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情--文化篇

皖西文化源遠流長,特色鮮明。皋陶文化的文明之光從這裡播向華夏,傳向世界。

(圖)六安市情--文化篇六安市情--文化篇

“成長於江漢,紮根於江淮”的楚文化在這裡高度成熟。從春秋戰國到西漢中期,

這裡一直是道家、農家和儒家學派研究和教育活躍的地區。南宋時發明的“突火槍”,

是管狀兵器的始祖。明末喻本元、喻本亨兄弟的《元亨療馬集》,被後世稱為獸醫學

的“本草綱目”。伴隨著如火如荼的革命歲月而產生的紅軍文化熱情高亢,形式活潑,

獨樹一幟。皖西文化藝術門類豐富,民歌、民舞、曲藝、燈會和民間劇目種類繁多,

折射出江淮地區和大別山區勞動人民勤勞與智慧。

皋陶文化

皋陶是黃帝之子少昊之後,生於公元前21世紀,是中國司法的鼻祖。他輔佐夏禹理政、治水和發展生產,並為融合夷夏和後來中華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貢獻。皋陶與堯、舜、禹齊名,被後人尊為“上古四聖”。禹根據皋陶的品德和功勞而舉他為繼承人,並授政於他。但皋陶未繼位即去世,禹便把英、六一帶封給其後裔。唐玄宗以李氏始祖皋陶為榮,於天寶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為“德明皇帝”。

皋陶文化的內容主要是:興“五教”。五教即“父義、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定“五禮”。五禮即“吉、凶、賓、軍、嘉”。吉禮即祭祀之禮,凶禮乃喪禮,賓禮系部落與部落聯盟之間、部落與部落之間以及與聯盟之外的友好部落之間的聘享之禮,軍禮為組織氏族、約束大眾成軍之禮,嘉禮為“飲食、男女”之禮。創“五刑”。五刑即“甲兵、斧鉞、刀鋸、鑽笮鞭撲”。甲兵,即對外來侵犯和內部叛亂的討伐;斧鉞,系軍內之刑,屬軍法;刀鋸,系死刑和重肉刑;鑽笮,是輕肉刑;鞭撲,是對輕罪所施薄刑。皋陶在習慣法的基礎上整合為“五刑”,無疑是一大進步,創我國刑法之始。立“九德”。九德即寬而栗(秉性寬弘而有原則)、柔而立(性情溫良而能立事)、愿而恭(質樸而能尊賢)、亂而敬(有才而能敬事)、擾而毅(謙和而有主見)、直而溫(正直而不傲慢)、簡而廉(具大略而能務實)、剛而塞(果敢而不魯莽)、強而義(剛強而不任性違理)。皋陶製訂的“九德”,內涵包括人的秉賦、氣質、品德、才幹等許多方面,是目前所知的我國歷史上最早考察、選拔公職人員的標準。親“九族”。九族即部落聯盟核心的親屬部落。部落聯盟是一個鬆散組織,聯盟的權威沒有可靠力量作後盾是維持不下去的,所以親“九族”亦是當時歷史條件下一項重要的策略。

皋陶生活的年代是我國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最後階段,正處於文明時代的門檻。皋陶對聯盟制度和文化方面的改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那時,部落林立,號稱“萬國”,信仰、習俗不一。他倡導並施行的“五教”、“五禮”、“五刑”、“九德”、“九族”,對於加強部落、部族間的、經濟、文化的聯繫和融合,促進國家的產生,都發揮了顯著的作用。皋陶思想是儒家學術思想的重要源頭之一。皋陶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留給後人寶貴的精神遺產。

為了紀念皋陶,後人修建了皋陶墓和皋陶祠。皋陶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六安城東,頂有黃栗樹一株,形若傘蓋,前有石碑一方,上有清安徽布政使吳坤修書“古皋陶墓”。唐代詩人皮日休和宋代大文豪歐陽修、蘇軾等曾為皋陶墓賦詩、撰文。皋陶祠位於墓北35米,系清乾隆年間修建,鹹豐年間毀於大火,光緒年間重建。為了進一步弘揚皋陶文化,開發旅遊資源,目前正在規劃興建皋陶陵。

壽春楚文化

我國先秦時期的楚文化光輝燦爛、博大精深,是古代中華民族文化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楚文化是古中原文化與楚蠻(今江漢一帶)區域性土著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內容豐富多彩,基本要素是:青銅冶鑄工藝、紡織和刺繡工藝、老莊哲學、屈原的詩歌和莊子的散文、美術音樂舞蹈等。

