淠史杭工程

淠史杭工程

人間奇蹟淠史杭,五十華誕譜新篇。 淠史杭工程 橫排頭水利樞紐的淠史杭工程紀念碑正式落成。

人間奇蹟淠史杭,五十華誕譜新篇。10月31日,淠史杭灌區建設迎來50周年華誕,

(圖)淠史杭工程淠史杭工程

隨著省委常委、副省長趙樹叢和水利部總工程師劉寧的共同揭幕,位於淠河渠首

橫排頭水利樞紐的淠史杭工程紀念碑正式落成。水利部農水司司長王曉東、省長

助理邵國荷、省**副秘書長程中才、省水利廳廳長紀冰和市領導張韶春、劉慶德、

楊光祥,市秘書長劉連生等出席了揭幕儀式。

歷史

五十年前,隨著橫排頭渠首樞紐第一鍬土的開挖,拉開了宏偉壯觀、氣勢磅礴的淠史杭工程建設序幕。作為新中國成立後興建的全國最大灌區和我國唯一的橫跨兩省特大型灌區,潤澤皖豫的淠史杭工程創造了水利史上的不朽豐碑,同時也展示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不怕困難,百折不撓,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淠史杭精神。五十年來,淠史杭灌區不斷加大工程建設力度,灌區形成了蓄、引、提相結合,“長藤結瓜式”的灌溉體系,實現了有效灌溉面積超過1000萬畝的突破;五十年來,淠史杭灌區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灌區管理實現了由分散向統一管理的變遷,由粗放管理向集約化方向邁進的變革;五十年來,淠史杭灌區效益得以充分發揮,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灌區累計灌溉農田3.77億畝,增產糧食822億公斤,農業抗旱減災效益1644億元,向區內城鎮供水60億立方米。灌區以占全省六分之一的耕地面積、五分之一的有效灌溉面積和14.7%的水資源,生產了全省四分之一的糧食、三分之一的水稻,保障了1330萬人的飲水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用水安全,成為灌區人民名副其實的“生命之源”、“發展之源”和“小康之源”。

領導與專家意見

市長張韶春在致辭中首先代表市委、市**向為六安改革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淠史杭灌區幹部職工表示親切的慰問。張韶春說,六安治水歷史悠久,早在先秦兩漢時期,就修築了著名的水門塘、安豐塘和七門堰。新中國成立後,由原先六安地委、行署率先發起,勤勞勇敢的六安人民積極參與淠史杭灌區建設,儘自己的全部努力書寫了新中國治水歷史上的燦爛篇章。淠史杭灌區發源六安,潤澤皖西,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關係著六安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灌區水源工程六大水庫坐落於大別山區,不僅成為淮河、巢湖防洪保全的重要屏障,而且為六安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因為淠史杭工程,六安多種農產品產量位居全省前列,特別是糧食生產占到了全省1/7;因為淠史杭工程,全市四縣三區80%的人口飲用上清甜甘美的純淨山泉;因為淠史杭工程,今天的六安,人居環境不斷改善,成為全國人居環境範例城市。
張韶春指出,當前,全市上下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向著全面建設小康六安的宏偉目標奮力邁進。我們將一如既往地重視與支持灌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為灌區的改革發展和發揮最大效益作出新的貢獻。
有關專家教授、全國部分大型灌區、灌區各市縣區**與水利部門相關負責人,以及淠史杭系統負責同志和幹部職工代表等參加了淠史杭紀念碑揭幕儀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