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3年

公元53年

公元53年:癸丑年(牛年);東漢建武二十九年。

(圖)公元53年公元53年
癸丑年(牛年);東漢建武二十九年。

大事件

公元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人在蘭亭飲酒賦詩,共得佳作四十餘篇,編為一集,王羲之親為作序並書寫,稱為《蘭亭序》(右圖),是中國書法的絕代佳作。真跡惜已失傳。瓷器的製造工藝比較複雜,故瓷器的出現比陶器晚。從商周起才有原始青瓷。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到了東漢晚期,中國已能大批生產胎堅質細、色澤翠艷的青瓷。三國兩晉時期,南方越窯所生產的青瓷最為有名。

中央集權化和早期的擴張(公元53 -243年)
前三國時代高句麗太祖王時期,高句麗從早期的幾個濊貉部落國家很快擴張到漢江流域。公元53年,高句麗太祖王,將高句麗分散的5個部落設為5個省,實行集權化統制。56年,太祖王吞併東沃沮。後又吞併東濊一部分領土。隨後,高句麗又對樂浪郡,玄菟郡和遼東發動攻勢。完全擺脫漢朝的控制。高句麗的擴張與集權化,導致了與漢朝的直接武力衝突。漢朝軍事壓力迫使高句麗遷都到丸都城。

公元53年,被安息軍擊敗的六千餘名古羅馬帝國將士,曾被西漢西域都護甘延壽打敗收編,帶回中國,被漢元帝安置在甘肅永昌縣,建立了中國的“羅馬城”,開始了屯墾衛戍(註:《北京晨報》,1999年6月22日。)。

瑠璃王在位後期,曾一度攻取漢樂浪郡(治所在今朝鮮平壤市)而有之。公元53年,宮繼位(稱太祖大王,或曰國祖王),隔兩年伐東沃沮(亦稱南沃沮,在今朝鮮鹹鏡南、北道),後又拓地至日本海,並迫使夫余稱臣納貢。

出生

圖拉真(Trajan, Marcus Ulpius Nerva Traianus,53年9月18日-117年8月9日),羅馬帝國皇帝(98年-117年),羅馬帝國五賢帝之一。

文化

《路加福音》的編年史:學者們在這部《福音書》的編年史上,就象對待前兩部《福音書》一樣也出現了分歧,簡述如下:(1)、編寫於公元53年;(2)、編寫於公元63年;(3)、編寫於公元64年;(4)、編寫於公元58年;(5)、編寫於公元65年;(6)、編寫於公元80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