壽春楚文化是淮夷文化與楚文化互相影響、滲透、融合而形成的獨具一格的古文化。其繁榮鼎盛時期,是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23年,歷時19年。這時壽春是楚國最後一個都城,是楚後期、經濟、文化、軍事中心。這段時期,楚王室經歷國勢衰敗及其“逃跑主義”的動盪過程,貴族隨同動遷所攜物品一次比一次貴重、精細,最終形成一種聚積。從目前考古情況來看,壽縣是一座楚文化的“地下博物館”,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有楚大鼎、鄂君啟金節、郢爰等。楚文化以其底蘊深厚、遺存豐富、特色鮮明而名聞遐邇,影響後世。

紅軍文化

皖西蘇區的紅軍文化,內容豐富,形式活潑,生動地展現了如火如荼的革命生活,教育、宣傳廣大紅軍官兵和蘇區人民投身於火熱的革命鬥爭。當時的辦學形式有:創辦列寧國小,為青少年普及文化知識;開辦識字班和業餘學校(又稱夜校);舉辦短訓班,主要培訓幹部。為加強宣傳,皖西北特委等黨組織先後創辦了《紅旗報》、《火花》半月刊、《紅旗》三日刊、《蘇維埃》周報等。1932年2月在金寨南溪出版的《紅日報》,為日刊,報頭“紅日”二字套紅,共設四版,影響甚大。

皖西蘇區紅軍文化團主要有宣傳隊、俱樂部和新劇團。宣傳隊多是一些民眾性文藝宣傳組織,一般在街頭、廣場、較大村莊或民眾集會上開展演出宣傳活動。1932年春,蘇家埠戰役期間,紅四方面軍中的宣傳隊配合六安縣蘇區的宣傳隊在陣地上向被圍困的白軍士兵宣傳俘虜政策,唱《白軍士兵好可憐》、《兵變歌》等歌曲,瓦解了敵軍士氣,很多士兵紛紛投誠,起到了“無形炮彈”的作用。俱樂部是廣大工農兵自我教育的組織,在地方鄉以上單位和紅軍團以上單位設立。其主要任務是開展文娛活動,組織演講會,舉辦識字班、讀報班等。新劇團是皖西蘇區創建的一種新型的藝術表演團體。從1930年春到1932年秋,皖西蘇區的六安、霍山、霍邱等地蘇維埃政府都建立了新劇團。影響較大的有紅日劇團、金家寨劇團等。這些新劇團演出頻繁,有時路經白區,冒著槍林彈雨,衝過封鎖線,為紅軍和民眾演出。

皖西蘇區紅軍文化的主要藝術形式有,歌謠、戲劇、繪畫等。《皖西蘇區文化史》中記載的歌謠有300多首,包含了皖西蘇區軍民鬥爭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舊社會的苦》、《反國民黨歌》、《送郎當紅軍》、《黨是我的親爹娘》、《紅軍都是英雄漢》等。皖西蘇區的戲劇,都是圍繞革命鬥爭中心任務新編的,演出形式活潑多樣,或以話劇,或以地方戲,或以活報劇,或載歌載舞,不受劇種限制,都為時裝劇,設備簡單。皖西蘇區的繪畫,多見於畫報、報刊插圖、大型宣傳畫、漫畫、壁畫、小型木牌畫等。

為適應革命鬥爭的需要,皖西蘇區在南溪等地先後創辦了多家赤色郵政局。現在皖西革命烈士紀念館內珍藏著紅軍戰士盧炳銀寫給父親盧義章的兩封家信,信封上加蓋了赤城縣第一區、第七區郵政支局和赤城縣、紅安縣赤色郵政局的4枚郵戳,紅黑兩色印跡仍然鮮艷奪目。其中一枚郵戳實際封曾送往北京,參加1985年10月舉辦的“中國人民革命戰爭郵票展覽”,引起了郵政和集郵界的關注。

地方文藝

六安的地方文藝歷史悠久,底蘊深厚,門類齊全,藝術風格多樣。

戲劇

廬劇是六安主要劇種,皖西廬劇主要是西路廬劇,又稱“上廬”,唱腔高亢、奔放,保留了較多的小噪子唱法,接近山歌韻味。1953年,專區建立場團合一的“六安地方戲實驗劇場”(後改稱皖西廬劇團)。隨後,廬劇藝術之花在皖西大地競相綻放。大型廬劇現代戲《媽媽》、《程紅梅》晉京演出獲得成功。

