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德

李公德

李公德,高粱育種家。先後開展高粱地方品種調查整理、系統育種和雄性不育系及其雜交種選育,育成一批以“護22號”(系選種)、“吉雜26、11、52”為代表的雜交種,為中國高粱生產作出了貢獻。1925年12月18日出生於遼寧省復縣南極鄉南極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父母親省吃儉用供他上學深造。1928 年國小畢業後,他考入復縣瓦房店國民高等學校(相當於中學)就讀。1942年考上哈爾濱農業大學農學科。當時日本軍警對學生嚴加監視,有的老師和同學受到拷打入獄和殺害,作為一個中國人李公德深感亡國之苦。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25年12月18日,出生於遼寧省復縣南極鄉南極村;

1939-1942年,在遼寧省復縣瓦房店國民高等學校學習;

1943-1945年,在哈爾濱農業大學農學科學習;

1946-1948年,在瀋陽東北大學農學院農學系學習;

1949-1951年,在東北農事試驗場農產系普作組工作;

1952-1958年 ,東北農業科學研究所農產系雜糧組組長;

1959-1979年,任吉林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研究所副所長;

1980-1991年,任吉林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研究所所長。

生平介紹

李公德,1946年轉入瀋陽東北大學農學院農學系學習,1947年遷校北京。國民黨政府腐敗,仇視東北學生,對因不滿國事而進行示威的學生進行血腥鎮壓,發生了“七五”慘案。在進步同學的影響下,李公德的思想有了很大進步,1948 年末北平解放在即,他決心參加革命,1949年3月被分配到東北行政委員會(後改為東北人民政府)工作。

從事高粱遺傳育種研究

他感到國家科學技術落後,自己應該在科學事業中發揮作用,提出要到農業科學研究部門工作,組織上答應了他的請求。1949年7月他被調到公主嶺東北農事試驗場(後改為東北農業科學研究所,現吉林省農業科學院),一直從事高粱遺傳育種研究。

任職

李公德到東北農事試驗場工作後受到組織上信任、關懷和重視,1952年被任命為農產系(現作物育種研究所)雜糧組(玉米、高粱、穀子)組長,並參加了中央農業部在北京舉辦的米丘林遺傳育種學習班。在黨的培養教育下,他的階級覺悟有了提高,愛國奉獻、聯繫民眾、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作風大大增強,1956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9年李公德出任作物育種研究所副所長,這給他創造了再學習的條件,對玉米、大豆、小麥、水稻等作物育種工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使其知識積累和業務能力更趨成熟。1962年在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有人批評他只鑽研業務、不問政治、走“白專道路”,他心裡很委屈,常想:自己辛辛苦苦幹了十幾年,不為名、不為利,一心想為國家、人民作點貢獻,還批評走白專道路,難道什麼工作也不乾就算對嗎?“文化大革命”期間,他不再擔任領導職務,但並未間斷高粱育種課題的研究。1968年恢復原職,1980年任作物育種研究所所長。李公德是吉林省作物學會第四屆理事長,曾數次組織全省各農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召開學術經驗交流會,評選優秀論文、發展會員。他還是吉林省農學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中國作物學會第四屆理事。

主要論著

1 李公德.《高粱地方品種細胞核內不育和可育反應的研究》.吉林農業科學,1964,1(1),39~46

2 李公德,王世義.《高粱“護2號”、“護4號”品種選育報告》.吉林農業科學,1964,1(3):1~6

3 李公德.《高粱護穎型與千粒重、著殼率的遺傳關係》.作物學報,1965,4(2):149~155

4 李公德.《早熟與高產矛盾統一——選育雜交高粱體會》.遺傳育種,1978,(1),9~11

5 李公德,姜秀奎.《中國高粱品種志》(吉林部分).北京:農業出版社,1980,等等。

所獲榮譽

新中國成立初期,東北農事試驗場和隨後的東北農業科學研究所的高粱育種工作,還是沿襲國民黨時期少數日本留用人員的思路,按照雜交育種改進品質的方向進行的。經過兩年多的實踐,李公德認為在當時國家要求迅速恢復生產的條件下,雜交育種很難在短時間為生產上提供優良品種。同時那時手邊掌握的高粱原始材料(即品種資源)還不足60份,也很難為雜交育種篩選出合適的親本。通過深入高粱生產縣份進行考察,聽取農民民眾意見,再查閱過去的高粱資料,他發現生產上套用的都是古老的地方品種,混雜很嚴重,需要補充蒐集、整理提高。1952年末,他寫出了《終止雜交育種,集中力量開展高粱地方品種調查、蒐集、整理、選育》的報告,他認為“高粱是東北地區的古老作物,地方品種繁多,對分布廣的地方品種進行選育提高,是最現實有效的途徑;同時對地方品種進行蒐集、整理研究和長期保存,有利於今後育種工作。”他的意見得到東北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唐川的贊同和支持。1953年配合中央農業部提出的地方品種徵集和評選工作,按縣份共蒐集到2000餘份材料,淘汰了同種異名的樣品,整理出1 200個品種,同時明確了“護脖子”為當地栽培歷史悠久、適應性廣泛、變異較多的地方品種。在徵集評選的同時,他按不同生態區選擇若干條件優良的地塊,對該品種進行了單株選擇,並收取集團種子,經過1~2次單株系統選擇,育成了護22號、護4號、護2號3個優良品種,較原始品種增產15%。60年代累計推廣面積約200萬公頃,成為吉林省主栽品種,約占高粱播種面積50%左右。1978年護22號榮獲吉林省人民政府重大科技成果獎。

