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七門堰

六安七門堰是我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位於在舒城縣西南七門山下,灌田共廢,廢斷龍舒水,灌田1500頃,七門堰以充分利用自然陂、盪、塘、溝,形成自流灌溉網為其特徵。

六安七門堰

簡介

七門堰:在舒城縣西南七門山下。是我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距今已2000餘年。漢高祖7年(公元前200年),劉信為羹頡候,食邑於舒,始於七門嶺下阻河築堰,曰“七門”,引水東北,發展農耕,灌田8萬餘畝;又於東加築烏羊、槽牘堰,謂之“七門三" 龍舒八景之一--七門堰引水工程 堰”,灌田共廢,廢斷龍舒水,灌田1500頃。明宣德年間(1426-1435),縣令劉顯在進行疏浚,擴大灌溉面積的同時,制定用水辦法和管理制度,人民世受其利,為紀念劉信、劉馥、劉顯,於堰建“三劉祠”,勒石樹碑,記三人功德。七門堰以充分利用自然,形成自流灌溉網為其特徵。這裡有山有水,山水相映,宜於遊人。“三堰餘澤”,被譽為“龍舒八景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