民歌

六安民歌多以山歌、茶歌、燈歌、秧歌、勞動號子為主,同時還流行許多輕鬆愉快、曲調優美的民間小調。革命戰爭年代,六安人民創作了一大批紅軍歌曲和革命民歌,如《八月桂花遍地開》、《紅軍到金寨》等。在傳統民歌基礎上創作的《月亮走,我也走》等歌曲風靡全國。

舞蹈

六安民間舞蹈分布廣、種類多、服裝鮮艷、舞姿優美。民間舞蹈《十把小扇》、《鶇理窩》於1957年初被選調參加在京舉辦的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並被拍攝成專題資料片,作為民族文化的瑰寶珍藏。壽縣的肘閣、抬閣歷史悠久,是古代社火活動的一種舞蹈形式,由成年人以鐵架、鐵桿或抬著閣樓、亭榭,托著小演員,展現不同戲劇人物或民間故事人物造型,具有驚險、奇趣的特點。

曲藝

六安民間曲藝獨具特色,有“四弦書”、“鑼鼓書”、“花鼓”、“大鼓書”、“淮詞”、“壽州鑼鼓”等。鑼鼓書唯六安獨有,早期的鑼鼓書伴奏僅一鑼一鼓,後來逐漸加入民族管弦樂器,傳統曲目有《休丁香》、《杜十娘》等。壽州鑼鼓表現力十分豐富,它既有我國南方鑼鼓特別是江浙一帶“十翻鑼鼓”的舒緩、柔和,又有北方中原地區“威風鑼鼓”的高亢、激昂。

剪紙

六安民間剪紙的特點是線條圓潤、流暢、舒展,藝術誇張得體,人物形態豐滿,栩栩如生。新型剪紙在傳統藝術手法上融入刀刻、手撕新工藝,創作內容、形式都有很大發展,藝術作品清新別致,布局奇特,尤以手撕紙令人叫絕。

燈會

六安民間燈會廣為流行,每逢春節、元宵節或重大喜慶日,民眾都有鬧花燈的習俗。常見的有龍燈、獅子燈、花鼓燈、高蹺、花籃、花車、旱船等20多種,風格各異。每逢燈會,家家戶戶紅燈高掛,鞭炮齊鳴,熱鬧非凡。

珍貴文物

六安是文物大市。現有地面文物1700多處,館藏2萬多件,其中一級文物300件。擁有全國歷史文化名城1座,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處和縣(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27處。

商大尊 商代晚期大型青銅酒器,通高70厘米,口徑60厘米,器體巨大,造型凝重,花紋精麗,技法獨特,在全國尚屬首見。

楚大鼎 即大鑄客鼎,戰國時期楚國青銅炊器,圓口六方唇,鼓腹,圓底,三蹄足,通高113厘米,口徑87厘米,堪稱楚王重器,是現存周代以來最大最重的鼎。1958年,毛澤東視察安徽在觀看壽縣出土文物“楚大鼎”時讚嘆不已,並風趣地說:“好大一個鼎,可煮一頭牛哇!”

越王劍 戰國初期越國青銅兵器,通長54.5厘米,莖長8.5厘米,鑄造精湛,通體無鏽蝕,刃鋒銳利,錯金鳥篆銘文細如毫髮,金光燦然,是古劍中的珍品。(圖①)

楚金幣 即郢爰,戰國時期楚國的一種黃金貨幣。新中國建立以來,共發現203塊,可計算的總重量為20155.02克。為研究我國貨幣史和古代商品經濟提供了珍貴資料。(圖②)

鄂君啟金節 戰國中期楚王頒發給鄂君啟運輸商品的免稅通行憑證,計發現5件,車節3件,舟節2件。節用青銅鑄成,形似竹片,金節表面均有錯金銘文。此節是研究楚國的用節方法、制度、水陸交通、經濟貿易、歷史地理以及楚王與封君關係等方面重要的珍貴史料。(圖③)

犧首鼎 春秋時期青銅炊器,因具有犧形首而得名。通高27.3厘米,通長28.3厘米,腹圍70厘米,足高8.2厘米,形制奇特,是“群舒青銅文化”最突出的代表性器物。(圖④)

金銀棺 宋塔地宮器物。金棺(圖⑤),以6塊黃金薄片鉚合製成,長10厘米,寬3—6厘米,通高4.2—7.8厘米,重91.5克,棺頭飾雙扇假門,門扉裝金絲雙環,門楣飾連球紋,門上方及左右側皆伸出蓮瓣形背光,棺周身作忍冬紋,棺內底部凸現“重佛舍利”四楷體字。銀棺(圖⑥),通高9—11.5厘米,蓋寬8—9厘米,口長20.5厘米,口寬7.4—8厘米。金棺置於銀棺之中,內裝滿舍利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