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8年

春,正月,泰山有大石自起立;上林有柳樹枯僵自起生;有蟲食其葉成文,曰“公孫病已立”。符節令魯國眭弘上書,言:“大石自立,僵柳復起,當有匹庶為天子者。枯樹復生,故廢之家公孫氏當復興乎?漢家承堯之後,有傳國之運,當求賢人禪帝位,退自封百里,以順天命。”弘坐設妖言惑眾伏誅。

歷中文名公元前78年事件眭弘以妖言惑眾伏誅事件匈奴犯張掖事件漢擊烏桓
中文名公元前78年事件眭弘以妖言惑眾伏誅事件匈奴犯張掖事件漢擊烏桓史紀年

公元前78年,癸卯,元鳳三年

公元前78年-歷史紀事

眭弘以妖言惑眾伏誅

元鳳三年(前78)春正月,泰山有大石自協起立,上林苑的枯柳又重萌新葉,有蟲齧食柳葉成文曰:“公孫病已立”。符節令眭弘上書稱,大石自立,僵柳復起,當有庶民為天子者;枯樹復生,象徵故廢之家公孫氏應當復興。漢家承堯之後,有傳國之運,應該訪求賢人禪帝位,然後退位自封百里,以順從天命。結果,以妖言惑眾罪被處死。

匈奴犯張掖

元鳳三年(前78),匈奴單于派犁污王窺控漢朝邊境,回報說酒泉、張掖兩郡漢軍兵力單薄,出兵襲擊,可奪此地。此時漢也從匈奴降人那裡得知匈奴動向,昭帝下詔加強邊地警戒。不久,匈奴右賢王、犁污王率四千騎分三隊進犯張掖。張掖太守、屬國都尉發兵反擊,大破匈奴軍,匈奴損失慘重,脫逃者只有數百人,犁污王亦被屬國義渠王射殺。自此之後,匈奴不敢再犯張掖。

公元前78年-文化紀事

眭弘傳《公羊春秋》
眭弘,字孟,魯國蕃(今山東滕州人)人。曾從胡母生弟子嬴公受《公羊春秋》。武帝時以明經為議郎,遷符節令。有弟子百餘人,皆治《公羊春秋》。昭帝元鳳三年(前78)屢見災異,眭弘推《春秋》之意,認為當有從匹夫而為天子者,上收要求昭帝遣使遍行天下,求索賢人,禪讓帝位,以順天命。時大將軍霍光當政,認為弘妖言惑眾,收捕處死。

公元前78年-雜譚逸事

漢擊烏桓
烏桓本役屬匈奴。武帝時擊破匈奴左地,因徙烏桓至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塞外,為漢偵察匈奴動靜。漢置護烏桓校尉監領之,使不得與匈奴交通。元鳳三年(前78)冬,遼東烏桓反。漢拜中郎將范明友為度遼將軍,率二萬騎擊之,斬烏桓六千餘人,獲三王首級。元鳳六年夏,烏桓復漢邊塞,漢又遣度遼將軍領兵擊之。

通鑑記載

孝昭皇帝上元鳳三年(癸卯,公元前七八年)
春,正月,泰山有大石自起立;上林有柳樹枯僵自起生;有蟲食其葉成文,曰“公孫病已立”。符節令魯國眭弘上書,言:“大石自立,僵柳復起,當有匹庶為天子者。枯樹復生,故廢之家公孫氏當復興乎?漢家承堯之後,有傳國之運,當求賢人禪帝位,退自封百里,以順天命。”弘坐設妖言惑眾伏誅。
匈奴單于使犁污王窺邊,言酒泉、張掖兵益弱,出兵試擊,冀可復得其地。時漢先得降者,聞其計,天子詔邊警備。後無幾,右賢王、犁污王四千騎分三隊,入日勒、屋蘭、番和。張掖太守、屬國都尉發兵擊,大破之,得脫者數百人。屬國義渠王射殺犁污王,賜黃金二百斤,馬二百匹,因封為犁污王。自是後,匈奴不敢入張掖。
燕、蓋之亂,桑弘羊子遷亡,過父故吏侯史吳,後遷捕得,伏法。會赦,侯史吳自出系獄。廷尉王平與少府徐仁雜治反事,皆以為“桑遷坐父謀反而侯史吳臧之,非匿反者,乃匿為隨者也”,即以赦令除吳罪。後侍御史治實,以“桑遷通經術,知父謀反而不諫爭,與反者身無異。侯史吳故三百石吏,首匿遷,不與庶人匿隨從者等,吳不得赦。”奏請覆治,劾廷尉、少府縱反者。少府徐仁,即丞相車千秋女婿也,故千秋數為侯史吳言;恐大將軍光不聽,千秋即召中二千石、博士會公車門,議問吳法。議者知大將軍指,皆執吳為不道。明日,千秋封上眾議。光於是以千秋擅召中二千石以下,外內異言,遂下廷尉平、少府仁獄。朝廷皆恐丞相坐之。太僕杜延年奏記光曰:“吏縱罪人,有常法。今更詆吳為不道,恐於法深。又,丞相素無所守持而為好言於下,盡其素行也。至擅召中二千石,甚無狀。延年愚以為丞相久故及先帝用事,非有大故,不可棄也。間者民頗言獄深,吏為峻詆;今丞相所議,又獄事也,如是以及丞相,恐不合眾心,群下讙嘩,庶人私議,流言四布。延年竊重將軍失此名於天下也。”光以廷尉、少府弄法輕重,卒下之獄。夏,四月,仁自殺,平與左馮翊賈勝胡皆要斬。而不以及丞相,終與相竟。延年論議持平,合和朝廷,皆此類也。
冬,遼東烏桓反。初,冒頓破東胡,東胡餘眾散保烏桓及鮮卑山為二族,世役屬匈奴。武帝出破匈奴左地,因徙烏桓於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塞外,為漢偵察匈奴動靜。置護烏桓校尉監領之,使不得與匈奴交通。至是,部眾漸強,遂反。先是,匈奴三千餘騎入五原,殺略數千人;後數萬騎南旁塞獵,行攻塞外亭障,略取吏民去。是時漢邊郡烽火候望精明,匈奴為邊寇者少利,希復犯塞。漢復得匈奴降者,言烏桓嘗發先單于冢,匈奴怨之,方發二萬騎擊烏桓。霍光欲發兵邀擊之,以問護軍都尉趙充國,充國以為:“烏桓間數犯塞,今匈奴擊之,於漢便。又匈奴希寇盜,北邊幸無事,蠻夷自相攻擊而發兵要之,招寇生事,非計也。”光更問中郎將范明友,明友言可擊,於是拜明友為度遼將軍,將二萬騎出遼東。匈奴聞漢兵至,引去。初,光誡明友:“兵不空出;即後匈奴,遂擊烏桓。”烏桓時新中匈奴兵,明友既後匈奴,因乘烏桓敝,擊之,斬首六千餘級,獲三王首。匈奴由是恐,不能復出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