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紀事
南唐改元中興
後周顯德五年(958)正月,南唐改元中興。其時南唐與後周激戰於江北。
後周隰州退北漢
後周顯德五年(958)二月,周世宗柴榮第三次親征,伐南唐。北漢乘機侵周隰州(今山西隰縣),後周隰州權州事李謙溥早已作好防備,隰州城堅將良,北漢久攻不下。後周建雄節度使楊廷璋自晉州(今山西臨汾)率軍救援,乘北漢軍疲睏無備,與城內李謙溥相定,內外相應襲北漢營,北漢軍驚潰,死千餘人,遂解圍而去。
南唐改元交泰
南唐中興元年(958)三月,南唐大赦,改元交泰。因皇太弟李景遂屢上表辭位,以景遂為晉王;齊王李景達因敗軍辭元帥,以景達為撫州大都督。立燕王李弘冀為太子,參治朝政。
遼、漢侵周失利
後周顯德五年(958)、遼應歷八年、北漢天會二年,周世宗第三次親征南唐,遼乘後周大軍南下後方空虛之際,侵後周。四月,周世宗平江北後返大梁(今河南開封),即命張永德領兵御北邊;成德節度使郭祟(即郭崇威)攻拔遼束城(今河北河間東北)。八月,後周昭義節度使李筠奏擊北漢石會關(今山西榆社西),拔北漢六寨;晉時李謙溥擊破北漢孝義。
後周行《大周刑統》
後周顯德五年(958)七月,後周行《大周刑統》。《刑統》始作於顯德四年五月,周世宗以律令文左難知,格敕煩雜不一,命侍御史知雜事張湜等十人詳定格律。完畢後由御史台、尚書省四品以上、兩省五品以上官參詳可否,送中書門下議定,然後奏取進上。至是完成進上。
南漢劉晟卒,劉繼興襲位
南漢乾和十六年(958)、後周顯德五年八月,南漢中宗劉晟卒,子劉繼興即位,更名鋹,改元大寶。是為南漢後主,劉鋹年僅十六,朝政均由宦官龔澄樞、女寵盧瓊仙等把持。
後周均定賦稅
後周顯德五年(958)七月,周世宗賜諸道節度使、刺史元稹《均田圖》各一面,準備均定天下賦稅。十月,後周派遣左散騎常侍艾穎等三十四人分別均定六十州賦稅。又詔諸州並鄉村,以百戶為團,每團設定耆長三人。
後周罷課戶、俸戶
唐代初期各司有公廨本錢,用以貿易取息,計員多少為月料,後罷公廨本錢,以七千上戶為胥士,收取其課,計宦多少給之,謂課戶;唐又簿一歲之稅,以高戶主之,每月收息給俸,稱俸戶。後周顯德五年(958)十二月,後周以諸色課戶、俸戶歸州縣,其幕職、州縣官自今以後支俸錢及米麥。
文化紀事
文益卒
後周顯德五年(958)閏七月五日,高僧文益卒。文益(885——958),餘杭(今浙江杭州)人,俗姓魯。自幼出家。師羅漢桂琛。南唐迎其往報恩禪院,死後私謚大法眼,衍成法眼宗。其門下有吳越國師天台德韶、慧明、漳州智依等。
後周新編禮、樂
後周顯德五年(958)十一月,周因中書舍人竇儼上年之請,敕竇儼編《大周通禮》、《大周正樂》。
雜譚逸事
南唐向周稱臣
後周顯德五年(958),南唐交泰元年三月,周世宗柴榮統帥大軍攻取南唐江北各州後,到揚州,又屢於長江中敗南唐水師。南唐中主李璟恐周師南渡,又恥於向後周稱藩,派兵部侍郎陳覺奉表於後周,請求將自己王位傳於太子,由繼君聽命於後周。周世宗賜李璟書稱“皇帝恭問江南國主”。李璟又派劉承遇上表,稱唐國王,割長江以北之地入後周,每歲輸土貢數十萬。於是後周罷兵,允李璟割地,但止其傳位於子。周世宗伐南唐,得南唐江北十四州之地。五月,南唐中主李璟下令去帝號,稱國主,去交泰年號,稱顯德五年,並避後周廟諱改名為景,原所用天子之制皆降損。後周遣使賜南唐御衣、錦帛、羊馬及犒軍帛十萬,及後周所行《欽天曆》,遣返所俘南唐士卒五千多人,又因江南無鹽場,每歲支鹽三十萬斛給江南。八月,南唐於後周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設定進奏院。
周謀伐蜀
後周顯德五年(958)、後蜀廣政二十一年三月,南唐向後周稱藩。六月,荊南高架融遣使勸後蜀後主孟昶稱藩於周,孟昶避而不答。九月,周世宗謀伐蜀。十月,以高防為西南面水陸制置使,李玉為判官。高保融再次上書孟昶,勸其向周稱臣,為後蜀嚴辭拒絕。後周以武勝節度使宋延渥以水軍巡長江,高保融知周將伐蜀,請以水軍赴三峽。十二月,周將李玉為人所惑,攻蜀歸安鎮(今陝西安康縣北),蜀將李承勛據險截擊,斬李玉,李玉所率部隊全軍覆沒。後蜀以趙崇韜為北面招討使,孟貽業為昭武、文州都招討使,趙思進為東面招討使,韓保貞為北面都招討使,以六萬兵力,分別屯於要害以備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