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會與農村社區治理

第三章512汶川地震與公民社會的關係 二公民對社會公共事務的關心度 五公民參與公民社會的行為表現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7月1日)
平裝: 28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0971642X, 9787509716427
條形碼: 9787509716427
尺寸: 23.6 x 16.2 x 1.6 cm
重量: 422 g

作者簡介

羅中樞,重慶榮昌人,哲學博士,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四川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常務理事、四川省領導學會副會長、高校黨建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近年來主持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研究”等9項國家和部省級項目,在《人民日報》、《黨建研究》、《中國高等教育》、《中國高教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報刊發表政治學、公共管理、哲學等方面的論文40多篇,主編和參與主編《人性的探究》、《東方哲學概論》、《西方哲學概論》等專著和教材5部。
王卓,重慶江北人,法學博士,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國社會學會城市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四川省社會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近年來主持和參與完成了“農村民間金融組織的社會學研究”、“西部若干國家級貧困縣發展路徑研究”、“西部開發十年社會評估”、“四川扶貧投資對策研究”等10餘項部省級和國際合作項目。在《經濟學家》、《中國農村經濟》、《社會科學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代表性的有《中國現階段的貧困特徵》、 《論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貧困問題》、《農村民間金融組織的社會特徵分析》、《(GB中國鏡像:西部農村小額信貸組織的運行機制》、《扶貧陷阱與扶貧資金政府管理效率》等。出版專著《中國貧困人口研究》、《四川貧困問題研究》等。

內容簡介

《公民社會與農村社區治理》內容簡介:當下中國社會轉型已進入戰略性選擇的關鍵時期,公民社會視野下的農村社區治理是一種開放且富有挑戰性的嘗試。《公民社會與農村社區治理》從成都市公民意識和公民行為的調研出發,實證研究農村自治組織、進入農村的非政府組織以及地方政府組織對於農村社區的治理和干預情況,提出應在統籌城鄉發展的進程中,以社區替代社會組織來培育公民社會,以公民社會的理念和機制來審視和推進農村社區治理,以農村社區治理為突破口來探索城鄉一體化發展之路,從而通過第三次“農村包圍城市”,融解中國城鄉社會二元格局,推動民眾向現代公民轉變,實現國家與社會關係的合理調整和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

目錄

引言 公民社會視野下的農村社區治理
第一章 公民社會及其理念和機制
第二章 公民意識現狀及其影響因素
一 公民意識
二 公民意識的研究設計與測量
三 成都市公民意識表現及其影響因素
四 公民意識與文化因素的簡要分析
五 提升與完善公民意識的主要途徑
第三章 512汶川地震與公民社會的關係
一 特大地震災難催生中國公民社會
二 地震對公民的社會資本的影響
三 社會建設中的志願者及其管理
參與式方法對災後社區重建的作用和影響
第四章 城鄉社會組織現狀考察
一 城市社會組織的生存現狀與問題
二 農村社會組織生存現狀考察
三 促進社會組織發揮社會服務功能的建議
第五章 農村社區治理現狀考察
一 農村居民有公民意識無結社行為
二 農村社區自治的有效性不足
三 社區外部非政府組織的顯功能有限
四 地方政府對公民社會生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五 農村社區公共服務存在制度缺口
第六章 農村社區治理路徑探索
一 農村社區治理的意義
二 可資借鑑的理論資源和社會經驗
三 公民社會視野下的農村社區治理路徑
參考文獻
附錄一 調查問卷和訪談提綱
成都市公民意識和公民行為現狀調查問卷
成都市城鄉社區社會組織生存現狀訪談提綱
附錄二 成都市公民意識現狀描述性分析報告
一 公民對憲法賦予的權利和義務的認知度評價
二 公民對社會公共事務的關心度
三 公民對社會公共事務的滿意度評價
四 公民對公民社會所倡導的價值觀的認同度
五 公民參與公民社會的行為表現
六 簡要的結論和討論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