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一國

五代十一國

五代十國(907年-960年 )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 )與十國(891年~979年 )的合稱,也指唐朝滅亡到宋朝建立之間的歷史時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公元960年,趙匡胤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政權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北宋建立後先後統一了尚存的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政權,基本實現了全國的統一。五代十國時期,政局混亂,政權林立。朝代更替不迭,不過,五代十國上承唐末亂世,下順宋代承平,後周時期,農業發展良好,人口增加。而位於長江下游的南唐經濟發達,文學繁盛,唐後主李煜的詩詞天賦極高,君臣皆善於吟詩作畫,文學達到一個高峰。

基本信息

簡介

五代十國(公元907年-960年)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包括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891年-979年)等眾多割據政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自907年唐朝滅亡開始,至960年宋朝建立為止,部分史家則定義為到979年宋朝統一十國剩餘政權為止。

五代依次為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五代之外有眾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個稱制立國(稱王或稱帝)的割據政權被稱為十國。十國之外,還有晉(後唐前身)、岐、盧龍(燕)、定難、成德(趙)、義武(北平)、朔方、歸義、河西、武平、殷、清源(泉漳)、靜海等諸多割據勢力。北宋路振撰《九國志》,其孫路綸續作《荊南志》,遂合稱《十國志》,其後劉恕又作《十國紀年》,《新五代史》則著“十國世家”,遂有“十國”之稱。部分史家循晉為後唐之前身、殷屬閩國之分支均不單獨列入十國之例,以北漢為後漢之殘餘而不列入十國,將燕、岐納入代表性割據政權稱”十一國“,故又有”五代十一國“一說。二者均指同一歷史時期,唯對政權定位存在略小差異,因歷史正統性和長期使用習慣一般仍多稱五代十國。

907年,朱溫篡唐建立後梁,這是五代的開始。923年,盤踞太原的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滅後梁,後唐建國。後唐之後的五代君王均源出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後唐歷經後唐明宗的擴張與整頓,國力強盛,但發生內亂後,936年被石敬瑭以割讓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引契丹軍攻滅,後晉建立。

947年,契晉關係惡化,契丹軍南下滅後晉,契丹遂在開封改號為遼。同年劉知遠在太原建立後漢,收復中原。951年郭威篡後漢建後周,其後周世宗柴榮苦心經營,使後周隱隱有統一天下的希望,但柴榮在北伐燕雲十六州時不幸病亡。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除後梁太祖時期以及後唐建都洛陽外,後梁大部分時期和其他三代都以開封為都城。五代歷時五十四年,有八姓稱帝(後梁、後晉、後漢各一姓,後唐三姓,後周二姓),共十四帝。後梁和後周的君主是漢族人,後唐、後晉、後漢的君主是沙陀族人。他們都建國於華北地區,疆土則後梁最小,後唐最大。

五代十國前期五代十國前期

十國方面,江南地區初期以吳國最強,吳後被李昪篡位,建國南唐,其次有吳越國與閩國等。湖廣則被荊南、馬楚與南漢等占據。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加之後期政治腐敗使得國力衰退,最後敗於後周。而楚國故地不久又被武平軍割據;閩亡後被南唐、吳越和清源軍(泉、漳二州)三分。蜀地依次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然而耽於安樂,最後分別亡於後唐和北宋。北方地區初期政權林立,除後梁外,有河東晉國、鳳翔軍岐國、盧龍軍燕國、成德軍趙國、義武軍北平國以及定難軍、歸義軍、河西軍等政權,晉國在攻滅燕國並不斷取得後梁河北之地後建立後唐,隨後滅後梁、服岐國、收趙國與北平國,基本統一北方。而割據夏州一帶的定難軍逐步統一了歸義軍、河西軍等割據政權並大力擴張,最終建立了西夏王朝。北漢是十國中惟一在北方的一國,是後漢滅亡後由後漢高祖劉知遠之弟劉祟所建,部分史家學者認為北漢是後漢殘餘政權。趙匡胤建立宋朝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征服四方,最後於979年滅北漢,基本完成全國統一,十國結束。

而割據交趾的靜海節度使吳權於939年自立為王,靜海軍自此正式走上獨立之路並永久脫離中國,逐步成為今日的越南。越南歷史稱吳權為前吳王,稱該政權為吳朝。

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朝藩鎮割據和唐朝後期政治的延續。唐末黃巢起義後,藩鎮割據形勢更甚,部分實力雄厚的藩鎮先後被封為王,所控制的地區實際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國。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其中地處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政權控制中原形成五代,其中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立的。這五個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權雖然實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個國家,只是藩鎮型的朝廷。

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五代為正朔(後梁時期的晉、岐、吳除外)而稱王稱藩,其中十個歷時較長且稱制立國的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為十國。這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況,使得戰亂不止,統治者多重武輕文。中國的內亂,也帶給契丹南侵的機會,得以發展成胡漢雜揉式的強國。

五代十國大體上延續唐朝後期的政治體制,但是以“使”名官者很多。其中五代的變化很多,官職廢置不常,主要設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財政的三司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這個制度後由宋朝繼承。十國雖然臣服於五代,但是其政治架構大致上與五代等同。

由於地方節度使不受管制,時常背叛中央,所以朝廷紛紛加強禁軍軍力以壓制地方實力派。為了抵制五代以來的武人干政現象,宋朝採取重文抑武的政策。

外交方面,唐朝時胡漢融合,外族陸續入住中國四周。唐朝崩潰進入五代十國後,出現了一些非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例如沙陀建立的後唐、後晉與後漢等。而契丹先建立契丹遼朝。其他還有党項。這些都對宋朝的“國際”局勢造成很深遠的影響。

由於北方內亂、胡族南侵與天災不斷,南方政權在人口、經濟、文化與科技方面皆勝於位於北方的五代及其它割據政權。這也是華南經濟再度勝過華北的時刻,此後這一局面再也沒有逆轉。

十國為了擴展經濟,重視興修水利與經濟作物,發展貿易業、茶葉、紡織,錢塘江石塘也是在這個時期興建的。由於關中經濟崩潰,五代大多定都於隋唐大運河的樞紐開封,都城的因素與燕雲十六州的丟失影響了宋朝的軍事與經濟。

文化方面,本時期是詞發展的關鍵時期,禪宗也在本時期進入全興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經》,保存了許多儒學經典。繪畫方面,不論南方北方都有獨到之處。

歷史

唐朝滅亡

後梁太祖朱全忠後梁太祖朱全忠

安史之亂後,唐朝盛世榮光不再,在各地的藩鎮乘機恃兵跋扈。而黃巢之亂以後的唐朝更是出現了“極目千里、無復煙火”

的局面。之後群雄竟起,唐朝中央徹底失去對國家的控制。

朱溫、李克用與李茂貞這三派藩鎮影響了唐朝後期、五代前期的政治,而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更成為五代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的君主。朱溫與李克用因故不合,

雙方上至朝廷,下至藩鎮,都鬥爭不斷。朱溫利用朝中的勢力打壓李克用,並且趁李克用與李茂貞等人抗衡之際威服河北各藩鎮,併吞河中軍、淄青軍等節度使領地。地盤的擴充使得朱溫的勢力遠大於李克用。

而關中的鳳翔節度使李茂貞雖然威脅唐廷,但因李克用與朱溫的干涉而失敗。公元888年唐昭宗繼位後,宰相崔胤與宦官韓全誨爭權。唐昭宗被宦官韓全誨幽禁,崔胤緊急招喚朱全忠入援。而韓全誨強迫唐昭宗投靠李茂貞,朱全忠於是率軍圍困鳳翔。隔年,鳳翔軍糧草耗盡,李茂貞只好殺宦官韓全誨等人,與朱全忠和解。朱全忠趁機掌控朝中大權,還盡誅宦官,派兵控制了長安。崔胤後悔不已,有意擺脫朱全忠的威脅,暗中召募六軍十二衛,被朱全忠在長安的眼線所察覺。公元904年朱全忠殺崔胤,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同年8月弒唐昭宗,另立昭宗子李柷為帝,即唐哀帝。朱全忠本想等統一後再奪取帝位,但因征淮南失利,於907年逼迫唐哀帝禪讓,唐朝亡,五代十國時期開始。他改名朱晃,國號梁,史稱後梁,他即後梁太祖,最後定都東都汴州。

梁晉對峙

五代各朝雖都至少掌控中原與關中地區,但是沒有像唐朝一樣成為所有藩鎮認可的共主,主要勢力範圍也不出華北地區(後唐一度控制巴蜀),只能說是一個藩鎮型的朝廷。

各地藩鎮在唐朝滅亡後,初期有些政權依舊使用唐朝年號割據一方,有的奉五代為正朔,其他則是保境固守或稱帝爭天下。不管他們的外交策略是什麼,這些藩鎮都已經獨立自主。

五代初期,中原地區歸附後梁的半獨立政權有義武節度使、北平王王處直、成德節度使、趙王王鎔、盧龍節度使劉仁恭(911年其子劉守光稱帝獨立)等,獨立的有鳳翔節度使、岐王李茂貞建立的岐國,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建立的晉國。蜀地方面,西川節度使、蜀王王建建立前蜀;湖廣一帶,占據江陵周圍的荊南軍高季興在後唐時獨立,湖南武安軍馬殷建楚國,兩廣(嶺南)清海軍劉隱兄弟建南漢;江南地區,占據兩淮吳地的淮南軍楊行密建吳國,浙江錢鏐建吳越國,福建王審知建閩國。

