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取向

八卦取向

八卦取向是漢族風水術語,在漢民族風水學發展的早期,建築物的朝向多與自然因素有關,如採光、背風、排水等等。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取向”的過程漸漸複雜起來,引入了建築與人五行相生相剋的原則,並逐漸變成了將八卦、五行、乾支等因素綜合起來的推算,這種推算進一步演變,就形成了一套獨立的風水體系理氣宗。

簡介

“向”就是方向、朝向,一般指與建築基址走向垂直的方向,這是建築規劃中的一個重要參數。

風水學發展的早期,建築物的朝向多與自然因素有關,如採光、背風、排水等等。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取向”的過程漸漸複雜起來,引入了建築與人五行相生相剋的原則,並逐漸變成了將八卦、五行、乾支等因素綜合起來的推算,這種推算進一步演變,就形成了一套獨立的風水體系:理氣宗。

八卦取向

河圖與洛書是中國文化發展的起源,有稱中國文化為“河洛文化”。河圖與洛書是兩大“謎”,其源自哪裡至今沒有結論。據古代傳說,遠古的伏羲時代,有一神奇的龍馬背負著一張神秘的圖,出現在孟水水面上,象徵吉慶,後世稱之為“河圖”。在大禹治水年代,又一神龜背負著另一張神秘的圖浮出洛水,呈祥顯瑞,後世稱之為“洛書”。伏羲氏由“河圖”推演出八卦,“先天伏羲八卦”;商末周初的周文王由“洛書”推演出另一種八卦順序,及六十四卦,稱“後天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

“先天伏羲八卦”主“生”,據說人的飲食、穿衣、生老病死、養殖種植、冶鍊金屬等生態、生產方面的事情,都由先天八卦演算。卦文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先天八卦對角數之和為九,這叫用九,九為最大,九五之尊。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為先天數。

“後天八卦”主“克“,據說人的祭祀、婚喪嫁娶等事務活動方面的情況,可由後天八卦演算。卦曰: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後天卦對角數之和為十。這叫合十,中國人、印度人及天主教徒,均把兩掌合攏起來“行禮”,叫合十,也叫合適。合不合適?是後天之數,這個合適的道理就是從這裡來的。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乾六、兌七、艮八、離九為後天數。

八卦與方位也是緊密聯繫的,坎為北,為休門;離為南,為景門;震為東,為傷門;兌為西,為驚門;巽為東南,為牡門;坤為西南,為死門;艮為東北,為生門;乾為西北,為開門。可見,從風水學角度講,建築朝向首選景門(南)、牡門(東南),不合適選驚門(西)、死門(西南)。

八卦學問相當奧妙,研究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的傳播也很遠。現在南韓的國旗和新加坡空軍的標誌都是八卦符號,體現中國八卦文化對周邊的影響。西方國家的科學家還發現化學元素周期表和“十”進位制與八卦的螺旋變化有著許多共同之出。並且,許多自然奧秘,用現代科學無法解釋,但在中國古代的八卦理論裡面,卻找到了答案,令世界震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