技術成就

高粱是雜種優勢很強的作物,20世紀50年代國外已育成了雄性不育系,並配成雜交種推廣於生產。李公德對新鮮事物比較敏感,他認為已開發國家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為了獲得雄性不育系的材料,1957年他曾從地方品種“八面城”中觀察到花粉囊不破裂的植株,隨即套袋自交10餘株,結果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半恢復,未獲成功。1958年末,得到由徐冠仁教授從美國帶回雄性不育系“3197A”及其保持系“3197B”數十粒種子,但在中國北方地區表現晚熟,在當地無法利用。他根據遺傳理論,以早熟的地方品種作輪迴親本制訂了回交轉育計畫交學術委員會討論。大家認為“當前仍應以地方品種選育為主,輔之以雜交育種的準備工作,不應好高騖遠”,李公德認為自己的計畫經過努力是可以趕上先進國家水平的。不育系轉育工作雖未被列入正式計畫,但工作仍在半保密狀態下進行著,同時他激勵自己在設計和實施上更加科學嚴謹。轉育親本不但選用許多品種,每個品種又採用大量單株分別進行了回交。對每個品種的後代,按系統逐株進行育性調查,研究其不同世代的育性反應。1962年終於育成了具有3197A的細胞質、中國高粱的細胞核、較早熟的矬1、護2、2731等一批雄性不育系,為吉林省利用雜種優勢打下了基礎。同時,利用國外品種與地方種雜交、一次回交和測交育成了具有國外親緣關係的一批恢復系,如7384、7313、6115 等。1965年春所學術委員會對李公德主持的這項工作進行了討論,多數人認為雜種優勢利用可以作為高粱育種的主攻方向,並對他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業務水平表示了讚許。

高粱雜交種

從1963年起,李公德相繼利用育成的雄性不育系和恢復系配製了一批高粱雜交種,證明凡是用具有國外品種親緣關係的作親本,都表現了高產的特性,同時肯定了雜11、吉雜709、吉雜26、吉雜27等雜交種的生產價值。這些雜交種較過去的推廣品種增產20%以上,一般栽培條件下每畝產量達400千克,在吉林省和內蒙古哲里木盟地區推廣面積3000萬畝左右,收到顯著增產效果。其中吉雜26號推廣面積最大,增產幅度最多,1978 年獲吉林省人民政府重大科技成果獎。這批育成的親本還為其他科研單位所利用,如恢復系7384曾是山西大同良種場育成同雜2號的父本,該組合在黑龍江、內蒙古推廣10餘年,累計種植面積達4500萬畝。20世紀60年代,水稻、小麥育種工作首先在國際上取得了突破,被譽為“綠色革命”。1968年澳大利亞科學家C.M Donald最早在小麥上設計出獨稈的理想株型並提出株型育種概念。李公德注意閱讀有關資料,認為株型(包括矮化)育種提高了收穫指數(即經濟係數),是禾本科作物育種的一個新進展。他分析國外育種動態和本省生產條件,認為高粱育種工作必須把雜種優勢與株型育種相結合,提高收穫指數,單位面積產量才會有大幅度提高。

成果

70年代中期以後,吉林省農業生產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化肥施用量大幅度增加,舊的耕作制度已逐步為輪翻所代替。1979年他和王方等一起,把育種目標從高稈逐步轉向中、矮稈,要求株型緊湊,結果育成了吉雜52、吉雜20等雜交種。他還進行了不同莖稈高度雜交種的密度試驗,調查其經濟係數、葉面積指數和葉片厚度等,證明了中、矮稈雜交種適於密植,每畝可種植1萬株,較高稈雜交種增加1/3,經濟係數由0.37提高到0.45,在一般條件下每畝產量達500千克左右,較高稈雜交種增產30%;1982年在黑龍江省雙城縣縮壟增長、增加種植株數、精心管理條件下,平均每畝產量曾達到667千克以上。80 年代中期以後,吉雜52號在吉林省北部和黑龍江省南部各縣推廣,累計種植面積達600多萬畝,實現了北方早熟高粱區由高稈稀植低產到中矮稈密植高產的歷史性轉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