面
冊頁面都為硬板式,有木面和錦面之別,規格應比冊頁稍大。木面可以紅木、檀木、梧桐木以及樟木等上好木料,製成0.4--0.6厘米的板面,正面四圍打去稜角,並磨光上蠟,取其木質原色,即華貴,又便於鐫刻。錦面是以木板做胎,用錦綾糊就。胎板多用纖維板等不易變形的材料。
五、其他
《裝潢志》:“冊以厚實為勝,大著紙十層,小者亦必六七層”。古人裝冊比較注重厚實,現在最多不超8層,較小規格的冊頁一般5層即可。(層數是指冊頁的背紙,太薄了容易變形,影響整體效果)
類型
一、鏇風裝(龍鱗裝)
唐代風行的捲軸裝方式與方便翻檢之間產生了很大的矛盾。繼續採用單面書寫的捲軸裝,翻檢方便很難達到;完全突破捲軸裝,採用新的裝幀方式,一時又無可能。於是便出現了從傳統裝幀到新裝幀過渡的鏇風形式。宋代張邦基《墨莊漫錄》載:“成都古仙人吳彩鸞善書名字,今世間所傳《唐韻》猶有,皆鏇風頁,字畫清勁,人家往往有之”。現故宮博物院藏有《唐寫王仁日句刊謬補缺切韻》,展示了鏇風裝的形制。該書共有五卷,凡二十四頁,除首頁是單面書寫外,其餘二十三頁均為雙面書寫,所以共有四十七面,每面三十五行(部分三十六行)。其裝幀形方式,是以一比書頁略寬的長條紙作底,除首頁因系單面書寫,全幅裱於底紙右端外,其餘二十三頁因均系雙面書寫,故以每頁右邊無字空條外,逐頁向左鱗次相錯地粘裱在首頁的末尾的底紙上。收藏時,從首向履捲起,外表仍是捲軸裝,但打開來翻閱時,“除首頁全裱於底紙上不能翻動外,其餘均能跟閱覽現代書籍一樣,逐頁翻轉”。這種裝幀形式,既保留了捲軸裝的外殼,又解決了翻檢時不夠方便的矛盾,可謂獨具風格,世所罕見。大概因為一書長期卷舒後,書頁很象空氣分成若干層朝一個方向放心轉而形成的鏇風,所以稱做“鏇風裝”;又因其書各頁看上去錯落相積,好像龍鱗,所以又稱“龍鱗裝”。
二、經折裝
經折裝是對捲軸的一種改造,名為“經”折,應與佛經有關。唐朝時佛教在中國達到了鼎盛時期,寺院遍布各地,僧尼、善男信女普便誦經。傳統書籍的捲軸裝形式,給誦經帶來不小的麻煩。任何一種紙質經卷,由於長期卷舒產生的慣性,讀過的部分,會自動自左向右捲起,未讀的部分,則會自右向左捲起。如不隨時調整鎮尺的位置,則左右兩端同時向中間捲起,根本無法適應佛教弟子正襟危坐的誦經姿勢。所以一場針對捲軸裝的改革首先在佛教經卷上發生了。這就是將寫有文字的整幅經卷沿內文空隙,按照一定的行數或寬度,一反一正地摺疊起來,形成一個長方形,然後在首尾分別粘上硬紙,作為封面、封底。經折裝書籍展開以後雖仍為長卷,但卻徹底脫離了捲軸的形式,是書籍形制的一大進步,是從捲軸裝到冊葉裝的過渡形式。這種摺疊形式始於唐代,沿用到北宋,至今有些裱本字帖仍使用這種形式。經折裝在閱讀時容易散開,仍不理想,於是人們又對經折裝做了改進:用一張整紙對摺起來,作為書籍的封面、封底,並將其與書的首頁、末頁粘接在一起。這樣在閱讀時,書便不會散開成一條長卷。
三、梵夾裝
梵夾裝並不是從中國古代書籍裝幀演變而來,而是從古代印度傳入中國的。印度境內盛產貝多羅樹,樹葉寬而長,表面光潔,所以古代印度佛經一般書寫在這種樹葉上。“書籍的裝幀形制,只能視其製作材料而采相應的形式”,這樣便出現了所謂的梵夾裝。何為梵夾裝?就是把用梵文書寫在貝多羅樹葉的佛經用竹木板夾起來的一種裝幀形式。其製作方式是:將書寫好的貝葉經,視經文段落和貝葉多少,依經文的內容順序排好,然後用兩塊經過刮削的竹板或木板,將排好順序的貝葉經上下各一塊夾住,整齊以後在中間穿洞繫繩。因其以竹木板夾住,內容又是梵文佛經,所以謂之“梵夾”,古代也習慣於以“夾”作為佛經的計量單位。中國的古代也有類似梵夾裝的書籍裝幀形式。北京圖書館藏有五代時期的《玄奘傳》,其製作材料是紙,但採取的是單頁長條雙面書寫的形式,顯然是在模擬印度的貝葉經。其裝幀方式也是集數頁為一疊,每頁中間都畫有紅色園圈,顯然也在模擬貝葉紅穿洞結繩的遺蹟。後世印刷的藏文佛經,很多都是採用這種形式,存世的也並不罕見。但這種裝幀形式閱讀時需要逐頁取下,檢索更談不上方便,讀後收藏也極費精力,所以“後世雖有模仿,但並沒有成為圖書裝幀的主流形式。
