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功推拿

內功推拿

內功推拿是以自我鍛鍊配合整體推拿治療來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推拿療法。

概要

是在鍛鍊“少林內功”以強身健體和武術鍛鍊之後進行整復活動的基礎上,再加上對內外傷的治療經驗,經過歷代輾轉相傳,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馬萬起(1884~1941)師從山東濟寧李樹嘉,20世紀20年代就以內功推拿行醫於上海,以後馬萬龍、鄧德峰、李錫九等進一步發揚光大了內功推拿。其在臨床上以擦法作為主要的操作手法。

方法

1.1頭面部:

1.1.1五指抓頭頂:患者正坐,兩眼平視。術者站於患者側方,左手穩住前額,右手五指分別放於頭部五經(中指放督脈,食指、無名指放於膀胱經,拇指、小指放於膽經),而後同時屈曲各指骨間關節,由前向後腦移動至頸結節,分兩側三指拿向下至頸部。3~5次。 1.1.2拿頸部:接上勢,繼而術者用三指拿法輕快地分別捏拿斜方肌的上部和左右胸鎖乳突肌。 1.1.3推橋弓:繼上勢,術者拇指與其餘四指分開成八字形,四指置於頸部後側起穩定作用,拇指由翳風穴向下沿胸鎖乳突肌後緣作單方向抹至缺盆穴,成一直線。左右交替進行,各3~5次。 1.1.4掃散法:繼而術者一手扶頭側部,另一手拇指與其餘四指分開成八字形,並自然屈曲成90°,用拇指偏峰放於率谷穴處,四指放於後腦的腦空與風池穴處,然後作耳上由前向後下單方向直線推動,以酸脹為度。左右交替約各30次左右。 1.1.5分法:術者用兩側拇指與其餘四指分一,四指放於頭部兩側以穩定頭部,兩拇指由正中線向兩側分別抹前額、眉弓、上眼眶、眼球、下眼眶、迎香、人中、承漿穴。 1.1.6合法:術者用兩掌根由前向後抹於後腦兩側,然後內鏇前臂,用小魚際→掌根→大魚際緊貼後腦向下轉動,抹至兩側頸部。

1.2軀幹部:

1.2.1擦前胸:術者站於患者左側,用手掌擦於胸前上部,由上而下至腹部(男女有別)。

1.2.2擦背部:繼上勢,術者轉用右手擦於背部,由上而下至腰部,再轉用右手掌擦背部,由上而下至腰部(重點大椎、命門、腰陽關以及八逷等)。

1.2.3用右手擦於胸前部,由上而下。

1.2.4擦兩肺尖:術者站於患者後方,用四指擦兩側肺尖,同時點揉膻中、中府、雲門等穴,以酸脹為度。

1.2.5擦胃脘部:繼而術者取坐位,手指併攏微屈,用手掌橫擦胃脘部,以溫熱為度。

1.2.6擦脅肋部:術者站於其後,用雙手擦兩側脅肋部,以溫熱為度。

1.3上肢部:

1.3.1拿上肢:接上勢,用三指拿施於三角肌(內、外、後三束)、上臂(肱二、三頭肌)、前臂(伸肌群、屈肌群)。

1.3.2點揉極泉、小海、曲池、手三里、郗門、內關、合谷等穴。

1.3.3擦三陰三陽:掌擦法施於手臂內側(三陰)、手臂外側(三陽),以熱為度。

1.3.4理手背;勒手指;劈指縫;振拳面;捻手指。

1.3.5運肩關節;搓抖肩與上肢。左右上肢交替進行,繼而重複頭面部操作。

1.3.6振頭頂(囟門穴);振大椎。

1.3.7振命門、腰陽關、八逷等。

1.3.8拿肩井;搓背部。

1.4下肢部:患者取坐勢,一側下肢伸直置於術者大腿上。

1.4.1拿下肢提拿大腿肌肉,內(內收肌)、前(股四頭肌)、後內(半腱肌、半膜肌)、後外(股二頭肌);小腿肌肉(小腿三頭肌)。

1.4.2點揉髀關、梁丘、風市、血海、足三里、陰陵泉、陽陵泉、委中、承山、三陰交穴。

1.4.3擦下肢:擦大腿(前、內、外側)、小腿(外、內側)。

1.4.4搖髖、膝關節。

1.4.5叩擊兩下肢(掌根、手掌、虎口、拳心等)由上往下,以酸脹為度。

1.4.6搓兩下肢;抖兩下肢。

常規手法注意事項

①擦法(或掌平推法)擦前胸時男女有別。

②手法操作須根據疾病虛實,辨證施治。

③操作時患者取正坐位,頭頂平,兩目前視。

④術者須呼吸自然,不可屏氣。

⑤操作時用力柔和、均勻、持久,輕而不浮,重而不滯,防止衝擊而破皮。

⑥胃脘部擦法,術者稍偏後,手掌微曲呈抱著狀。

⑦拿法操作時,須用羅紋面,不可用爪甲內扣,動作連貫靈活、輕快柔和。

⑧取穴準確,點揉準確,快速而靈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