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病因
一般而言,在眼球發育過程中,遠視程度會不斷減輕,而近視化過程則不斷進展。 如果在這一過程中兩眼遠視的消退程度不同,或者近視加深且雙眼不平衡,即有可能產生屈光參差。眼外傷、角膜手術,角膜病變、瘢痕等也可以導致一眼屈光不正明顯加大或散光增大,而產生屈光參差。某些先天性疾病,如眼球後退綜合徵、上瞼下垂等也易於形成屈光參差。
疾病分類
1,一眼為正視,另一眼為非正視眼,包括近視、遠視和散光。
2,兩眼均為非正視眼,但性質或程度不同,可分為近視性、遠視性、散光性和混合性。
症狀和危害
雙眼單視障礙輕度屈光參差者 多數人能有正常雙眼視覺。但是,如果屈光參差超過一定程度(多數作者認為2.5D以上)在兩眼注視目標時 運用相同度數的調節力 在一眼可以看清目標時,另一隻眼的視力是模糊不清的,這樣即會發生雙眼融像困難,不能形成雙眼單視。患者只能用好眼注視目標,稱為單眼視。視力較差一隻眼長期廢用易於形成弱視和斜視。我們大腦所能夠忍受的兩眼視網膜影像差最大為5% 超過此數值 則無法融合形成單一影像
交替視力當兩眼視力比較好時,例如,一眼正視或輕度遠視 而另一眼為輕度近視。在看遠時 患者會習慣使用正視或輕度遠視眼 而看近時則用輕度近視的眼 兩眼分別擔負看遠看近不同的任務,即形成交替視力 具有交替視力的人很少使用調節 因而少有眼疲勞症狀
單眼視力如果兩眼屈光參差太大 不論看遠或看近時 只能使用視力較好的一隻眼 即形成單眼視力 視力差的一隻眼則被抑制形成弱視。為了避免屈光不正度數較高眼發生弱視 必須及早矯正其屈光不正
斜視屈光參差本身不會引起斜視。儘管兩眼存在影像不等和清晰度差異 在一眼的中央區影像可被抑制並產生廢用性弱視 但周邊網膜仍保持融合能力 維持眼球處於正常眼位 但是,如果屈光參差造成一眼視敏度很低 視力模糊,或形成弱視 即易於發生廢用性斜視
弱視高度屈光參差所產生的弱視程度與出現屈光參差的年齡有關 屈光參差發生的年齡越小 弱視程度越深。屈光參差能在幼年得以矯正 對於防止弱視和斜視的發生是有作用的。近視性屈光參差中發生弱視的可能性較少 其原因是屈光度較高的一眼 在一定的近距離仍可得到清晰影像 不致完全廢用;此外 這種屈光參差發生的年齡常較晚。
檢查和診斷
1,驗光:兒童依據不同年齡使用不同的散瞳劑給予充分散瞳後驗光。最好用視網膜檢影驗光法。
2,視力、眼位、眼球運動檢查,以及眼前節和眼底檢查是眼科常規檢查,每位兒童初診及定期複診時都應該進行如上檢查。
3,其他眼科檢查:最常使用的是角膜地形圖、角膜曲率檢查,了解角膜散光程度及除外圓錐角膜等。
經過如上檢查明確兩眼屈光差異並除外其他器質性病變後,既可以按照屈光不正定義予以診斷。
疾病治療
屈光參差可以用普通框架眼鏡 角膜接觸鏡 人工晶體植入以及雷射角膜手術等加以矯正 理論上應將全部屈光參差矯正 才能恢復兩眼視覺 但在實際中則需要根據病人屈光參差狀況及耐受程度選擇解決方法。
框架眼鏡矯正由於鏡片對物象放大(遠視鏡片)或縮小(近視鏡片)作用較為明顯,兩眼能夠耐受屈光度差異的程度較低,一般不超過2.5D。但是,對眼鏡矯正的適應能力和年齡有關 12歲以下兒童的調節及適應力強 應儘可能及早將屈光參差全部矯正 開始戴鏡時,如果有疲勞不適症狀 幾星期後往往可以習慣 如果確實不能接受全部矯正時 可酌情減低度數 使病人戴鏡無不適感
接觸鏡矯正利用角膜接觸鏡矯正屈光參差比普通框架眼鏡效果好,特別是超薄型親水軟性接觸鏡 由於接觸鏡只引起7%左右的物像放大 所以能矯正很大的屈光參差 對單眼無晶體引起的屈光參差 效果更滿意 是普通眼鏡所不能比擬的 對於兒童來說 不能熟練摘戴接觸鏡 以及家長擔心角膜損傷問題是其不能廣泛使用的主要原因。對於高度散光引起的屈光參差 硬性角膜接觸鏡已成為一個新的選擇。如何規避接觸鏡配戴風險又充分利用其長處是眼科醫生和製造商共同面臨的課題。
人工晶體植入對於由單眼無晶體引起的屈光參差其矯正效果最理想 對於有晶體眼植入人工晶體植矯正高度屈光不正,目前也有一些臨床實踐證明了其對於屈光參差或屈光不正矯正的有效性。
雷射角膜手術隨著角膜屈光手術設備不斷更新換代,技術不斷成熟,雷射角膜手術也成為矯正屈光參差的一個新途徑。但是,一般認為,這種屈光手術要在18歲成人以上人群施行,兒童屈光參差患者接受此手術者為數較少。一些專業醫生一直試圖探索屈光手術矯正高度屈光參差對於兒童屈光矯正和弱視治療的正性作用。
其他在矯正屈光參差後,還要特別注意對屈光參差導致弱視的積極治療,使弱視眼視力儘快提高,為雙眼視功能的發育和恢復創造基礎條件。
疾病預後
屈光參差對於兒童的最大危害是形成弱視和斜視,早期發現及時矯正是防止或減輕這些影響的有利條件。發病早,發現晚則往往是大齡弱視的常見原因。在矯正屈光參差治療弱視後,還要注意雙眼視功能的訓練,爭取更高級視功能的恢復或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