另外,交趾靜海軍曲承裕自立,在越南歷史稱為曲家,是越南國家真正脫離中國的開端。党項族組成的定難軍也在陝北夏州一帶割據自立。位於河西瓜州的歸義軍一度建立金山國。此時晉、岐與吳依舊奉唐室年號,而前蜀稱帝,均不承認後梁,其餘政權都臣服後梁。

後梁太祖針對唐朝後期的弊端做出不少強烈改革。他極度厭惡宦官,曾拒絕在南方避難的宦官返回京城;

討厭唐廷高級官員,啟用失意士人如李振、敬翔等人,並且聽從李振建議,屠殺宰相裴樞、崔遠等三十名高官,史稱白馬之禍。

這些失意士人重實際而輕名義,是五代政治人物的代表。

經濟方面重視農業發展,致力減輕賦稅;對軍隊十分嚴厲,如大將戰死,所部士卒一律斬首,稱“跋隊斬”。然而後梁太祖晚年荒淫無度,甚至不顧倫理,經常召諸子之妻入宮陪侍。外交方面,後梁立國之初,幾乎所有國家與藩鎮都表示臣服,只有晉、岐、前蜀與吳敵視後梁,依舊奉唐室年號。其中晉國的李克用更是後梁太祖的死敵,自開國起後梁太祖就北伐晉國,在潞州(山西長治)與李克用僵持不下,史稱潞州之戰。

李克用因憂勞去世後,其子李存勖在李嗣昭、張承業的輔佐下而獲得勝利。公元910年後梁太祖懷疑成德軍與晉密結而率軍進伐,迫使成德軍王鎔與義武軍王處直倒向李存勖。李存勖率軍於柏鄉(河北柏鄉)擊潰後梁軍,成功救援成德軍,而梁軍元氣大傷,史稱柏鄉之戰。北方盧龍軍劉守光為人殘暴,且是晉的強敵。他於公元909年被後梁封為燕王,建立燕國,公元911年稱帝,史稱桀燕。隔年,李存勖派周德威討伐劉守光,朱溫親自率軍救援,但被晉軍擊潰。劉守光最後於隔年被李存勖攻滅。

朱溫敗退洛陽後病危,次子朱友圭不滿朱溫有意立養子朱友文為嗣,

趁機刺殺朱溫而繼位。然而朱友圭荒淫無度,不得人心,公元913年其弟朱友貞聯合天雄軍(即魏博軍)楊師厚進伐奪位,史稱後梁末帝。楊師厚去世後,天雄軍等河北諸鎮都陸續歸附晉國,再加上公元916年魏州之戰中梁軍慘敗於晉軍,後梁北疆只能勉強維持在黃河以南。公元918年李存勖率軍南征,與梁軍相持於濮州一帶。梁軍慘敗,但晉將周德威戰死,梁晉戰爭沉寂了一段時期。公元921年張文禮殺成德節度使、趙王王鎔,控制成德軍,聯合契丹國與後梁,對抗晉國。然而李存勖率軍於鎮州擊潰梁趙聯軍,又奪得河北三鎮後。

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稱帝(即後唐莊宗),其以唐室宗屬自視而建國號唐,史稱後唐,不久再度南征。梁將王彥章採取牽制鄆州(河南東平)的方式,成功圍堵唐軍於楊劉(今河南東阿)附近。雙方對峙良久,唐軍軍糧不足,有即將撤退的跡象。然而梁廷趙岩、張漢傑等人進讒言,使王彥章被撤換,後唐莊宗又率軍經鄆州迂迴攻入空虛無兵的汴州。城破之日,後梁末帝無奈命皇甫麟殺死他,後梁亡。

後唐擴土與內亂

後唐莊宗滅後梁後,定都洛陽。此時河北三鎮已定,後唐國力強盛。岐國李茂貞對後唐稱臣,後唐莊宗封他為秦王。公元924年李茂貞去世,後唐莊宗的長子李繼岌擔任鳳翔節度使,正式吞併了歧國。前蜀王建在建國後注重農桑、興修水利,使得前蜀在經濟與軍事都十分強盛。但公元918年王建去世後,其子王衍奢侈無度,殘暴昏庸。925年,莊宗派郭崇韜、魏王李繼岌率軍攻入成都,王衍投降,前蜀滅亡。

李存勖李存勖

後唐對外強盛,但是內憂積重。後唐莊宗定都洛陽後,再次用宦官典樞要之職,任用李襲吉等保守派,一切與唐朝後期政治相同,朝政日益敗壞。

後唐莊宗自認基業已固,不務政事,肆情縱慾,自取藝名“李天下”,寵信伶人敬新磨、伶官景進等人。當時軍隊龐大,國庫吃緊,然而其妻劉皇后干預朝政、貪婪愛財,將稅收一半歸後宮,使得朝廷還要暫扣軍糧以補其他支出,形成極大的隱憂,不久征蜀唐軍即因故兵變。

郭崇韜雖然完成滅蜀任務,但李繼岌對於不能深入參與軍務而感到不滿。他密報朝廷,意圖陷害郭崇韜。後唐莊宗有意先調查再決定,但劉皇后自行命李繼岌處決之。公元926年郭崇韜被殺,唐軍軍心渙散,兵變四起。劉皇后又不願將自己的財物用於勞軍,使局面更加惡化。

不久,魏博軍在趙在禮率領下於魏州(河北大名)叛亂,唐將李昭榮平定失敗,後唐莊宗只好派李嗣源前往平定。李嗣源於魏州受部眾與叛軍擁護,反而率軍進逼京師。各地唐軍不願為後唐莊宗作戰,汴州與洛陽陸續被陷,後唐莊宗於混亂中流失而死。

李嗣源攻入洛陽後殺盡叛臣而稱帝,即後唐明宗,後唐莊宗的長子李繼岌自殺於長安。

後唐明宗執政期間革除莊宗時的弊政,朝政逐漸安定。他誅除宦官,任用士人;撤銷不少冗餘機關,建立三司等財政機關;提倡節儉,興修水利,關心百姓疾苦;加強中央軍力,建立侍衛親軍以壓制藩鎮。這是五代短暫的穩定時期之一,史家稱後唐明宗是五代時期僅次於後周世宗的明君,他制定的一些制度也被宋朝所繼承。

然而到晚年後唐再度走入內亂。公元933年後唐明宗重病,其子李從榮奪位被殺,幼子李從厚繼位,即後唐閔帝。此時後唐明宗的兩位大將養子李從珂任鳳翔節度使、女婿石敬瑭任河東節度使,均擁重兵。宰相朱弘昭、馮贇本想以調動節度使的方式來分離軍權,反而激起叛變。公元934年李從珂以清君側為由攻入洛陽,後唐閔帝在逃往魏州途中被石敬瑭俘虜,最後被李從珂所殺。李從珂稱帝,即後唐末帝。

內亂期間發生後蜀正式立國之事。原來在前蜀滅亡後,後唐莊宗以孟知祥為西川節度使。不久後唐明宗叛變奪位,孟知祥練兵意圖獨立。932年孟知祥在併吞東川軍後被後唐明宗封為蜀王,並於後唐末帝發動內亂時稱帝建國,史稱後蜀。同年孟知祥去世,其子孟昶繼位。孟昶勵精圖治,擴展疆土,讓後蜀維持了三十年的和平局面。

後唐末帝與石敬瑭早在後唐明宗時就彼此不合。唐末帝繼位後十分猜忌石敬瑭,而石敬瑭也因畏懼而懷有叛變之心。

公元936年後唐末帝把石敬瑭調任天平軍,並命張敬達、楊光遠率軍催促。石敬瑭遂反,聽從桑維翰與劉知遠的建議向契丹借兵,並且對遼太宗耶律德光稱兒,事後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

每年還要輸帛三十萬匹。張敬達聞知叛變之事後,率軍圍攻太原,石敬瑭堅守不下。當時盧龍軍的趙德鈞和契丹主耶律德光有意合作共謀中原,石敬瑭大為驚懼,急令桑維翰見耶律德光。桑維翰跪於契丹帳前,苦苦哀求,才使耶律德光放棄與趙德鈞合作的打算。耶律德光率軍解圍,幫助石敬瑭於太原建國後晉,即後晉高祖。公元937年晉軍與契丹軍大舉南下,楊光遠、趙德鈞等諸鎮陸續投降。晉軍獨自攻入洛陽,後唐末帝自焚而死,後唐滅亡。後晉高祖定都汴州,依約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此後契丹國對五代的影響力達到最大。

