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簡介
原是東單牌樓北邊的克林德牌坊,1918年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此牌坊被北平市民拆毀。1919年,協約國方面出面,要德國將牌坊修好,移至中山公園,並改名為“公理戰勝坊“,形制上由七樓改成三樓。1953年,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代表,在北京召開和平會議。為表彰中國人民在保衛世界和平中的貢獻,會議決定將”公理戰勝坊“改為”保衛和平坊”,由郭沫若題寫“保衛和平”四個大字。牌坊來歷
1901年1月,李鴻章和奕劻代表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辛丑條約》共12款,除清朝向列強賠償白銀四億五千萬兩、拆除由大沽口至北京沿途國防設施等苛刻條款外,第一款就規定清朝要派遣親王赴德國,就克林德被殺一事,向德國皇帝道歉,還要求在克林德被殺地點建一座紀念碑。1901年9月4日,清政府派遣的道歉專使醇親王載灃在德國首都對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執行了這項屈辱的使命。1901年6月25日,克林德紀念碑開工建造。這座按德國人要求建造的紀念碑,實際上是一座中國式的白色石頭牌坊,橫跨在東單北大街上,位於西總布胡同西口的克林德斃命之處。形制是四柱三間七樓(樓,是指牌坊上屋頂式的建築,七樓,即是有七座屋頂),並在三塊坊心石上鐫刻著用德文、拉丁文、漢文3種文字書寫的以光緒皇帝名義下達的對克林德之死表示惋惜道歉內容的諭旨。克林德紀念碑於1903年1月8日竣工,在落成典禮上,醇親王載灃代表清朝前往碑下致祭。牌坊之所以叫“碑”,是因為牌坊上掛有一額,上書“克林德碑”(橫者為匾,豎者為額)。首次改建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淪為戰敗國。中國因北洋政府曾於1917年參加英、法方面的“協約國”,對德宣戰,此時也成了“戰勝國”。戰勝訊息傳來,北京人民於1918年11月13日拆毀了克林德紀念碑。1919年,駐在北京的法國外交代表,會同中國方面,以“戰勝國”的資格,命令德國人將堆放在東單北大街的克林德紀念碑散件運至中央公園(1928年改稱中山公園),重新組裝豎立,並將原有文字全部除掉,另外鐫刻了“公理戰勝”四字,以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的紀念。從此這座牌坊被稱作“公理戰勝牌坊”。由於在拆毀牌坊的過程中,有些構件已經損壞遺失,所以重建後的牌坊只有四柱三間三樓,比原牌坊少了四個“樓”。二次改建
1952年10月,亞洲太平洋地區和平會議在北京召開。為了表示與會國家保衛世界和平的願望,大會決定將中山公園內的“公理戰勝牌坊”改名為“保衛和平牌坊”。郭沫若為牌坊題寫了名稱。文革期間,保衛和平牌坊前面的花壇被拆除。自此,最初的“克林德牌坊”就成了現在的樣子。保衛和平大石坊現狀銘文附錄
克林德牌坊原來的銘文在“保衛和平”坊上已看不見了,當時的銘文究竟是什麼內容呢?各種材料的記載均有不同。在德國檔案中保存的一種文本為:“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德國欽使男爵克林德,在此被害殞命,故此碑系中國皇帝所敕建者,以永彰欽使之名,以表皇帝惡惡之意,不特追其既往,且期昭戒來茲。欽此。”碑的另一面文字為:“恭識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曰被兇手陷害殞命之大德國欽差大臣內大臣克林德敕建神道碑。”(註:《德國外交檔案》,編號V174,第23頁。)此外,德國檔案中還保留了修建克林德碑的設計圖案等各種史料。中國教科書上的版本為:“克林德碑”碑文:“德國使臣男爵克林德,駐華以來,辦理交涉,朕甚倚任。乃光緒二十六年五月拳匪作亂,該使臣於是月二十四日遇害,朕甚悼焉。特於死事地方,敕建石坊,以彰令名,並表朕旌善惡惡之意。凡我臣民,其各懲前毖後,無忘朕命。”此版本與西總布胡同展覽時刊出的碑文拓片的照片一致,比較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