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致出現、流行於 9世紀中葉以後的唐代晚期。隋唐時期是佛學發展的鼎盛時期。佛教的廣泛傳播,意味著佛弟子對佛教經典誦讀研譯的頻繁。因此,就要求佛經裝幀形式與之相適應, 以便於翻閱。但佛教傳入中國,梵經譯漢之後,便同中國固有的四部書籍一樣,普遍地採用了卷子裝(亦稱捲軸裝)。這就出現了卷舒不便的問題。為此,便從佛經入手,改造卷子裝。具體辦法,是將長條的卷子裝佛經,依一定行數左右連續摺疊,最後形成長方型的一疊,再在前、後各粘裱一張較厚的紙,做為護封,也叫做書衣、封面。由於是改造佛經卷子裝而成為互相連屬的摺子裝,故名經折裝。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書籍的裝幀,完成了從卷子裝向冊葉裝的轉變。宋代以後雕印的大藏經,除北宋初年在四川開雕的《開寶藏》,金大定年間在山西開雕的《趙城藏》,仍採用卷子裝外,其他如《崇寧萬壽大藏》、《毗盧大藏》、《思溪圓覺藏》、《思溪資福藏》、《普寧藏》、《磧砂藏》,明代《南藏》、《北藏》,清代《龍藏》等,都是典型的經折裝。元代吾衍《閒居錄》說:“古書皆捲軸,以卷舒之難,因而為折。久而折斷,復為簿帙。”清代高士奇《天祿識余》說:“古人藏書皆作捲軸……此制在唐猶然。其後以卷舒之難,因而為折。久而折斷,乃分為簿帙,以便檢閱。”表明經折裝的確來源於卷子裝。(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