江南的擴張

五代進入後晉時期,國力大不如前,時常被契丹威脅。江淮地區的吳與後繼的南唐國勢強盛,他們採取聯合北方契丹國制約中原的策略,屢次征討周邊國家壯大勢力,成為中原王朝的一大威脅。吳國是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建立的。早在秦宗權之亂時,秦的部屬畢師鐸率軍攻打揚州,楊行密在抗敵過程中發展割據勢力,最後建立吳國。

公元902年楊行密被朝廷封為吳王,治廣陵,稱江都府。執政期間鼓勵農桑,穩定經濟,使江淮地區逐漸復甦。對外則擁護唐室,與宣武軍朱全忠(後梁建立者)敵對。公元905年楊行密去世,其子楊渥繼位。隔年江西鍾傳去世,諸子內亂,楊渥趁機派秦裴攻占江西,統一江淮。然而楊渥喜好玩樂,又猜忌功臣,大臣張灝、徐溫發動兵變,殺死楊渥。公元908年徐溫擁立楊渥之弟楊隆演為帝,並除掉想自立的張顥,徹底掌握吳國大權。

楚國開國皇帝馬殷楚國開國皇帝馬殷

徐溫掌握大權後屢次攻伐吳越國未果,至後梁末期才和談。唐朝

滅亡後,吳國不承認後梁正統地位,仍然沿用唐哀帝“天佑”年號,直到公元919年吳改元立國,才正式與唐朝切斷關係。對內則逐步翦除楊氏舊將以穩固其勢力,然而專政的長子徐知訓驕橫恣肆,曾因欺負吳王楊隆演而引來兵變,最後被部下朱瑾殺死。徐溫養子徐知誥平定亂事,而徐知誥事徐溫甚孝謹,最後成為徐溫政權的繼承者。

楊隆演鬱鬱而終,其弟楊溥繼位,並於公元927年稱帝,即吳睿帝。公元927年徐溫去世,追封齊王,養子徐知誥繼其權位,成為吳國實際統治者。徐知誥生活儉樸,尊重吳帝和將領而頗得民心。

公元937年徐知誥廢吳睿帝,吳亡。建國齊,都金陵,稱江寧府(江蘇南京)。兩年後徐知誥自稱唐室後裔,改姓名李昪,改國號唐,史稱南唐,即南唐烈祖。

李昪建國後採取與民休息、與鄰國友好的政策,使國力持續強盛。公元943年李昪去世後,其子李璟繼位,即南唐元宗。李璟在位初期,南唐國力仍然強盛,對外聯和遼朝壓制中朝,對四周國家也採取見機入侵的方式,陸續滅閩國與馬楚。

吳越國開國國王錢鏐吳越國開國國王錢鏐

在南唐東南方有吳越國與閩國。吳越國的建立者為唐鎮海、鎮東節度使錢鏐,都杭州,其疆域約同浙江省。公元907年錢鏐被後梁封為吳越王,即吳越太祖。在位期間促進經濟發展,保境安民;對外奉五代為宗主國,與吳和南唐為死對頭,這個策略一直維持到亡國為止。另外曾經派使冊封新羅、渤海國等國王,海中諸國皆奉他為君長。

閩國是由福建觀察使王潮所建立,其與其弟王審知南下控制福州一帶,後為武威軍節度使,其疆域約同今福建省。王審知執政後於公元909年被後梁封為閩王,即閩太祖。在位期間也是提倡節儉,與民休息,並向五代稱臣,使閩國迅速發展。公元925年閩太祖去世後,其繼位者與宗室、大臣互相猜忌、鬥爭而使閩國逐漸衰弱。

公元943年閩景宗王延曦之弟王延政於建州(福建建甌)稱帝,國號殷。隔年閩景宗被大臣所殺,國內大亂。公元945年王延政改國號為閩。同年南唐元宗趁機伐閩國,攻下建州,閩亡。然而吳越趁機介入,閩將李仁達以福州附吳越,泉州、漳州又為清源軍留從效所據,南唐最後只獲得建州與汀州(今福建西北部)等,與吳越國的關係持續惡化。

不久南唐元宗趁楚內亂之際於公元951年派邊鎬攻滅,但隔年因楚將劉言起兵反抗,使得南唐又失去湖南一地。南唐連年用兵使國力受到很大消耗,所得之地也大半喪失。再加上南唐元宗為人柔和、好諛惡直,以是群小競進,政事日非。後周趁機於公元957年發兵南征南唐。南唐元宗戰敗,割讓江北十四州給後周,並且去掉自己的帝號,只稱江南國主,南唐元氣大傷。而比較有軍事才能的太子李弘冀,他在毒死本為儲君的叔父李景遂後也去世。南唐元宗只好改立六子李煜為太子,但是李煜的書生氣質較重。南唐元宗為了避周軍攻打金陵而遷都洪州,即南昌府。公元961年唐元宗去世後,李煜即位,即南唐後主,還都金陵府。至此南唐無力威脅中朝,只能保境安民。

湖廣的內亂

而湖廣一帶有荊南、南楚、南漢和靜海。荊南又稱南平國、北楚,其疆域約為今湖北省西部。建立者高季興為後梁太祖的將領,公元907年被封為荊南節度使,治所為江陵。荊南地小勢弱,因而向四周各國稱臣。其君主高季興和高從誨因轄境狹小物貧,只得劫周圍諸國之貢賦來補,被稱為“高賴子”。後梁滅亡後,高季興改向後唐稱臣,在公元924年被後唐唐莊宗封為南平王,正式立國,建都江陵,即武信王。後唐滅前蜀時,高季興表示願意協助伐蜀,但並未實際行動,而後又向後唐索要前蜀土地。這些使後唐唐明宗大怒而發兵南征,所幸江南雨季使唐軍糧草不濟而退。南平國與後唐的關係直到其子文獻王高從誨繼位後才和好。

楚國則由武安軍節度使馬殷所建立,又稱南楚、馬楚。秦宗權之亂時,秦的部署孫儒攻打兩淮楊行密,孫儒部將馬殷帶部分人馬經江西至湖南割據。

公元907年後梁建立後,馬殷向後梁稱臣而被封為楚王,即武穆王。其勢力涵蓋今湖南與廣西北部,對外臣服五代各朝,對內平定亂軍、強藩,並且採取保境安民的政策,使楚國國勢強盛。公元927年後唐封馬殷為楚國王,定都潭州,即長沙府。楚文昭王馬希范時期擴地至今廣西東北部,國勢頗盛。然而馬希范在947年去世後國勢大亂,楚將擁護希范同母弟馬希廣繼立,使其兄馬希萼不滿而叛變。公元950年馬希萼成功攻下長沙,即楚恭孝王。然而他縱酒荒淫,使得楚將王逵、周行逢舉兵叛變。他們擁護宗室馬光惠為武平節度使,以劉言為武平軍留後,率軍占據朗州(湖南常德)。

不久徐威也擁護馬希崇為武安軍留後,放逐馬希萼。而馬希萼則于衡山再度被擁立。楚國分裂成馬光惠、馬希崇與馬希萼三派後,南唐元宗趁機於951年派邊鎬攻占長沙,馬希崇與馬希萼先後投降,楚國亡。同時間南漢北取桂州(廣西桂林)一帶,占據全嶺南地區。隔年武平軍留後劉言不願降唐,派王逵、周行逢攻下潭州,至此南唐全面退出湖南地區。劉言被後周封為武平節度使,由於與王逵對立而被王逵與周行逢所廢而死。而王逵貪得無厭,也被部下潘叔嗣所殺,武平軍之位最後由周行逢繼承。周行逢革除楚國劣政,愛護百姓,提倡廉潔。對將領用法嚴厲,果斷誅殺。湖南地區又恢復平穩,直至962年周行逢去世為止。

南漢疆域南漢疆域

南漢是由清海軍節度使劉隱所建立,公元907年被後梁封為彭郡王,後又先後封為南平王、南海王。劉隱穩固嶺南後重用當地士人,為日後建國打下基礎。

公元911年劉隱去世後,由其弟劉龑繼位。劉龑統一嶺南後於公元917年稱帝,即南漢高祖。國號大越,都番禺,號興王府(今廣東廣州)。隔年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南漢高祖與鄰國和好,推廣科舉制度。然而本身殘酷奢持,每視殺人則喜,寵幸宦官,以至政事不寧。公元942年南漢高祖去世,其子劉玢繼位,即南漢殤帝。南漢殤帝貪圖享樂,當時有張遇賢叛亂,隔年被其弟劉晟所殺。劉晟自立為帝,即南漢中宗。在位期間,雖然奪取楚國容州(廣西北流)、邕州(今廣西南寧),但是以嚴刑立威,為人殘暴,大肆屠殺皇族和大臣將領,南漢只剩宦官、宮女執政。公元958年去世後,由其子劉鋹繼位,即南漢後主。

