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光華工程科技獎是由台灣實業家尹衍木樑、陳由豪、杜俊元和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朱光亞共同捐資,經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批准於1996設立的一項社會力量科技獎項,2002年再次獲科技部批准,並在原設“光華獎”的基礎上增設“成就獎”、“青年獎”,用以表彰那些在工程科學領域作出過重要貢獻和成就的人。
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管理並承辦。
該獎被譽為中國社會力量設立的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獎項。
獎項設立
光華工程科技獎的設立旨在表彰並激勵在工程科學領域從事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套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其工作順利開展,以取得更大成果。
獎項內容
光華工程科技獎包括“成就獎”、“工程獎”和“青年獎”3個獎項。
獎勵對象
光華工程科技獎主要獎勵在工程科技及管理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和重要貢獻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包括居住在台灣、香港、澳門及僑居他國的所有中國籍工程師和科學家。
評選工作
中國工程院負責該獎評選的具體工作。該獎每兩年評選一次。
頒獎
“成就獎”,獎金一百萬元。
“光華獎”,獎金十五萬元。
“青年獎”,獎金十萬元。
歷屆獲獎
第一屆(1996年)
沈鴻、蔣新松、吳祖塏、李依依、張光斗、徐志磊、嚴愷、張維、章文才、錢寶鈞、黎鰲、吳旻
第二屆(1998年)
王興治、張炳炎、蘇君紅、張直中、邵象華、舒興田、張宗祜、王序森、陳植、盧良恕、侯鋒、牟善初、宋乾、王壽雲
第三屆(2000年)
戚發軔、羅沛霖、金國藩、殷瑞鈺、汪旭光、鄭綿平、錢正英、龍馭球、劉更另、錢易、湯釗猷
第四屆(2002年)
一、成就獎(張光斗)
二、工程獎(柳百成、劉友梅、姜文漢、沈昌祥、師昌緒、黃培雲、朱建士、錢皋韻、丁大鈞、郁銘芳、王正國、劉玉清、張壽榮)
第五屆(2004年)
一、成就獎(師昌緒)
二、工程獎(徐濱士、莊逢甘、龔惠興、范滇元、陸鍾武、邱定蕃、陳毓川、潘家錚、許鍾麟、季國標、趙法箴、顧健人、鍾南山、劉源張)
三、青年獎(鍾志華、胡偉武、王玉忠、彭蘇萍、李建成、陳劍平、付小兵)
第六屆(2006年)
一、成就獎(空缺)
二、工程獎(聞邦椿、陳良惠、童志鵬、左鐵鏞、孫傳堯、喬登江、何繼善、潘際炎、金翔龍、蔣士龍、程天民、巴德年)
三、青年獎(樊會濤、褚健、宗保寧、孫龍德、李華軍、李寧、邵志敏、張慶偉)
第七屆(2008年)
一、成就獎(朱光亞)
二、工程獎(李崇堅、耿志修、韋樂平、肖建國、姜宏、溫燕明、古德生、岳光溪、譚靖夷、孫克勤、孫晉良、于康震、高煥文、吳天一、張滌生、汪應洛)
三、青年獎(李應紅、張智江、劉炯天、馮夏庭、鍾登華、王銳、鄒學校、鄭健)
第八屆(2010年)
一、成就獎(空缺)
二、工程獎(田紅旗、張貴田、陸軍、余少華、李衛、朱建勛、蘇義腦、楊春和、陳厚群、何鏡堂、郭大生、魏復盛、何中虎、沈國舫、盛志勇、彭壽)
三、青年獎(付夢印、曾元松、王健、王巍、毛新平、康紅普、況軍、戴會超、白敏冬、夏慶友、尚永豐)
第九屆(2012年)
一、成就獎(水工結構和水電建設專家潘家錚)
二、工程獎(張衛華、馬佳光、趙葆常、李東英、林民、胡見義、王運敏、葛修潤、聶建國、劉鴻亮、許健民、宋湛謙、曹雪濤)
三、青年獎(李志輝、夏長亮、陳山枝、呂金虎、張福明、張立群、湯廣福、張農、江正強、吳明紅、張友軍、黃璐琦)
第十屆(2014年)
成就獎1人:錢正英
青年獎13人:
顧根香,動力機械設計製造專家
邵新宇,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專家
彭揚,信息工程專家
張學軍,光學工程專家
楊超,化學反應工程專家
周福寶,安全技術及工程專家
朱光有,石油天然氣地質勘探專家
楊慶山,結構工程專家
李俊華,大氣污染控制專家
潘丙才,環境工程專家
廖明,預防獸醫學專家
單宏麗,藥理學專家
姚新,環境保護與測繪套用工程管理專家
工程獎15人
李鶴林,石油裝備與油氣輸送管道工程專家
張柏楠,空間飛行器設計專家
廖湘科,計算機軟體專家
楊知行,廣播與電視技術專家
江東亮,材料科學和工程專家
裴榮富,礦床地質與礦產勘查專家
張宗亮,水利水電工程專家
王文興,環境化學專家
陳聯壽,氣象學專家
王清印,水產養殖專家
尹偉倫,生物學專家
程京,醫學生物物理學專家
溫浩,普通外科學專家
劉合,石油工程技術管理專家
鄭靜晨,災害救援醫學專家
第十一屆(2016年)
成就獎鍾南山
工程獎
范光照、鄧中亮、胡向東、金涌、姚燕、李立浧、張建民、潘德爐、孫潤倉、陳宗懋、尹飛虎、李蘭娟、朱高峰、周建平、陳清泉、張國鎮
青年獎
孫澤洲、彭小波、羅先剛、陳小武、麥立強、張立峰、宋雲濤、戴彩麗、姜衛平、王沛芳、曹宏斌、劉會娟、陳瑞愛、周順桂、李勁松、鄧旭亮、俞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