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九卿

六部九卿

六部九卿是古代中央的行政機構,負責協助皇帝處理國家政務。六部有司徒、司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隋唐後發展成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和少府這九個部門的長官。在我國古代不斷發展演進,直到清朝滅亡一直存在。

西周

政府機構的劃分,大約是從西周開始的。

西周分管部門共有六個:司徒、司馬、司空、司寇、大冢宰、宗伯。這六個官職代表了六個部門。擔任這些官職的人一般都是大夫。

秦漢

秦漢時期有“九卿”之說,“九卿”是對中央各部門長官的一種尊敬的稱號。君主家事與國事不分,政治事務與宮廷事務混雜在一起,是秦漢九卿的重要特點。

①太常(奉常)掌宗廟禮儀,其屬下有太史令掌天象曆法,太醫令掌醫療,博士掌經學傳授;

②郎中令掌宮殿門戶的守衛,其屬下有大夫掌議論,有謁者掌引見傳達;

③衛尉掌宮門警衛;

④太僕掌皇帝車馬,兼管全國的馬政;

⑤廷尉為全國最高司法官;

⑥典客掌接待少數民族事;

⑦宗正掌皇族事務;

⑧治粟內史掌租稅錢穀鹽鐵和國家的財政收支;

⑨少府掌皇家錢財、皇室用品供應及各項宮廷服務事宜。

九卿之外,有執金吾掌京師治安,將作大匠掌宮室、宗廟、陵寢及其他土木建設,大長秋掌宣達皇后旨意與管理宮中事務。九卿加上此三卿即為十二卿。

魏晉

魏晉以後,尚書機構得到迅速發展。尚書台的總人數由秦時的七人猛增到六十多人,成為中央執行政務的總機關。以後尚書各曹逐漸變為部,到隋唐時確定為六部,唐代定名為吏、戶、禮、兵、刑、工,此後一直沿用到清代。六部是隋唐以後主要的政務部門。

①吏部掌管全國文職官吏的任免、考課、勛封等事;

②戶部掌管全國戶口、土地、賦稅、錢糧、財政收支等事;

③禮部掌管禮儀、祭祀、科舉、學校等事;

④兵部掌管武官選用及軍事行政;

⑤刑部掌管全國司法行政;

⑥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因為六部取代的秦漢九卿的大部分職權,九卿名稱雖還存在,但內容有很大變化,有的甚至完全不同了,如:

①太常稱太常寺卿;

②光祿勛稱光祿寺卿;

③衛尉稱衛尉寺卿;

④太僕稱太僕寺卿;

⑤廷尉稱大理寺卿;

⑥宗正稱宗正寺卿;

⑦大鴻臚稱鴻臚寺卿;

⑧大司農稱司農寺卿;

⑨太府稱太府寺卿。

九寺到清代只剩下五個:即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

北魏北齊隋唐

北魏、北齊設定的昭玄寺,以大統、統為長官,是我國第一個掌管佛教的專門機構。

隋唐開始設五監。唐代的五監是: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

①國子監是主管學校教育的機構;

②少府監是掌皇家錢財、皇室用品供應及各項宮廷服務事宜的機構;

③將作監是掌宮室、宗廟、陵寢及其他土木建設的機構;

④軍器監是掌管軍器製造、保管、發放的機構;

⑤都水監是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的機構。

明清

五監到清代只剩下國子監,而另四監都先後歸併工部。在明清時新設欽天監,掌天文曆法。除此外,隋唐至清代還先後設立太醫院,宗人府等。清代的中央行政部門可以歸結為六部、五寺、二監、二院、一府,共十六個機構。

六部九卿中的六部和九卿一直分別各有所指,但到明代,六部九卿合成一詞,指六部長官,也就是六部尚書與通政使司長官通政使、大理寺長官大理寺卿、都察院長官左都御史,此國家政府中分管國家各項工作的九位最高長官,合稱:六部九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