其間靜海(今越南北部)開始脫離中國統治。

後晉、後漢時期

後晉、後漢疆域後晉、後漢疆域

當十國陸續衰弱或自保時,北方的後晉也因為契丹國的威脅而屢屢不安。當時後晉新立,財政匱乏,契丹貪求無厭,藩鎮多不願服從。為解決財政危機,後晉高祖採納桑維翰的建議,採取安撫藩鎮、恭謹契丹的方式,並且重視農業、商業以提升經濟。雖然契丹國得以安撫,但原燕雲十六州官員如吳巒、郭崇威恥臣於契丹,不願投降。各地藩鎮幾乎不服晉廷,有些甚至有意拉攏契丹國以奪位,此時有賴杜重威、李守貞等人平定。

公元937年天雄軍(即魏博軍)范廷光反於魏州,前去平亂的張從賓也向他投降,並且殺後晉高祖之子石重信和石重乂。最後在范張聯軍逼近開封時,有賴侯益與杜重威率軍擊潰而平定。楊光遠自恃重兵而干預朝政,後晉高祖常屈從之,後來勾結契丹國叛變而被李守貞打敗而死。公元942年成德軍安重榮指斥後晉高祖父事契丹,要求出並討伐契丹。但實際上卻是暗通契丹,意圖奪位。後晉高祖派杜重威率軍擊斬安重榮,史稱宗城之戰,並將其頭送與契丹。同年位於代北的吐谷渾部,因為不願意投降契丹國,首領白承福率部投奔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契丹派使問罪。後晉高祖最後在這些憂憤之中去世,

其大臣馮道、景延廣以國家多難,宜立長君,就以其侄石重貴繼位於鄴都(河北大名),即後晉出帝。由於後晉的將領與百姓對屈尊異族而感到強烈不滿,後晉出帝聽從景延廣建議,放棄對契丹國稱臣而改稱孫以洗刷屈辱。景延廣對契丹人的敵意十分強烈,他殺害契丹商人,逮捕契丹使者出氣,屢次對契丹挑釁。

此舉引來契丹可汗耶律德光的憤怒,他於公元944年率軍南征。當時河北大旱,蝗蟲侵襲,契丹軍攻掠貝州(河北清河)等地而還。隔年後晉出帝派杜重威率軍北伐,耶律德光聞之率大軍南下,最後杜重威成功的在白溝(河北定興、新城間)擊潰契丹軍。然而,後晉出帝於白溝之戰後日益驕奢,又以馮玉執政,賄絡公行,朝政敗壞。公元946年後晉出帝再以杜重威率軍北伐,與耶律德光在滹沱河會戰。此時杜重威有意奪位,反而向耶律德光投降。耶律德光趁機率聯軍直逼開封,後晉大將李守貞、張彥澤陸續投降,最後後晉出帝開城投降,後晉亡,史稱遼滅晉之戰。隔年耶律德光將國號改為“大遼”,即遼太宗,契丹正式改國號為遼。

遼太宗本來對經營中國地區很有信心,然而“打草谷”與掠人為奴的掠奪政策使中原百姓群聚反抗。其中河東軍劉知遠聽從張彥威的建議,以中原無主為由於太原稱帝,建國後漢,即後漢高祖。遼太宗壓制不了此局面,以天氣炎熱為由率軍北返。

他命蕭翰留守開封,杜重威留守鄴都。最後於殺胡林(河北欒城)去世,其兄子耶律兀欲繼位,即遼世宗。

後漢高祖在遼軍北返後開始收復中原。蕭翰得知訊息後,劫持後唐宗室李從益稱帝於開封,而後北返。後漢高祖聞之派使殺李從益以定都開封,並派高行周與慕容彥超在魏州之戰戰役降服杜重威,諸鎮相繼歸附。948年後漢高祖去世,其子劉承祐繼位,是為後漢隱帝,並以楊邠、郭威、史弘肇與王章為輔政大臣。當時河中節度使李守貞叛亂,有賴郭威平定。

後漢隱帝年長後猜忌輔國大臣,與郭允明協定後於公元950年以遼軍寇河北為由派郭威鎮守鄴都,隨後大殺楊、史與王等大臣,又殺郭威一家,並召泰寧軍慕容彥超等急速入京。郭威聽從魏仁浦建議起兵南下,並派養子柴榮鎮守鄴都。隔年擊潰慕容彥超,攻入開封,後漢隱帝最後為郭允明等所殺。郭威先虛立劉崇子徐州軍劉贇為帝,以李太后臨朝。在951年,借遼軍入侵,出師禦敵之機,在澶州(今河北濮陽)兵變,引大軍返回開封。正式稱帝,建國後周,即後周太祖,後漢亡。

後周與北宋

後周太祖郭威後周太祖郭威

後周太祖郭威登基後減除若干苛政,勵行節儉,使南流的人口再度有流回中原的傾向。

然而劉贇被殺,使後舊漢將不服周廷。河東軍劉崇(後漢高祖劉知遠之弟)得知郭威稱帝後,自立為帝,建國北漢。他依遼人為援,自稱侄皇帝,並且伺機伐周。舊漢將徐州鞏廷美與泰寧軍慕容彥超意圖叛變,有賴後周太祖陸續平定。

公元954年後周太祖去世,由養子柴榮繼位,即後周世宗。後周世宗是五代十國中的第一明君,

於繼位之初遭遇北漢帝劉崇與遼將楊袞聯合南下。當時周廷驚恐,大多主張穩重行事,然而後周世宗親自擊潰漢遼聯軍,並斬臨陣後退的無能將領,大敗漢軍,史稱高平之戰。此後改革軍事制度,精簡中央禁軍,補充強健之士,形成“殿前諸班”的禁軍。內政方面,他招撫流亡,減少賦稅,穩定國內經濟。整頓吏治,延聘文人,打壓武人政治,使後周政治清明。955年又廢天下佛寺,獲取大量銅器以整頓經濟。

軍事與經濟的提升都為日後統一中國本土而建立重要的基礎。

後周世宗在穩定國內後即意圖統一天下,他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為目標。公元955年率軍擊潰後蜀,占秦州漢中一帶。公元956年率兵擊潰南唐,獲得江北之地,迫南唐稱臣。公元959年後周世宗率軍北伐遼朝以收復燕雲十六州,周軍陸續攻陷瀛洲、莫州等地。當他準備收復幽州時,卻突然生病,被迫班師。

不久去世,其四子年僅七歲的柴宗訓即位,即後周恭帝。960年禁軍領袖趙匡胤結鎮定二州將領,聲言北漢、遼朝入侵為由率軍北上,而後在開封的陳橋驛發生陳橋兵變,受禁軍擁護為帝。趙匡胤回師開封,廢黜後周恭帝,後周滅亡,五代結束。他建立宋朝,即宋太祖。

後周世宗柴榮後周世宗柴榮

宋太祖繼位之時,十國仍有後蜀、北漢、南唐、吳越、南漢、荊南與湖南武平軍周行逢、閩南清源軍留從效等,這些國家或藩鎮大多奉宋朝為宗主或臣服之。宋太祖面對遼朝的威脅,采趙普“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策略統一中原和江南地區。962年荊南主高保勖去世,同年湖南周行逢去世,兩國新主年幼無能。宋太祖趁機於隔年以平湖南之亂為由派兵南下並湖南,途中假道伐虢,併吞荊南。後蜀後主孟昶聞知荊南與湖南被併吞後,聯合北漢以拒宋師。然而其晚年奢持逸樂,朝政不修,軍隊皆無戰鬥力。公元965年宋太祖派王全斌、崔彥進出鳳州(陝西鳳縣)、劉光義、曹彬出歸州(湖北秭歸),北東兩路同時入蜀。

結果只用六十六日,後蜀帝孟昶投降,後蜀亡。其寵妃花蕊夫人在亡國後寫下:“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南漢後主劉鋹將政事交給宦官龔澄樞及女侍中盧瓊仙等人。由於只信宦官,官員都需閹割才能進用。970年宋廷派潘美伐南漢,由於南漢有能力的將領大臣皆死,只有宦官領軍,自然不敵宋軍。隔年漢都廣州破,劉鋹投降,南漢亡。

南唐和吳越疆域南唐和吳越疆域

南唐後主李煜是詞壇高手,雖然終日以外患為憂,但不擅政事。當時有賴其弟李從善、大臣潘佑與將領林仁肇等人,尚且能與後周對峙。宋朝建立後,李煜親近小人,濫殺大臣,終日與文人酣宴、愁思悲歌,南唐國勢混亂。公元975年宋太祖以南唐帝李煜稱病不入朝為由,派曹彬南征,並以吳越軍為輔攻。最後李煜投降,南唐亡。吳越國方面,雖然忠獻王錢弘佐時趁閩國內亂獲得福州,但是本身課稅繁重,民不堪苦。到忠懿王錢俶時,因為對宋朝十分恭順,宋太祖沒有奪取地。而閩南清源軍留從效割據一方,去世後多人爭位,最後由陳洪進奪得。978年錢俶與陳洪進納土歸順宋朝,吳越國與閩南清源軍亡。