四、蝴蝶裝
唐代中國開始出現雕版刷術,宋代以後,雕版印書事業得到空前的發展。書籍製作方式的改變,必然會使書籍裝幀發生相應的變化。手寫書籍可以接連不斷地寫下去,但雕版印書則必須將一書分成若干版,一版一版地雕刻印製,印出來的書也相應地成為若干單頁。傳統的各種裝幀已經不能適應新工藝製作的圖書,於是出現了蝴蝶裝。這種裝幀方式在宋元時期盛極一時,正如《明史·藝文志》所載:“秘閣書籍皆宋元所遺,無不精美,裝用倒折,四周向外,蟲鼠不能損”。蝴蝶裝簡稱蝶裝,清人葉德輝在《書林清話》中記載說:“蝴蝶裝者不用線訂,但以糊粘書背,夾以堅硬護面,以版心向內,單口向外,揭之若蝴蝶翼然”。其方法是將每張印好的書面,以有字的一面為準,面對面的折齊。然後集數頁為一疊,戳齊後,在書面反面版心的地方用漿糊逐頁粘連,再用一張硬紙粘於書脊作為前後封面,再把上下左三邊余幅剪齊,一冊蝶裝書就算裝幀完成了。因其書打開時書面向兩邊展開,看去好像蝴蝶展翅飛翔,所以稱為“蝴蝶裝”。這種裝幀適應了雕印書籍一版一頁的特點,且文字朝里,版心集於書脊,有利於保護版框以內的文字;上下左三面朝外,均系框外余幅,磨損了也好處理;沒有釘眼或針孔,重裝也不致損壞。正因為有這么多的優點,所以蝶裝在宋元時代流行一時。
五、包背裝
蝴蝶裝的優點已如上述,但這種裝幀也稱不上完美。特別是翻閱時需經過兩個背面的空白,翻兩次才能看一頁書,比較費時。所以一種更為方便的裝幀——包背裝出現了。包背裝與蝶裝很相似,不同之處就在於它是把有字的一面向外折,版心朝左向外,書頁左右兩邊的余幅,齊集於右邊書脊。折好的數十頁書頁,以書口版心為準戳齊,在右邊余幅處打眼,用紙捻訂起砸平,而後用一張硬紙粘於書脊,把書背全部包起,再把書邊修理整齊,一冊包背書就算完成了。這種裝幀主要是包裹書背,所以稱作“包背裝”。包背裝大約出現於南宋,經過元朝,一直沿用到明朝中葉,甚到到了清代,一些官印書籍仍採用包背裝的形式。包背裝解決了蝴蝶裝翻兩次才能看一頁書的問題,但如果經常翻看則極易散開。為了解決這種矛盾,線裝慢慢出現了。
六、線裝
線裝書的起源大概在北宋末年或南宋初年,明朝中葉以後逐漸盛行。明朝中葉,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市民階層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求也日漸提高,書籍的流通更加頻繁,書籍的裝幀形式也必須作出相應的變革。包背裝承擔不了經常的翻閱,容易散落,所以線裝便逐漸流行起來了。線裝與包背裝在折頁方面沒有任何區別,但不用整紙包背作書衣。而是將封面裁成與書頁大小相同的兩張,前後各一張,與書面同時截齊。而後將天頭、地腳,左邊余幅裁齊,即可打眼用線裝訂了。這是古代最為進步的一種裝幀方式,外形美面又很實用,所以流行的時間也比較長。直到今天,一些毛邊紙與宣紙影印的古籍,還常採用線裝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