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梅山水庫

梅山水庫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大別山腹地、淮河支流史河上游,坐落於有“紅軍故鄉、將軍搖籃”之譽的安徽省金寨縣縣城南端。

簡介

梅山水庫是繼佛子嶺水庫建成後六安地區境內興建的第二座連拱壩大型水庫。1953年12月,成立梅山水庫工程指揮部,1954年3月動工,1956年4月除遂洞工程外,主體工程基本完成。施工人員絕大部分來自佛子嶺水庫,高峰時工地有2.5萬人。

詳情

工程總投資9268萬元,做土方50萬立方米,石方1.2萬立方米,混凝土35.2萬立方米。 水庫位於史河上游,壩址在金寨縣梅山鎮大小梅山之間。水庫上游主要支流有竹根河、白沙河、麻河、白水河等 11條山溪河流。庫區流域面積1970平方公里,占史河全流域面積6880平方公里的28.6%,總庫容23.37億立方米。相應洪水位140.77米,防洪庫容11.39億立方米,興利庫容7.96億立方米,死庫容4.02億立方米,汛期限制水位125.27米,防洪標準萬年一遇。 樞紐工程由攔河壩、溢洪道、泄洪遂洞、泄水底孔和發電廠房五個部分組成。攔河壩包括連拱壩、重力壩、空心重力壩三個部分,全長443.5米。中間壩段由15個垛、16個拱組成連拱壩,長311.5米。東西兩端連線重力壩,連同東壩端的空心重力壩共長132米,壩頂高程140.17米,防浪牆頂高程141.27米,最大壩高88.24米,頂寬1.8米,防浪牆高1.1米。溢洪道位於大壩東岸,西接攔河壩,開敞式,全長101.6米,堰頂淨寬84米,高程129.87米,分7孔,孔寬12米,最大泄洪量614o立方米/秒。泄洪遂洞位於大壩東岸,為馬蹄形壓力洞,全長249米,洞徑6.3米,進口底高程72.70米,最大泄量630立方米/秒。泄水底孔設在第9號拱內為2.25米正方形壓力洞,進口底高程66.78米,最大泄量165立方米/秒。發電廠為壩後式,位於5—8號垛後,安裝水輪發電機4台、4萬千瓦。 水庫建成後,運行正常。 1962年來水較豐,9月28日最高水位125.56米。11月6日,右岸山坡壩基大量滲水,12—15號垛頂向左傾移,垛拱發生多條裂縫,當即放空庫水。1963年至1965年進行多項目的加固處理後,經 1969年洪水考驗,證明質量良好,達到預期效果。 水庫綜合效益;1956年水庫竣工,當年汛期即將入庫洪峰流量5014立方米/秒削減到440立方米/秒。1969年7月14日最大洪峰流量13978立方米/秒,最高水位133.35米,而最大下泄流量僅1560立方米/秒,對於減輕庫下史河沿岸洪災和削減淮河洪峰起了重要作用。灌溉史河灌區金寨、霍邱、六安三縣農田285萬畝和河南省梅山灌區農田98萬畝。庫區養魚水面71000畝,已養水面59500畝;水庫內已開發航道長153公里,可通木船,其中主航道從黃泥莊到水庫大壩,長66公里,可通客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