而十國最後一個國家北漢的末主是英武帝劉繼元。979年宋太宗親率大軍圍攻北漢都城太原,擊退遼國援兵,劉繼元只得出出城投降,北漢滅亡。至此十國時期結束,全國基本完成統一,正式進入宋朝時期。然而,尚有燕雲十六州還未收復。宋太宗滅亡北漢後不久,他不顧大臣反對,從太原北伐遼朝以圖收復燕雲十六州。起初宋軍攻下易州和涿州,但在高梁河一役慘敗而退,至此進入宋遼對峙的時代。

疆域

五代十國地圖以及周邊各民族分布五代十國地圖以及周邊各民族分布

唐亡於公元907年,公元861年張義潮又收復涼州(今甘肅武威),歷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稱雄漠北。公元840年左右,統治黃河流域一帶。淮水以南至廣東的地區,先後為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荊南、楚、南漢所分據,吐蕃勢力退出隴右。其後吐蕃國勢日衰,北漢則割據太原;合計而成所謂的“十國”。

五代疆土則以後梁最小,後唐最大。而十國的疆土則南平最小,南唐最大。後周世宗時期,周軍收復瀛州、莫州和寧州(今天津靜海縣西南)以及益津關(今天津霸縣)、瓦橋關(今河北涿縣南)和淤口關三關。擴大了後周的疆土。後梁北疆至黃河北岸,南境直達荊州。疆土最小。

南唐初年繼承楊吳的領土範圍,南唐元宗李璟時期,北達淮水,南占汀、建、劍、南四州,幅員35州,為十國中領土最大的。位於長江中游的南平國,初期只有江陵一城,實力弱小。後來高季興發兵奪取了前蜀的歸州和峽州,占有三州,勢力最小。

政治

五代十國各國都城所在地五代十國各國都城所在地

五代十國的政治制度大體沿用唐朝制度,但是各朝變化很多,官職時常廢置不常,其制度比較混亂。朝廷設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財政的三司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由於五代十國戰亂不斷,樞密院的權力往往比三省來得大,所以時常以宰相兼領樞密使。五代十國以“使”名官者很多,據《五代會要》記載有崇政院使、宣徽院使、飛龍使、翰林使、五坊使等等三十種之多。十國諸國中雖然有臣事於五代各朝者,但在政治架構上等同於五代。由於五代十國大多是從節度使起家,對支持他們的幕僚往往擔任新朝廷的職位,而前朝遺老則給予三師、三公或台省官等虛職。而將士有功時,為了攏絡他們,也以官爵名號為賞賜。這些狀況成為後來宋朝冗官煩多的源頭。

樞密使

唐中葉以後,宦官專權,神策軍兩護軍中尉與兩樞密使號稱“四貴”,往往侵奪相權,威逼皇帝。唐亡前夕,朱溫誅戮宦官,開始用朝臣充任樞密使。後梁初,曾改為崇政院使,後唐恢復舊名。以後,除後晉曾短期廢置外,歷朝相沿設定。樞密使通常由皇帝最親信的臣僚充當,又大多為武將,皇帝經常與其商議軍國大事,有時由樞密院直接下令任免藩鎮。其時,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雖居宰相之位,但樞密使的權勢凌駕於宰相之上(宰相有時也兼任樞密使)。由於戰事頻繁,因此,軍事機要成為樞密院的主要職司。宋代中書和樞密對掌文武二柄,就在五代開端。當時,其他政權大抵也都置有樞密使或相當於樞密使的官職。

三司使

唐初,財務主要由戶部下轄的戶部、度支、金部、倉部四司分管。中唐以後,戶部、度支、鹽鐵三司分管租稅、財務收支和鹽鐵專賣、物資轉運事務,常由非戶部的官員分別以判、知或使的名義分管。

唐昭宗在位時,以宰相崔胤兼領三司使,才開始出現三司使的官名。後唐曾設定租庸使,管轄三司,又曾命大臣一人判三司事,最後正式設定三司使和副使的專職,掌管中央財務。地方財政也聽從三司指揮。以後歷朝相承不廢,北宋前期三司理財的體制也是沿襲五代的。

法律

五代十國時的刑法,基本行用唐代的律令格式和編敕,但因歷朝又都有新頒的敕條,彙編附益,使得格敕前後重複矛盾。顯德四年(公元957),世宗令大臣們進行整理,唐代律令條文難解的,加上注釋格敕繁雜的,加以刪除,彙編為《大周刑統》二十一卷。北宋初年所編的《宋刑統》即就此書略加增刪而成。

軍事

唐亡前夕,朱溫誅戮宦官,解散了宦官所領的神策軍。以後,朱溫以宣武軍節度使稱帝,即以宣武鎮兵為禁軍,設定在京馬步軍都指揮使。後唐改為侍衛親軍,置馬步軍都指揮使,是為侍衛司。後周又增置殿前司,也有馬步軍都指揮使。後來又置殿前都點檢,位在都指揮使之上,而侍衛司分置馬軍和步軍兩指揮使,不置都指揮使。

五代各朝時常擴充禁軍,軍事官制也繁多易變。後梁太祖最親近的軍隊是“廳子都”,此軍裝備精良,兇悍異常,太原晉軍十分畏懼。立國後擴編宣武軍為禁軍,取禁軍的精銳以成立侍衛親軍。在首都設左右龍虎軍、左右羽林軍、左右神武軍、左右龍驤軍,均以親王為軍使,後來名稱時有變動。後唐禁軍的前身是河東軍,李克用以眾多養子為骨幹建立“義兒軍”,是其最精銳的軍隊。征戰的主力部隊是公元915年收編的魏博銀槍效節軍,在滅梁時發揮重大作用。建國後在首都設立嚴衛左右軍、捧聖左右軍等。在後唐明宗時成立侍衛親軍為禁軍,以其鄴都起事的兵士為骨幹,又稱隨駕軍。其中石敬塘還擔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兼六軍都衛副使。後晉又在首都設護聖左右軍,其本部軍源自石敬塘在河東起事的軍隊,其部屬劉知遠還擔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後漢軍制沿襲後晉,沒有很大的改變。後周在首都設龍捷左右軍、虎捷左右軍。後周世宗時改革軍事制度,實施練選制度,精簡中央禁軍,補充強健之士,設有殿前都指揮使、水陸都部署、殿前都點檢等高級軍官,形成“殿前諸班”的禁軍。其中殿前都點檢掌握軍事實權,後來擔任此職的趙匡胤在後周世宗去世後發動陳橋兵變,篡位建國宋朝。其次是嚴明軍紀,命兵部尚書張昭遠制定新的軍法。最後是限制藩鎮權力,例如禁止造軍器、干預民政等等。

由於戰爭頻繁,兵役負擔沉重。當時為了防止士兵逃亡,特在士兵臉上刺字記其軍號,以便各地關津識認、追捕逃兵。另外,各地都征派男女從事運輸,無數人畜累斃途中。後梁太祖攻打青州王師範時,甚至把徵發來堆積攻城土山的民丁、牛驢一起掩埋在土山中。劉仁恭在幽燕徵發十五歲以上、七十歲以下的男子自備軍糧從軍,共得二十萬人。北漢規定十七歲以上的男子皆入兵籍為兵。南唐曾強令老弱以外的人全部從軍。吳越錢俶“盡括國中丁民”為兵。湖南馬希萼調發朗州全部丁壯為鄉兵。閩國後期發民為兵,力役無節。除了兵役,還有各種名目的土木修建勞役。後唐莊宗盛暑修建營樓,“日役萬人”。荊南修理江陵外郭,驅兵民萬餘人從役。閩主建築寺觀宮殿,“百役繁興”。賦役嚴重,使戰亂破壞嚴重的北方社會經濟難以復甦,也大大阻礙了南方經濟發展的進程。

經濟

唐朝後期因為藩鎮割據與黃巢之亂的因素,使得北方戰亂不堪,人口流移南方,田園荒蕪。到五代十國時期,五代時交迭頻繁,北方戰火始終未能平熄,北方經濟比較落後,人口持續大減。直至後周時期才逐漸恢復,但經濟力始終不如南方。而南方則較為安定,持續吸收來自北方的流民,替南方帶來大批的勞動力及先進的耕織技術,加速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到五代十國期間,由於南方十國國家林立,擺脫北方經濟負擔,而且君王重視生產發展,發展出若干個以大城市為中心的經濟區域。蜀地是農業、工商業發達地區,倉庫飽滿。江南兩淮重農桑、茶葉、水利與商業貿易,其中吳越、閩國與南漢的貿易最為興盛。湖廣要靠賣茶和通商,運茶到黃河一帶,交換衣料和戰馬以獲利。這些區域彼此互通有無,並與華北、外國通商貿易,商業十分興盛。所以,南方至此已完全代替北方成為全中國地區的經濟中心。

農業

周元通寶周元通寶

唐朝後期至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地區的經濟因為長期的戰亂、天災而

殘破不堪,河北、河南、山東與關中一帶都是戰亂區。例如公元943年後晉出帝時,春夏里有早災,秋冬有水災,蝗蟲大起,境內竹木葉都被蝗蟲吃光;再加上軍事上人為的決黃河水,水浸汴、鄂各州,使北方的生產遭到極大破壞。相對的,自漢魏六朝以來,比較平穩的江南、湖廣與巴蜀地區的經濟持續發展而十分興盛,成為中原人民投奔的地方。在加上華南地區被細劃分數國,各國為了提升經濟力莫不細心經營,這使得十國的經濟力遠勝於重武力的五代。

