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邾國故城自春秋建立,至北齊遷徙共延續了1100餘年,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代都城。而它的所在地還是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故鄉,素有“孔孟桑梓”的美譽,至今鄒城火車站保留著雙聖碑,書有“孔子誕生地”、“孟子誕生地”。
全貌
刻石呈豎長方形,水成岩石質,四面刻字。碑高1.9米,寬0.48米,四面皆同。正面、左側面刊刻頌揚秦始皇功績文字,背面刻秦二世詔書。小篆體,每面5行,共222字:
“皇帝立國,維初在昔,嗣世稱王。
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
戎臣奉詔,經時不久,滅六暴強。
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
既獻泰成,乃降專惠,親巡遠方。
登於繹山①,群臣從者,鹹思攸長。
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
功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世無萬數,陀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復起,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
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箸經紀。
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
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
臣昧死請。制曰:‘可。’”
該碑刻文今已泐毀37字,尚存185字。左側面以行書刊刻跋語,記述摹刻經過。
註:①繹山:指嶧山。
歷史記載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東行郡縣,上鄒繹山,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原秦嶧山篆碑,立於嶧山書門。唐《封演聞見記》云:此碑後被北魏太武帝登嶧山時推倒。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邇,碑雖倒,慕名前來摹拓的文人墨客、達官顯貴仍絡繹不絕。
當地官民因常疲於奔命送往迎來,便聚薪碑下,將其焚毀,從此不可摹拓。到了唐代,有人嘆惜秦碑被毀,便將流傳於世的拓片摹刻予棗木板上。因此,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句。宋代淳化四年(993年)鄭文寶以南唐徐鉉摹本重刻於長安(今存西安碑林),稱長安本,其後全國據此翻刻9種之多。今存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篆刻《嶧山刻石》、《鄒縣誌·古蹟卷》記載甚詳:“宋元祐八年(1093年),鄒令張文仲於北海王君向獲李斯小篆,刻諸廳嶧陰堂,迨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縣令宋德,乃夏津人也,嘆是碑殘缺,恐致泯絕,乃命工礱石纂刻於其側。”
評價
原石已被後來拓跋燾登山時毀掉,但留下了碑文。今天所見到的是根據五代南唐徐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現藏在西安碑林里,但與琅邪、泰山相較,仍不免有「優孟衣冠」之誚,其他的就更不用說了。但秦代的遺本已然很少,即使如此亦不能輕易捨去不用,筆畫略細而勻整,且多用圓筆,字型呈方形,表現圓渾流麗之風格,確與琅邪等異趣。《嶧山刻石》是小篆的代表作。書寫這種字型的時候要求中鋒用筆,筆毫行進時不能有任何的波動和扭曲,這樣寫出的線條才會給人以圓潤流暢、精細圓整的感覺。
相關介紹
嶧山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 219)李斯書
高218厘米,寬84厘米
由於年代久遠,加之戰亂,原石被野火焚毀。此石是宋太宗趙光義淳化四年(公元 993年)鄭文寶根據原石拓本翻刻立石,碑陰有鄭文寶題記。《嶧山刻石》摹刻都甚多,而首推此石最佳。
在秦的統一事業之中,一個重大的功績就是統一了文字。中國的漢字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從最早出現在陶器上的符號,刻劃在獸骨龜甲上的甲骨文,和鑄造在鍾、鼎上的金文,以及到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文(大篆),只有在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後,李斯等人才用小篆統一了中國文字。李斯曾經說過:上古創造大篆字型,廣為流傳,但由於時間久遠,人們多不能認識。所以現在刪掉繁雜筆劃,省略異體字形,改進成為小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字改革,對發展中國文化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秦始皇在統一中國後的十餘年間,為了加強對全國的控制,先後五次遠途巡視各地。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年),他出巡山東齊魯故地登陶縣的嶧山(今山東鄒城東南)時,登高遠望,激情滿懷,對群臣說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銘,遺傳後世。”李斯當即成文篆字,派人勒石於嶧山之上。這就是著名的秦《嶧山刻石》。
李斯的字在秦代是一流的。他還有一套書法理論,他在談到用筆的方法時說:寫字,用筆要急速迴轉,折畫要快,象蒼鷹俯衝盤鏇一樣。收筆好比游魚得水,運筆就象景山行雲,筆畫的輕重、舒捲,自然一體,大方美觀。從《嶧山石刻》可以看出,李斯的書法運筆堅勁暢達,線條圓潤,結構勻稱,點畫粗細均勻,既具圖案之美,又有飛翔靈動之勢。書法造詣之高超掩滅先軌,散絕後賢,使一切寫小篆的人皆難入其境,成為後世臨摹學書之佳。
相關著作
內容簡介
《嶧山刻石》,亦稱《嶧山石刻》 、《嶧山碑》、《嶧山銘》,古嶧山也作繹山、東山,故也有文獻稱為《繹山刻石》、 《繹山石刻》 、《繹山碑》 、《繹山銘》者。原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立,傳為秦相李斯所書。
原秦嶧山篆碑,正面、左側面鐫刻頌揚秦始皇功績文字,背面刻秦二世詔書,立於嶧山書門。唐《封演聞見記》云:此碑後被拓跋燾登嶧山時推倒。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邇,碑雖倒,慕名前來摹拓的文人墨客、達官顯貴仍絡繹不絕。
當地官民因常疲於送往迎來,便聚薪碑下,將其焚毀,從此殘損不堪,不可摹拓。到了唐代,有人嘆惜秦碑被毀,又將流傳於世的拓片摹刻於棗木板上。因此,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