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華民族以古老燦爛的文明著稱於世。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先哲們為了生存和發展,不斷探索自然、社會發展的規律,探討人生的真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即中華傳統文化。
其中,對中華文化發生重大影響的主要是儒家文化,它構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部分。就思想和學術而言,儒家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從社會層面說,儒家文化創造了一個有利於社會和諧、融洽、互濟的價值系統,這一系統的核心內容即是儒家倫理思想。從一定意義上說,中國傳統文化就是一種倫理型文化。因此,研究儒家倫理思想,對於了解和把握中華文化的本質特徵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有利於我們今天通過倫理秩序的重建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長治久安。
目錄
第一章 先秦儒家倫理思想的歷史淵源第一節 原始宗教信仰與道德觀念的一體化一、原始宗教二、原始道德觀念的萌發三、原始宗教信仰與道德觀念的一體化第二節 夏商宗教思想的發展與殷人的道德自覺一、夏商的宗教思想二、殷人的道德自覺第三節 西周的宗法倫理及其道德觀念的初步發展一、西周的宗法倫理及其道德觀念二、西周中後期德治思想的發展三、周人道德觀念的自覺化第四節 “三代”的宗法倫理特徵第二章 先秦儒家倫理思想的體系化第一節 春秋時期倫理形態的變化一、西周的政治宗教倫理二、春秋時期社會倫理形態的演變三、春秋時期新的道德範疇舉要第二節 孔子“仁學”倫理思想體系的創立一、孔子“仁”的倫理思想二、孔子“禮”的倫理道德規範三、孔子倫理思想中仁與禮的關係四、孔子的理想人格與道德修養論第三節 子思學派的倫理道德思想體系一、子思學派及其著作二、郭店楚簡儒家著作中的倫理思想第四節 孟子的道德倫理思想體系一、人性善的道德本原論二、“仁義”的道德論與“求放心”的修養論三、“仁政”與“王道”:道德政治化第五節 荀子的道德倫理思想體系一、禮的起源二、荀子對禮的改造三、人性惡的道德起源論與“化性起偽”的道德修養論第六節 《易傳》、《大學》、《中庸》的倫理思想一、《易傳》的倫理思想二、《大學》的倫理思想三、《中庸》的倫理思想第三章 先秦儒家倫理思想之特質第一節 先秦儒家倫理思想體系之結構分析一、倫理與宗教的結合二、倫理與宗法關係的結合三、倫理與政治的結合四、倫理學與哲學的一體化第二節 先秦儒家倫理思想的基本特色一、人學性二、現實性三、和諧性四、實踐性五、相對性第三節 先秦儒家與其他諸家倫理思想之比較一、與道家倫理思想之比較二、與楊朱倫理思想之比較三、與墨家倫理思想之比較四、與法家倫理思想之比較第四章 先秦儒家倫理學說主要德目第一節 仁一、“仁”的道德意蘊二、“忠恕”的踐仁之道三、“為仁由己”的修養方法四、“愛物”的仁學境界第二節 義一、義之道德意蘊二、義利之辨第三節 禮一、禮的踐行二、禮之要義及其變化第四節 智一、“智”的認知義與道德義二、從智的功用看其道德意蘊三、智的境界意義第五節 信一、信的道德內涵二、信的道德功用三、信的道德要求四、信的道德標準第五章 先秦儒家倫理之要旨第一節 道德原則:仁與義一、“仁”是先秦儒家最高的道德原則二、“義”與“仁義”第二節 道德根據:天道與人性第三節 社會倫理:“五倫”第四節 個人道德:“四德”第五節 理想人格:內聖與外王第六章 先秦儒家倫理討論的其他重要問題第一節 義利公私問題第二節 “力”與“命”問題第七章 先秦儒家倫理思想的歷史地位參考文獻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