雖然五代戰亂不堪,但仍有不少君王提振經濟。後梁太祖稱帝後重視農業,他任張全義為河南尹,以恢復河南地區的生產。公元908年又令諸州滅蝗以利農桑。

後唐明宗執政期間,提倡節儉,興修水利,關心百姓疾苦,使百姓得以喘息。到後周時,後周太祖郭威為了減輕農民壓力,於公元952年直接將兵屯的營田賜給佃戶,以提升稅收;並且廢除後梁太祖朱溫實行的“牛租”,使農民免除牛死租存的負擔。

到後周世祖時,建立均田制,按實際占有田畝徵稅。這不同於隋唐前期的舊制,而是同兩稅法之後普遍實行稅產是一致的。

南方十國提倡經濟發展,並且重視興修水利,防水治害。例如吳越、南唐獎勵農桑;閩及南漢促進海外貿易;前蜀和後蜀亦能發展農耕絲織,此均能令南方的經濟得到發展。巴蜀地區在唐朝就十分富庶,有天府之國之譽稱。經歷戰亂後,在前蜀王建與後蜀孟知祥、孟昶父子的經營下,政治相對穩定。她們又注重興修水利,廣泛耕墾,在褒中一帶還興辦了屯田,使得農業生產比較發達。後蜀時期,“百姓富庶”、“斗米三錢”,米便宜到一斗三文錢。而兩廣地區也讓不少人遷居,五十年來,南嶺以南無事,使得南漢府庫逐漸充實。

吳與南唐、吳越所在的兩淮、江南與太湖地區在隋唐時期十分繁榮,是唐朝的糧食重鎮。

歷經龐勛之變與黃巢之亂後也逐漸回復,當地朝廷支持大規模開墾荒地,並且修築水道。吳和南唐在丹陽疏浚練湖,在句容疏浚絳岩湖,在楚州築白水塘,在壽州築安豐塘,少者溉田數千頃,多者溉田萬頃以上。吳越王錢鏐在錢塘江修築錢塘江石塘以防海潮侵襲,

並且疏浚西湖、太湖和鑑湖等,

又募民開墾荒田,免徵田稅,使杭州一帶成為江南富裕之城。而福建地區在唐朝後期經濟力不強,王潮、王審知兄弟領有閩國後,他們勸民農桑,在連江縣車湖周圍築堤,可溉田四萬餘頃。南唐和吳越的農民還修建了一種圩田,即圍田。旱則開閘引水

南唐的唐國通寶南唐的唐國通寶

灌田,澇則關閘拒水,把低洼的澇地變成良好的耕田。

而湖廣之地,在東晉南朝以來也十分興盛。馬殷據湖南建國楚國後,不斷提升湘中、湘西的糧食產量。在周行逢據有湖南時,人民“率務稼穡,四五年間,倉廩充實”。這些都使得長江中下游一帶成為“賦出於天下,江南居十九”的餘糧區,到宋朝更有“蘇常(或湖)熟、天下足”的說法。

南方除了糧食作物興盛之外,在茶葉、絲綢與棉花等經濟作物也十分興盛,且進入專業化的地步。當時茶葉除了種于山區之外,也有建立於平地丘陵制之上。根據《四時纂要》記載當時江南茶園時分發達。五代時,楚國馬殷對於茶葉、植桑養蠶與棉花十分興盛,帶動楚國的商業與貿易發展。閩國發展經濟產物茶葉,又獎勵海上貿易,大舉提升當地的經濟。

手工業

諸國混戰雖然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但社會生產仍未中斷。即使在華北地區,後梁建國初和後唐明宗在位時,都曾分別採取某些恢復生產的措施。後周時,手工業如紡織、造紙、制茶、曬煮鹽等生產也有所發展。

雕版印刷最初是在民間流行,在五代十國時期尤為突出,其中以江南和巴蜀兩地比較發達,不僅有民間書肆出售的佛經和日用各書,而且士大夫階級所讀的儒家經典也用雕版印刷發行。雕版印刷較發達的前蜀,印刷品主要是占卜書、字書等。到後蜀時專門印製,導致“蜀中文學復盛”。公元932年後唐宰相馮道提議官方採行雕版印製《詩經》、《書經》、《禮記》等等九經,出現官方大規模印刷。這個計畫由國子監實現,沒有因為戰亂而中止,直到953年後周時期才刻印完畢,共二十二年。從此,刻本“九經”廣為流傳。此後朝廷刊印經書的數量增加,這個任務也交給國子監負責,書版也收藏在國子監內,被稱為“監本”。

五代亦為陶藝的重要蛻變期,也是由民間走向官方制窯。民窯與官窯分道揚鑣,爭奇鬥豔,成為一色釉瓷器盛行的時期。官方創設官窯,專門供應皇室和官員所用。在北方有後唐、後周的御窯,在南方有吳越國的秘色窯,西南方有前蜀、後蜀的官窯。而民間也保持優良的傳統,例如位於河北的定窯即十分興盛。而吳越國的越器,其燒制技術優良,十分有名。

五代的陶瓷匠師更是創造出“雨過天青”的傳世之寶,成為中國古代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

制窯技術也遠傳國外,公元918年後梁時期時,高麗便學會中國的造瓷技術,並在康津設立了窯廠,此後又陸續傳到了日本及西方各國。

澄心堂紙是五代時期的名紙之一。五代南唐後主擅寫詩詞,喜歡收藏書籍和紙張,為此將金陵官府的一幢房子命名為澄心堂,作為作詩藏書之地。南唐後主還特地令四川造紙工匠來到澄心堂,仿照蜀紙製成一種質地優良的新紙,並命名為“澄心堂紙”。因為澄心堂紙的質量非常好,以至一紙值百金,是紙品中的佼佼者。此後宋朝、清朝也都學習南唐的技術,生產並使用了這種紙。

對外貿易

由於諸國林立,兵禍連年,商貿往來受到了嚴重影響。如蜀國法令規定:“不許奇貨東出”,後周規定販運食鹽不得逾越漳河。但是,通商貿易、互通有無是大勢所趨。華北需要的茶葉經常通過商人南來販運,南方茶商的行蹤也遠至河南、河北,他們販賣茶葉,買回繒纊、戰馬。江南人所需的一部分食鹽也依賴華北供應。北方諸國從契丹、回鶻、党項買馬蜀向西邊各少數族買馬。南方的吳越、南唐、楚、南漢等國以進貢方式和北方進行貿易。吳越、閩國與北方的貿易主要是通過海路。

對外貿易也很興旺,東自高麗、日本,西至大食,南及占城、三佛齊,都有商業往來。明州、福州、泉州、廣州都是外貿重要港口。吳越、吳國和南唐從海外輸入“猛火油”使用,還從海道再輸往契丹。

文化

史學

五代的蓮尖四壺嘴白瓷。五代的蓮尖四壺嘴白瓷。

五代的蓮尖四壺嘴白瓷。史學取得了重要的成績。《舊唐書》是這一時期撰成的最重要的史學著作。唐代原有吳兢、韋述編撰的前朝國史,歷朝實錄也比較完備。但由於安史之亂和藩鎮戰爭,歷朝實錄多有亡佚,特別是武宗以後六十年的實錄未能流傳下來。這使唐史的修撰遇到困難。五代時,首先重視了蒐集唐史料的工作。後梁末帝下詔徵集唐代的家傳以及公私章疏;後唐明宗設三川搜訪圖籍使到成都一帶搜尋唐實錄,並明令保護唐人碑碣,這就為《舊唐書》的編撰做了重要而及時的準備。

後晉天福六年(公元941年)至開運二年(公元945年),劉昫、張昭遠等人撰成《唐書》二百二十卷(今本均為二百卷),後世稱為《舊唐書》。儘管歷來認為《舊唐書》有不少缺點,主要是對原始材料缺乏加工,唐憲宗以前多照抄國史、實錄,而唐穆宗以後系編纂雜說、傳記,但也因此保存了大量唐代的原始資料,受到後世史學家的重視。此外,王仁裕撰《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玄宗時的朝野逸事,王定保撰《唐摭言》詳述唐代貢舉制度,尉遲偓撰《中朝故事》記載唐末四朝的舊聞,劉崇遠撰《金華子》記敘唐末朝野故事,孫光憲撰《北夢瑣言》記載唐及五代土人逸事,等等。這些五代十國時期的撰著都有不同程度的史料價值。

