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星紋彩陶豆

八角星紋彩陶豆

八角星紋彩陶豆,1978年出土于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尺寸:口徑26厘米,足徑14.5厘米,通高28,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此豆口沿上用褐、紅彩繪對頂三角形與若干線條相間組成的圖案,腹部用白彩在深紅色陶衣上繪有5個方形八角星狀紋飾,紋飾構圖對稱,色彩對比強烈,堪稱我國彩陶藝術珍品。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神秘的符號--八角星紋彩陶豆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約公元前4400~前4100年)
尺寸:口徑26厘米,足徑14.5厘米,通高28.4厘米
1978年山東省泰安縣大汶口出土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形態

豆為盛食器,也是祭祀用的禮。此豆口沿上用褐、紅彩繪對頂三角形與若干線條相間組成的圖案,腹部用白彩在深紅色陶衣上繪有5個方形八角星狀紋飾,紋飾構圖對稱,色彩對比強烈,堪稱我國彩陶藝術珍品。

簡介

關於彩繪八角星紋,在安鄉湯家崗出土白陶盤和凌家灘文化中的玉上也刻有類似的紋飾。有學者認為這類紋飾有表現光芒四射的太陽,四射的八角也寓意著無際的天空,中間的方形象徵著大地,取天圓地方之意,表現出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和天地自然的敬仰。

歷史

八角星紋彩陶豆八角星紋彩陶豆

這是一件典型的大汶口文化彩陶器

黃河下游地區,彩陶最早見於距今7000多年前的北辛文化,最初只是在陶缽的口沿處繪紅色或黑色的彩帶,至大汶口文化早期,彩陶開始增多,中期達到成熟階段。大汶口文化彩陶的紋樣題材以自然界中植物的花葉紋樣和各式幾何圖形為主,施彩技法有兩種:一種是在塑制好的陶坯上直接施彩作畫,叫作原地繪畫,一般只繪紅或黑色單色,紋樣比較簡單;另外一種是先在陶器需要作畫的部位塗一層加了彩色的泥漿,叫作施陶衣,然後再行繪畫。陶衣之上多繪白、褐、黃、黑等多種彩色,圖案也比較複雜,講究構圖對稱、色彩對比和層次效果。這件彩陶豆在紋樣構圖和施彩作畫方面集中體現了大汶口文化彩陶藝術的較高水平,是一件極其寶貴的原始藝術珍品。

八角星紋樣在大汶口文化的彩陶器中較為多見,可以說是我國東方先民共同認可和喜愛的圖案。關於這種紋樣的含意,有研究者認為是表現光芒四射的太陽;也有學者認為四射的八角寓義無際的天空,中間的方形像征著大地,有天圓地方之喻意。

從出土情況看,彩陶豆多來自墓葬,豆盤內往往盛裝著豬蹄、顎骨、頭等供品。如此精美的彩陶,在5000年前物質生活很不發達的原始社會不可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用具,應該是先民最畏懼、最崇尚、最重視的祭祀活動中的禮儀用品。

介紹

豆,為古代的一種盛食器皿,形似高足盤,或有蓋,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出現,盛行於商周。新石器時代的豆多為陶豆,並為許多文化類型的居民所通用。此件八角星紋彩陶豆,是大汶口文化先民使用的盛食器,出土于山東泰安,現藏山東省博物館。

此彩陶豆斂口侈沿,深盤圓底,下有喇叭形高把,造型勻稱、深厚、穩重。器皿的主體裝飾是紅褐色陶衣上描繪的六組白彩八角星紋。八角星紋是由一方形四面延伸兩角構成八角,六組八角星繞豆腹一周,均勻地分布成帶狀,星與星之間採用兩道豎線分隔。豆的口沿和高把裝飾比較簡單。口沿部分是在白色陶衣上描繪八組相對的半月形紋,半月形紋之間繪紅彩短豎線五道。豆把部位用兩道白彩圓弧紋,將豆把的高度分為相等的三截。此類八角星紋裝飾,還見於江蘇邳縣大墩子出土的一件青蓮崗文化彩陶盆上。彩陶盆的造型與此豆的上半截幾乎相同,裝飾色彩也相一致。所不同者,陶盆略大,且表面的八角星紋有七組。兩件陶器都是新石器時代先民留下的工藝美術佳作。之所以膾炙人口、獨領風騷,原因在於表面裝飾採用的復彩技法所展現的色彩美感及其紋樣所反映的似有特別含義的物象。

復彩是將多種色彩同時套用,組成一幅圖案。復彩技法是否運用得當,關鍵在於不同色彩之間的搭配和少色多彩效果,八角星紋彩陶豆恰恰在這兩方面都表現得非常出色。豆的色彩只有紅、白、黑三色,但是作者已經懂得利用白底紅彩和紅底白彩可以取得兩種不同的效果,並用這個原理將口沿與豆身區別開來。另外,同樣都是紅底上畫白彩,是否用黑彩勾邊,效果也截然不同。有黑彩勾邊,黑白對比強烈,視覺感受也就強,所以我們看到的八角星紋和旁邊的豎線就有主次之別。色彩還可以互相借用和互補,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八角星紋中央的紅色方塊,便是作者在這方面的匠心獨運。如此豐富變幻而有節奏的色彩韻律,怎能不讓賞心悅目呢!

陶豆上的八角星紋,更能顯示陶豆原始魅力,它或是星星,或為某種觀念形態的符號化,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卻又縈繞盤鏇於腦海。彩陶是我們研究上古社會歷史文化藝術、經濟的重要標本,八角星紋也像許許多多遠古之謎一樣,有待我們進一步解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