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概念
詞目:公德拼音:gōngdé
詞性:名詞
基本解釋
1.[Socialmorality]∶有關社會公眾的安寧和幸福的行為,如不破壞公物
2.[Socialethics]∶公共品德;公共道德方面的品質
引證解釋
1.即功德。公,通“功”。
《隸釋·漢中常侍樊安碑》:“以公德加位特進。”清沈復《浮生六記·坎坷記愁》:“今小女無恙,時誦公德。”
2.公共道德。
梁啓超《新民論》五:“我國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國民的公德。”
3.複姓。
春秋時鄭國有公德氏
,見《路史》
內容要求
簡介社會公德的內容是對公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提出的基本規範和要求。在我國現代社會中,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為:
文明禮貌
社會公共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該和諧相處,舉止文明以禮相待。自覺杜絕說髒話、隨便猜疑、欺騙他人等惡習。這是處世做人最起碼的要求。
助人為樂
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是社會成員在公共生活交往中用以調整相互關係的最一般的行為規範之一。在公共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愛人者人恆愛之,信人者人恆信之。現實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時時快樂、事事順心,難免會遇到這樣和那樣的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人幫助、救濟的時候。這就需要人們之間互相幫助,扶危濟困,樂善好施,以助人為樂。對不法行為,每個公民都應當分清是非,挺身而出,智鬥勇斗,見義勇為,都有責任和義務自覺維擴社會治安。
愛護公物
愛護公共財物是社會公德極其重要的內容。尤其在公共場合更要注意這一點。要愛護國家及公共財產不受侵犯。
保護環境
為了保持社會公共生活的環境整潔、舒適和乾淨,保障社會成員的身體健康,每個公民都應當講究公共衛生、保護生活環境,這也是社會公共生活中人們應當遵循的最基本的行為規範。講究公共衛生,造成優美環境,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證;是社會風尚的一個重要方面,體現出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遵紀守法
法律是對公民行為的必要約束及規範,是對道德的補充。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紀律,是社會公德最基本的要求。公共生活中人們要能順利地進行社會活動,就必須要有規矩可循,就必須遵循一定的行為規範。每個社會成員既要遵守國家頒布的有關法律、法規,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場所的有關規定。人們只有依照法律、法規及紀律的有關規定行事,才不妨礙他人的正常活動,也保障自己所要從事的某項活動;才不會紿社會和他人造成損失和傷害,保持社會公共生活相對穩定巧和諧,並保證社會的健康發展。遵紀守法反映了人們的共同要求,體現了人們共同的利益。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自覺提高法律意識、增強法紀觀念,自覺用法紀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自覺履行法紀規定的義務,敢於並善於運用法律武器同各種違法亂紀現象作鬥爭,並能正確運用法紀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真正做到知紀懂法,遵紀守法。
遵守規則
社會公德作為人類社會生活中最起碼、最簡單的行為準則,是和廣大人民民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是適應社會和人的需要而產生的。它對人們的社會生活具有特殊且廣泛的社會作用。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該自覺遵守社會公德。1.遵守社會公德是維護社會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條件。社會公德是維護公共場所正常秩序和安定環境、維護現實社會生活的最低準則,是人們現實社會生活穩定發展的基本條件。
2.遵守社會公德是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社會公德發揮著維護現實的穩定、公道、揚善懲惡的功能,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起著強大的輿論監督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社會公德的這種作用體現在:一方面肯定、維護和促進一切有利於或有助於社會和個人生存、發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為;另一方面否定、抑制和阻止一切有礙於或有害於社會和個人生存、發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為。這主要是通過社會公德的規範方式來促進社會和個人棄惡揚善,扶正祛邪,從而指導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非強制性地調節和規範著社會生活中人們的言論和行動,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秩序,宥效地為滿足社會與社會成員的需要服務。
3.社會公德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視窗”。社會公德是社會道德的基石和支柱之一,社會公德對社會道德風尚的影響穩定而深刻、廣泛而持久。社會道德又是社會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從人們實踐社會公德的自覺程度和普及程度,可以看出整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狀況。因此,如果社會公德遭到了踐踏和破壞,整個社會的道德體系就可能會瓦解,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也將被破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社會的精神文明當然包括多方面的內容;但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社會的道德風尚通常是衡量一個社會的精神文明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是整個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發展的一種反映和體現。因為,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的精神面貌總是先從社會風尚中表現出來。總之,在一定意義上說,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公德是社會主義進行的基礎,是現代社會必須高揚的基本道德。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該增強社會公德意識,自覺地以社會責任感考慮自己的行動,遵循體現社會群體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公共規範。
相關文章
公德——馮驥才在漢堡定居的一個中國人,對我講了他的一次親身感受——
他剛到漢堡時,跟幾個德國青年駕車到郊外遊玩。他在車裡吃香蕉,看車窗外沒人,就順手把香蕉皮扔了出去。駕車的德國青年馬上“吱”地來了個急剎車,下去拾起香蕉皮塞到一個廢紙兜里,放進車中。對他說:“這樣別人會滑倒的。”
在歐美的快餐店裡,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吃完東西要把用過的紙盤紙杯扔進店內設定的大塑膠箱內,以保持環境的整潔。為了使別人舒適,不妨礙別人,這叫公德。
在美國碰到過兩件小事,我記得非常深。
一次是在華盛頓藝術博物館前的開闊地上,一個身穿大衣的男人貓腰在地上拾廢紙。當風吹起一塊廢紙時,他就像蝴蝶一樣跟著跑,抓住後放在垃圾筒內,直到把地上的亂紙拾淨,拍拍手上的土,走了。這人是誰,不知道。
另一次在芝加哥的音樂廳。休息室的一角是可以抽菸的,擺著幾個面盆大小的落地式菸灰缸,裡面全是銀白色的細砂,為了不叫裡邊的菸灰顯出來難看。大煙缸里沒有一個菸蒂。柔和的銀耱很柔美。我用手一拂,幾個菸蒂被指間勾起來。原來人們都把菸蒂埋在下面,為了怕看上去雜亂。值得深思的是,沒有一個人不這樣做。
有人說,美國人的文化很淺,但文化很好。我十分贊同這見解。教育好,可以使文化淺的國家的很文明;教育不好,卻能使文化古老國家的人文明程度很低,素質很差。教育中的“德”,一個重要成分是公德。公德的根本是重視他人的存在。
美好的環境培養人們的公德,比如說清潔的新加坡,有隨地吐痰惡習的人也不會張口把一口痰唾在光潔如洗的地面上。相反,混亂骯髒的環境敗壞人們的公德,比如紐約捷運的牆壁和車廂內外到處胡塗亂抹,污穢不堪,人們的菸頭亂紙也就隨手拋了。
好的招致好的,壞的傳染壞的,善的感染善的,惡的刺激惡的,世上萬事皆同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