詩詞

詩詞五代十國是詞的重要發展時期。西蜀和南唐詞人較多,水平也較高,從而成為兩個中心:西蜀有韋莊、歐陽炯等人,他們的作品後來由趙崇祚等收入《花間集》;南唐有馮延巳、中主李璟、後主李煜等人,李璟父子的作品,後人集刻為《南唐二主詞》。李煜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詞人。晚唐五代的詞大都是描寫統治階級的享樂生活,題材庸俗,境界狹窄,風格柔靡。花間派的作品就是這種風格的代表。李煜前期的作品也是如此,但他在國亡被俘以後寫的詞,或慨嘆身世,或懷戀往昔,形象鮮明,語言生動,把傷感之情寫得很深摯,突破了晚唐以來專寫風花雪月、男女之情的窠臼,在內容和意境兩方面都有創新,為北宋詞的發展開拓了新的領域。

繪畫

繪畫五代十國的著名畫家有後梁的荊浩、關仝,南唐的董源、巨然、徐熙,後蜀的黃筌等人。荊浩擅長畫崇山峻岭,關仝師承荊浩而有發展,擅長畫關河之勢,兩人並稱為“荊、關”,是五代時北方山水畫的主要流派之一。董源、巨然擅用或濃或淡的水墨描繪江南景色,兩人並稱為“董、巨”,是五代北宋時南方山水畫的主要流派之一。黃筌擅畫宮廷的珍禽異卉,徐熙擅畫江湖上的水鳥汀花,兩人並稱為“黃、徐”,當時有“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的諺語,形容兩人作品的不同風格。此外,顧閎中所畫《韓熙載夜宴圖》,亦為傳世的藝術珍品。

科技

由於戰亂與天災,五代十國的科技發展不如唐朝,而南方十國的科技發展較北方五代興盛。然而整體而言,在制瓷雕版、農業水利與火器方面仍有發展的地方。

天文

朝廷的曆書因為藩鎮割據不能遍及全國,人民為了能有曆書使用,紛紛採用民間曆書。其中唐朝曹士所編的《符天曆》流行於唐朝後期、五代與北宋民間,有好幾百年之久。《符天曆》是以顯慶五年為曆元,以雨水為氣首,以一萬為基本天文數據的分母,從而大大減輕了計算工作。由於不是官方頒布的曆書,被貶稱為小歷。

在醫學方面,五代出現了官方醫官,後唐於清泰年間增設翰林醫官之職。北宋後改太醫署為太醫局,並設翰林醫官院。後蜀的韓保升是本草學家,他詳察藥品,深知藥性,施藥輒神效。在後蜀帝孟昶的支持下,他以唐朝《新修本草》為藍本,重新編著成《蜀重廣英公本草》,史稱《蜀本草》,後散失。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唐朝末年,雕版印刷比較發達的西蜀,印刷品主要是占卜書、字書等。後唐時,開始刻印“九經”。長興三年(公元932年),明宗命國子監以西京的石經為根據,校正“九經”,抄寫做注,雇雕字匠人刻版印賣。這項工程用了二十年時間,直到後周廣順三年(公元953年)六月才刻印完畢。從此,刻本“九經”廣為流傳。後蜀也專門印製,導致“蜀中文學復盛”。後漢時,又將《周禮》等未刊的“四經”刻版印行。刻印“九經”促成儒學經典的普及,有利於文化的傳播。

農業水利

農業發明農業發明

在農業與水利方面,五代也有很高的發展。韓鄂一般被認為是唐末五代人,他參考唐朝以前的農書如《齊民要術》等,撰寫出《四時纂要》,是繼《齊民要術》之後,又一本重要的農書。書中採用了“月令”的形式,按月編排農民每月應作的事宜,其中以農業為主體。此外也記錄許多當代的農業技術,其中還首次記載茶樹、棉花、香菇和薯蕷等作物的栽培技術以及人工養蜂。唐朝的茶葉研究到五代時仍然盛行,其中前蜀毛文錫著有《茶譜》等。

由於五代時期的河患增多,治河規模和次數都較前代為多。再加上南方十國極力發展經濟,一些沿海堤防或河道工程也積極建設。五代時已有遙堤出現。公元924年後唐時修築酸棗河堤,於隔年由符習成功修復。五代還使用“帚工”來護岸、堵口、護堤的水工建築物。主要是將薪柴、竹木、軟草等夾以土石綑紮成帚捆,然後連線起來,具有很好的抗水衝擊作用。最後在宋朝成熟並被普遍推廣使用。五代時,江南吳國、吳越國與南唐重修江河,引湖水濟運,持續發展唐朝的塘浦圩田系統,並且還修築錢塘江石塘以防海潮侵襲。

民族

後晉形勢圖後晉形勢圖

8世紀中葉開始稱雄於漠北的回紇汗國,對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和收復兩京(長安、洛陽),出力很大。9世紀初被迫分3支西遷,高昌回紇以高昌(吐魯番)為中心,大破吐蕃,史稱河西回鶻、甘州回鶻,恢復了北庭。五代後唐時占有了營、平2州(今大凌河流域和灤河下游)。一支南至甘州(張掖)為中心的河西走廊大破吐蕃,史稱河西回鶻、甘州回鶻除了統一青藏高原外,11世紀初為西夏所並;一支西遷到新疆東部,以高昌(吐魯番)為中心,史稱西州回鶻;一支遷至新疆西部和中亞。一支遷至新疆西部和中亞,從10世紀中~12世紀建立了黑汗王朝。

東北方面形勢也有新的變化。契丹和奚脫離了唐朝控制後,日益強大。10世紀初契丹阿保機統一各部,建立了強大的契丹帝國。後晉時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又攻取唐代姚州都督府之地,大體上即今北京市、河北和晉北。五代末年中原王朝與契丹以河北白溝河和山西內長城為界。

西面是吐蕃的崛起。吐蕃居住今西藏雅魯藏布江一帶。6世紀末與吐谷渾、蘇毗同為青藏高原上三大勢力。至7世紀下半葉吐蕃統一了青藏高原稱雄漠北。公元840年左右,後多次與唐朝爭奪安西4鎮。8世紀下半葉吐蕃進入極盛時期。

西南有南詔的建國。隋唐時代在雲南洱海周圍地區以烏蠻為主體和白蠻等族長期融合形成了6個部落時在唐開元年間。天寶年間南詔叛唐附吐蕃,史稱“六詔”,詔即王的意思。蒙舍地處六詔最南大破吐蕃泫銳性收理畢壕揩,又稱“南詔”。唐高宗時置姚州都督府(治姚安)就支持南詔統一六詔。7世紀80年代吐蕃勢力伸入洱海地區。唐朝為牽制吐蕃勢力,就支持南詔統一六詔。902年為鄭氏所篡,建長和國。南詔亡。後經趙氏天興國(928~929)、楊氏義寧國(929~937)建立了大理國。至937年政權落入段氏(白族)手中,建立了大理國。

自漢至五代千餘年一直是中原王朝的直屬版圖的越南北方地區於10世紀中葉脫離了中原王朝而獨立。直至明初曾一度於其地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前後僅維持20餘年。

藩王列表

後梁

廣德靖王朱全昱、衡王朱友諒、惠王朱友能、邵王朱友誨、朗王朱存、安王朱友寧、密王朱友倫、彬王朱友裕、郢王朱友圭、福王朱友璋、均王朱友貞、賀王朱友雍、建王朱友徽、康王朱友敬、博王朱友文(原名康勤)、冀王朱友謙(原名朱簡)、潁川王韓遜、鄴王楊師厚、渤海王高季興、楚王馬殷、吳越王錢鏐、閩王王審知、燕王劉守光、趙王王鎔、北平王王處直、南平王劉隱、南海王劉龑

後唐

邕王李存美、薛王李存禮、申王李存渥、睦王李存乂、永王李存霸、通王李存確、雅王李存紀、魏王李繼岌、秦王李從榮、宋王李從厚、許王李從益、潞王李從珂、洋王李從璋、兗王李從溫、涇王李從敏、雍王李重美、秦王李茂貞、朔方王李仁福、吳越(武肅)王錢鏐、吳越(文穆)王錢元瓘、蜀王孟知祥、閩王王審知、閩王王延翰、閩王王延鈞、楚(武穆)王馬殷、楚(衡陽)王馬希聲、楚(文昭)王馬希范、南平(武信)王高季興、南平(文獻)王高從誨、高麗王王建

後晉

宋王石敬儒、福王石敬德、通王石敬殷、夔王石重進、剡王石重允、秦王石萬友、廣王石訓、趙王石萬銓、韓王石敬暉、嗣王石曦、楚王石重信、壽王石重乂、虢王石重英、陳王石重杲、齊王石重貴、吳越(文穆)王錢元瓘、吳越(忠獻)王錢弘佐、楚(文昭)王馬希范、南平(文獻)王高從誨、高麗王王建、高麗王王武

後漢

魏王劉承訓、陳王劉承勛、周王劉承祐、吳越(忠遜)王錢弘倧、吳越(忠懿)王錢俶、南平(文獻)王高從誨、南平(貞懿)王高保融、楚(廢)王馬希廣

後周

剡王郭青哥、杞王郭意哥、晉王柴榮、越王柴宜哥、吳王柴誠、韓王柴諴、梁王柴宗訓、曹王柴熙讓、紀王柴熙謹、蘄王柴熙誨、魏王符彥卿、吳越(忠懿)王錢俶、南平(貞懿)王高保融、高麗王王昭

