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摹秦嶧山刻石
又稱元摹嶧山秦篆碑。原立於鄒縣城縣衙大堂,民國初年移入孟廟致敬門內,1973年移入啟聖殿內保存,現存於鄒城市博物館。刻石呈豎長方形,水成岩石質,四面刻字。碑高1.9米,寬0.48米,四面皆同。正面、左側面刊刻頌揚秦始皇功績文字,背面刻秦二世詔書。小篆體,每面5行,共222字:“皇帝立國,惟初在昔,嗣世稱王。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戎臣奉詔,經時不久,滅六暴強。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既獻泰成,乃降專惠,親巡遠方。登於嶧山,群臣從者,鹹思攸長。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功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世無萬數,他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復起,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著經紀”。“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令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曰:“可’。”該碑刻文今已泐毀37字,尚存185字。左側面以行書刊刻跋語,記述摹刻經過。《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東行郡縣,上鄒繹山,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原秦嶧山篆碑,立於嶧山書門。唐《封演聞見記》云:此碑後被北魏太武帝登嶧山時推倒。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邇,碑雖倒,慕名前來摹拓的文人墨客、達官顯貴仍絡繹不絕。當地官民因常疲於奔命送往迎來,便聚薪碑下,將其焚毀,從此不可摹拓。到了唐代,有人嘆惜秦碑被毀,便將流傳於世的拓片摹刻予棗木板上。因此,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句。宋代淳化四年(993年)鄭文寶以南唐徐鉉摹本重刻於長安(今存西安碑林),稱長安本,其後全國據此翻刻9種之多。今存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篆刻《嶧山刻石》、《鄒縣誌·古蹟卷》記載甚詳:“宋元佑八年(1093年),鄒令張文仲於北海王君向獲李斯小篆,刻諸廳嶧陰堂,迨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縣令宋德,乃夏津人也,嘆是碑殘缺,恐致泯絕,乃命工礱石纂刻於其側。”
相關詞條
-
嶧山刻石
嶧山刻石又稱元摹嶧山秦篆碑。原立於鄒縣城縣衙大堂,民國初年移入孟廟致敬門內,1973年移入啟聖殿內保存,現存於鄒城市博物館。嶧山,位於今山東省鄒城市東南...
概述 全貌 歷史記載 評價 相關介紹 -
秦嶧山刻石
秦嶧山刻石,文物收藏紹興市大禹陵風景區,文物年代宋元。
地理位置 歷史記載及變遷 -
秦刻石
秦刻石是我國古老的碑文。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後,數次出巡各地,群臣為歌頌其功德、昭示萬代而所刻之石,共有七處,即“秦七刻石”。秦始皇去世後,秦...
基本概述 歷史溯源 秦七刻石 胡亥詔書 書法藝術 -
嶧山碑
《嶧山碑》即《秦嶧山碑》的簡稱,《秦嶧山碑》者,始皇帝東巡,群臣頌德之辭,至二世時丞相李斯始以刻石。今嶧山實無此碑,而人家多有傳者,各有所自來。昔徐鉉在...
介紹 碑文 碑刻歷史 版本 碑刻評價 -
秦泰山刻石
秦泰山刻石位於岱廟東御座內,是泰山石刻中時代最早的作品。銘文為秦始皇功德銘和二世詔書,由丞相李斯篆書。刻石原文222字, 歷經滄桑,現僅存十字“臣去疾臣...
簡介 特點 拓本 歷史 價值 -
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立於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泰山時所刻;後半部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
概述 簡介 摹拓本 真偽鑑定 其價值 -
會稽刻石
“會稽刻石”是秦始皇巡遊會稽(在今浙江紹興)時,為了祭奠大禹,宣揚功德,而命丞相李斯手書銘文,刻石記功的石碑。李斯所寫的這篇銘文即題為《會稽刻石》,後來...
概述 會稽刻石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釋 作品譯文 -
書法指導教程:嶧山碑
《書法指導教程:嶧山碑》先由書寫工具和書寫姿勢講起,然後將書寫規範及臨習欣賞等陸續地展開。具體到每本字帖的書法家介紹及各家筆法特徵、結字規律、章法布局、...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文摘 -
周秦刻石釋音
又正《詛楚文》二字,合《泰山嶧山石刻》字共為一卷,而仍其書名。 然其所謂闕文幾字者,仍第執一時所見之本而言。 至所正《詛楚文》二字,“絆”之為“縫”,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