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共同基金監督機制研究](/img/a/cf7/nBnauM3X3QDM0cTM4ITNxEjMwUTMxMzM3QzM0QTNwAzMxAzLyU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目錄
引論
第一章 奏效的監督機制:共同基金的基石
第一節 共同基金概述
一、共同基金的含義界定
二、共同基金的歷史淵源
三、共同基金的當今發展與優勢分析
第二節 共同基金的運作模式略論
一、共同基金的運作模式考察
二、共同基金的治理與監督機制
三、基金監督機制的理據分析
第三節 監督模式之(一):“信託模式”
一、信託的緣起
二、信託的現代勃興
三、“信託型”共同基金的運作原理
第四節 監督模式之(二):“公司模式”
一、“公司型”共同基金的起源
二、“公司型”共同基金的運作原理
小結 對兩種監督模式的透視
第二章 商事信託:不能承受監督之重
第一節 傳統信託中的監督機制
一、信託的起源
二、信託的優勢
三、何以取信於人:信託監督的實現
第二節 商事信託的勃興
一、商事信託的發展歷程
二、商事信託勃興的原因探求
第三節 商事信託在共同基金中的困境
一、傳統商事信託的監督困境
二、商業信託的監督困境
小結 商事信託在共同基金中勃興:一個不可企及的神話!
第三章 “公司帝國主義”下的共同基金
第一節 公司發達史
一、英國商事公司發展簡史
二、美國商事公司發展簡史
第二節 公司發展的利器—董事會
一、董事會的起源:公司簡史的考察角度
二、董事會的正當性論證
三、董事會:以監督機構的名義存在
第三節 共同基金中的董事會:Watchdog抑或Sleepdog?
一、共同基金中緣何需要董事會?
二、董事會的改革:喚醒Sleepdog!
小結 公司主導下的共同基金:一個順應潮流的趨勢
第四章 朝向“公司模式”:新制度經濟的視角
第一節 交易成本:新制度經濟學的生命線
一、不完全契約理論:企業存在的理論根基
二、產權理論:節省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
第二節 不完全契約理論:阻卻司法干預的理據
一、企業與市場的邊界:交易成本經濟學的理論貢獻
二、“統一治理”:阻卻司法肆意干涉的制度設計
三、“信託型”共同基金:司法不堪重負!
四、“公司型”共同基金:克服司法無能的蹊徑
第三節 董事會的功能闡釋:經濟學的論證角度
一、董事會正當性思考:對兩種理論的闡釋
二、委託-代理理論:股東職權主義的經濟學根據
小結 制度經濟學:“公司型”共同基金的有力註解
第五章 我國“公司型”共同基金制度的構建
第一節 共同基金在我國的產生與發展
一、1991年—1997年:共同基金的萌芽
二、1997年之後:共同基金的產生與繁榮
第二節 我國共同基金存在的問題
一、委託—代理理論:作為一種解析方法
二、對我國共同基金的透視:以委託—代理理論作為分析工具
三、問題揭露:在委託—代理理論的分析框架內展開
第三節 “信託型”共同基金的監督瓶頸與改革方向
一、資產保管人的正當性與運作困境
二、“信託型”共同基金監督機制的解困策略:以澳大利亞改革為例
第四節 我國“公司型”共同基金的構設
一、董事會與監事會關係問題探析
二、“公司型”共同基金立法的框架結構
小結 “公司型”共同基金:在路上
致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