南吳

弘農王楊渥、臨川(靈)王楊蒙、德化王楊澈、南陽王楊玢、江都王楊璉、江夏王楊璘、宜春王楊玢、齊王徐知誥

南唐

江王—魏王徐知證、饒王—梁(懷)王徐知諤、吳王—齊王李璟、楚(定)王李景遷、晉(文成)王李景遂、齊(昭孝)王李景達、信王—江(昭順)王李景逖、燕王李弘冀、慶王李弘茂、鄭王—吳王李從嘉、岐(懷獻)王李仲宣、趙王李德誠、福王王延政、楚恭孝王馬希萼

前蜀

普王—衛王王宗仁、雅王—豳王王宗輅、褒王—趙王王宗紀、榮王—韓王王宗智、興王—宋王王宗澤、彭王—魯王王宗鼎、信王王宗傑、資王—莒王王宗特、鄭王王衍、通王王宗裕、昌王王宗鐵戢、嘉王王宗壽、巨鹿王王宗弼、臨洮王王宗綰、琅邪王王宗裔、集王王宗翰、琅邪王王宗夔、臨淄王王宗瑤、樂安王王宗侃、臨潁王王宗播、琅邪王王宗黯

後蜀

秦王孟玄喆、褒王孟玄珏、夔王孟仁毅、雅王孟仁贄、嘉王孟仁裕

南漢

雍王劉耀樞、康王劉龜圖、賓王—秦王劉玢、晉王劉晟、越王劉弘昌、齊王劉弘弼、韶王劉弘雅、鎮王劉弘澤、萬王劉弘操、循王劉弘杲、恩王劉弘暐、高王劉弘邈、同王劉弘簡、益王劉弘建、辨王劉弘濟、貴王劉弘道、宣王劉弘昭、通王劉弘政、定王劉弘益、衛王劉鋹、桂王劉璇興、荊王劉慶興、祥王劉保興、定王劉崇興

建王王繼嚴、福王王繼鵬、福王王繼韜、臨海郡王王繼恭、閩王王亞澄、富沙王王延政

說明:此分封諸王存在直系與割據之分。吳越、楚、南平等國未稱帝號,故沒有分封藩王。晉王李克用、吳王楊行密、岐王李茂貞這3個王爵為唐朝冊立。

國家列表

區分

國別

建都

開國帝王

原官爵

興亡

年數

亡於

後梁帝國

開封

朱溫(全忠)

梁王.宣武節度使

907-923

17

後唐

後唐帝國

洛陽

李存勖

晉王.河東節度使

923-936

14

後晉

後唐明宗

後晉帝國

開封

石敬瑭

河東節度使

936-946

11

後漢帝國

開封

劉知遠

北平王.河東節度使

947-979

33

後周帝國

開封

郭威

鄴都留守

951-960

10

後周世宗

十一國

岐王國

鳳翔府

李茂貞

歧王,鳳翔節度使

907-924

18

後唐

南楚王國

長沙府

馬殷

楚王.武安節度使

907-951

45

南唐

吳越王國

杭州

錢鏐

吳越王.鎮海節度使

907-978

72

前蜀帝國

成都

王建

蜀王.西川節度使

907-925

19

後唐

南 吳王國

江都府

楊渭

吳王.淮南節度使

910-937

28

南唐

桀燕 帝國

幽州

劉守光

燕王.盧龍節度使

911-913

3

後唐

南漢帝國

興王府

劉岩

南海王.清海節度使

917-971

55

南平帝國

江陵府

高季興

南平王,荊南節度使

924-963

40

閩帝國

長樂府

王延鈞

閩王,威武節度使

933-945

13

後唐

後蜀帝國

成都府

孟知祥

蜀王.西川節度使

934-965

32

南唐帝國

江寧府

李升

齊王.鎮海節度使

937-975

39

後主 李煜

功臣,名人,后妃

後蜀孟昶妃 - 花蕊夫人

歷代帝王

五代

廟號 諡號 姓名 統治時間 年號
五代 907年-960年
後梁907年-923年
太祖 神武元聖孝皇帝 朱溫
又名朱全忠、朱晃
907年—912年 開平 907年—911年
乾化 911年—912年

郢王 朱友珪 912年—913年 鳳歷 913年—913年

末皇帝 朱友貞
又名朱鎤、朱瑱
913年—923年 乾化 913年—915年
貞明915年—921年
龍德921年—923年
後唐 923年—937年
莊宗 光聖神閔孝皇帝 李存勖 923年—926年 同光923年—926年
明宗 聖德和武欽孝皇帝 李亶 926年—933年 天成 926年—930年
長興 930年—933年

閔皇帝 李從厚 933年—934年 應順 933年—934年

末皇帝 李從珂 934年—937年 清泰 934年—937年
後晉 936年—947年
高祖 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石敬瑭 936年—942年 天福 936年—942年

出皇帝 石重貴 942年—947年 天福 942年—944年
開運 944年—947年
後漢947年—951年
高祖 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 劉知遠 947年—948年 天福 947年
乾祐 948年

隱皇帝 劉承祐 948年—950年 乾祐 948年—950年
後周 951年—960年
太祖 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 郭威 951年—954年 廣順951年—954年
顯德954年
世宗 睿武孝文皇帝 柴榮 954年—959年 顯德954年—959年

恭皇帝 柴宗訓 959年—960年 顯德959年—960年

十國

廟號 諡號 姓名 統治時間 年號
十國 907年-960年
吳越 907年-978年
太祖 武肅王 錢鏐 907年—932年 天寶 908年—913年
使用五代年號913年-923年
寶大923年—925年
寶正 925年—932年
世宗 文穆王 錢元瓘 932年—941年 使用五代與 北宋 年號。
成宗 忠獻王 錢佐 941年—947年
忠遜王 錢倧 947年
忠懿王 錢俶 947年—978年
閩 909年—945年 (含 殷943年—945年
太祖 昭武孝皇帝 王審知 909年—925年 使用五代年號。
廢帝 王延翰 925年—926年
惠宗 齊肅明孝皇帝 王延鈞 926年—935年 龍啟933年—935年
永和935年
康宗 聖神英睿文明廣武應道大弘孝皇帝 王繼鵬 935年—939年 通文936年—939年
景宗 睿文廣武明聖元德隆道大孝皇帝 王延曦 939年—943年 永隆 939年—943年
武帝 朱文進 944年—945年

和帝 王延政 943年—945年 天德 943年—945年
末帝 卓儼明 945年

荊南924年—963年
武信王 高季興 924年—929年 使用五代與 北宋 年號。
文獻王 高從誨 929年—948年
貞懿王 高保融 948年—960年
貞安王 高保勖 960年—962年
德仁王 高繼沖 962年—963年
楚 897年—951年
武穆王 馬殷 897年—930年 使用五代與 北宋 年號。
衡陽王 馬希聲 930年—932年
文昭王 馬希范 932年—947年
廢王 馬希廣 947年—950年
恭孝王 馬希萼 950年
留王 馬希崇 950年—951年
吳 904年—919年—937年
太祖
(吳睿帝追謚)
孝武皇帝
(吳睿帝追尊)
楊行密 904年—905年 天佑904年—905年
烈宗
(吳睿帝追謚)
景皇帝
(吳睿帝追尊)
楊渥 905年—908年 天佑 905年—908年
高祖 宣皇帝 楊隆演 908年—921年 天佑 908年—919年
武義 919年—921年
睿皇帝 楊溥 921年—937年 順義 921年—927年
乾貞 927年—929年
大和 929年—935年
天祚935年—937年
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 光文肅武孝高皇帝 李昪 937年—943年 升元937年—943年
元宗 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 李璟 943年—961年 保大 943年—958年
交泰958年
958年後使用五代與 北宋 年號
後主 李煜 961年—975年 使用五代與 北宋 年號。
南漢 917年—971年
高祖 天皇大帝 劉龑 917年—942年 乾亨 917年—925年
白龍925年—928年
大有 928年—942年
殤皇帝 劉玢 942年—943年 光天 942年—943年
中宗 文武光聖明孝皇帝 劉晟 943年—958年 應乾 943年
乾和 943年—958年
後主 劉鋹 958年—971年 大寶958年—971年
北漢 951年—979年
世祖 神武皇帝 劉旻 951年—954年 乾祐 951年—954年
睿宗 孝和皇帝 劉承鈞 954年—970年 乾祐 954年—957年
天會957年—968年
少主 劉繼恩 970年 天會 968年

英武皇帝 劉繼元 970年—979年 天會968年—974年
廣運974年—979年
前蜀 907年—925年
高祖 神武聖文孝德明惠皇帝 王建 907年—918年 天復 907年
武成908年—910年
永平911年—915年
通正916年
天漢917年
光天 918年
聖德明孝皇帝 王衍 918年—925年 乾德 918年—925年
鹹康 925年
後蜀 934年—965年
高祖 文武聖德英烈明孝皇帝 孟知祥 934年 明德 934年
楚恭孝王 孟昶 938年—965年 明德 934年—938年
廣政 938年—965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