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景德鎮窯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

元景德鎮窯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是元末明初的瓷器之一,原屬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縣東善橋鄉觀音山沐英墓陪葬品,1959年5月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縣東善橋鄉觀音山明代黔寧昭靖王沐英墓出土,現藏於南京市博物館。

瓷器簡介

【名稱】:元景德鎮窯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

元景德鎮窯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點擊查看大圖

【類別】:瓷器
【年代】:元末明初
【文物原屬】:原屬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縣東善橋鄉觀音山沐英墓陪葬品
【文物現狀】:
1959年5月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縣東善橋鄉觀音山明代黔寧昭靖王沐英墓出土,現藏於南京市博物館。

詳細介紹

通高44.1厘米。
此梅瓶口部短小,口沿面平厚,肩腹部渾圓,下腹部瘦長,平底。通體繪有青花紋飾:肩部繪有雜寶及纏枝牡丹花紋;腹部繪“蕭何月下追韓信”人物故事及梅花、竹子、松樹、芭蕉、山石等紋樣;下部繪寶蓮紋。

整件器物造型端莊、穩重,胎質潔白緻密,青花發色蒼翠濃艷,而瓶中所繪人物的生動神情尤其精彩:蕭何策馬狂奔時的焦慮、韓信河邊觀望的躊躇不定、老艄公持漿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現的淋漓盡致,堪稱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絕品佳作。

此瓶雖出於明洪武時代的墓葬中,但經過具體分析,應是元代晚期江西景德鎮窯的產品。

相關資料

元青花瓷的胎由於採用了“瓷石+高嶺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燒成溫度提高,焙燒過程中的變形率減少。多數器物的胎體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實飽滿。胎色略帶灰、黃,胎質疏鬆。底釉分青白和卵白兩種,乳濁感強。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國產料和進口料兩種:國產料為高錳低鐵型青料,呈色青藍偏灰黑;進口料為低錳高鐵型青料,呈色青翠濃艷,有鐵鏽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國產料和進口料並用的情況。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鎮墓器等類,尤以竹節高足杯、帶座器、鎮墓器最具時代特色。除玉壺春底足盪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無釉,見火石紅。

元青花的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筆法以一筆點劃多見,流暢有力;勾勒渲染則粗壯沉著。主題紋飾的題材有人物、動物、植物、詩文等。人物有高士圖(四愛圖)、歷史人物等;動物有龍鳳、麒麟、鴛鴦、游魚等;植物常見的有牡丹、蓮花、蘭花、松竹梅、靈芝、花葉、瓜果等;詩文極少見。所畫牡丹的花瓣多留白邊;龍紋為小頭、細頸、長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鱗紋多為格線狀,矯健而兇猛。輔助紋飾多為卷草、蓮瓣、古錢、海水、回紋、朵雲、蕉葉等。蓮瓣紋形狀似“大括弧”,蓮瓣中常繪道家雜寶;如意雲紋中常繪海八怪或折枝蓮花、纏枝花卉,繪三階雲;蕉葉中梗為實心(填滿青料);海水紋為粗線與細線描繪相結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