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指導教程:嶧山碑

書法指導教程:嶧山碑

《書法指導教程:嶧山碑》先由書寫工具和書寫姿勢講起,然後將書寫規範及臨習欣賞等陸續地展開。具體到每本字帖的書法家介紹及各家筆法特徵、結字規律、章法布局、落款鈐印位置的指導。同時針對不同風格、不同作品的形式,在後面專門做了較為詳細的闡述。

內容簡介

《書法指導教程:嶧山碑》書非常適合各級中國小及書法培訓機構教學使用,也可作為中老年書法愛好者自學入門的指南。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中國書法基礎知識
第一節書寫工具
核心工具:筆、墨、紙、硯
第二節用筆
一、用筆
二、運腕:
分為枕腕、懸腕、懸肘三種情況
第二章秦篆的基本特色及用筆
第三章筆畫、偏旁與結構的寫法
第一節小篆的基本特色及用筆
第二節篆書的基本筆畫
第三節搭筆與接筆
第四節筆順
第五節結字原理與結字方法
一、空間勻稱
二、重心平穩
三、大小協調
四、偏旁揖讓
五、取勢得神
六、獨體字的寫法
七、合體字的寫法
第四章章法與集字作品
第一節形式
第二節品式
一、條幅、中堂、對聯、匾額
二、手卷、冊頁、方斗、尺牘、扇面
第三節題款與鈐印
一、題款
二、鈐印
三、小篆名作
附錄:《嶧山碑》碑文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第二章秦篆概述與作品簡介
李斯,卒於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秦時著名政治家,楚國上蔡人,初從游於苟子,治帝王之學,因薦《諫逐客書》,為秦始皇重用。始皇統一天下後,李斯為丞相,助秦始皇定郡縣制,統一文字,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各國的文字異形,為以後漢字發展奠定了基礎。相傳秦代鑄金石刻之文皆出斯手,無論權、量、詔版,或是泰、嶧、琅琊、碣石、會稽石刻皆附斯名下。以上皆為小篆的標準體。李斯後為奸相趙高所誣,腰斬於鹹陽,年約70歲。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為鞏固皇權社稷,秦國統一了度、量、衡及文字等七項,其中文字的統一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而秦國小篆便是在秦國原有篆書基礎上汲取六國文字精華的結晶。因而秦代書法最著名的便是以秦小篆書體所書之刻石文字。端莊、凝重、肅穆、有廟堂氣象便是秦小篆的顯著特徵,也體現了秦帝國端莊、嚴整的文化風貌。秦篆線條在用筆特徵上講究委婉圓轉,要求點畫粗細勻稱。從用筆過程看,秦小篆書體已存有比較固定的起收筆形態,其行筆過程也有很強的規律性。
《嶧山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東巡登嶧山而立,小篆,傳李斯書。石原在山東鄒縣嶧山,久佚,今存摹刻本。前為始皇詔,計144字,“皇帝日”以下為二世詔,計79字,字略小。二世詔刻於二世元年(前209年)。唐《封演聞見記))云:石為後魏太武帝推倒,邑人火焚。唐時即有摹本,今不傳。重摹刻本有七:即長安本、紹興本、浦江鄭氏本、應天府學本、青社本、蜀本、鄒縣本。長安本為宋鄭文寶得其師徐鉉藏本於宋淳化四年(993年),重刻於陝西西安,石今存陝西省博物館。據清王昶《金石萃編》記:石高八尺八寸,廣四尺三寸。兩面刻石,一為9行,一為6行,行15字,後刻淳化四年鄭跋。其中“群臣從者,成思攸長”之“攸”字中間斷作兩筆,其他本均作一豎筆。鄒縣本為宋張文仲元八年(1093年)重刻,石殘損。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劉之美據張文仲刻本又重刻於鄒縣,石今存鄒縣孟廟。四面刻,字行與長安本同,字型稍瘦。七種重刻本中以長安本最好。
清孫退谷《庚子消夏記》評徐鉉摹本“精神奕燁”。劉熙載《藝概》日:“秦篆簡直,如《嶧山》、《琅琊台》等碑是也。”楊守敬跋《長安本》:“筆畫圓勁,古意畢臻,以《泰山》二十九字及《琅琊台碑》校之,形神俱肖,所謂下真跡一等。故陳思孝論為翻本第一,良不誣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