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倪瓚信奉道教(全真教), 崇尚佛學, 常與和尚和道士們為友, 也許因研習佛道之故, 養成他孤僻狷介的性格, 加之他愛潔成癖, 故世人稱他為“倪迂”。倪瓚主張作品要表現畫家的“胸中逸氣”, 強調主觀意興的抒發, 反對刻意求工、求似, 曾云:“仆之所謂畫者, 不過逸筆草草, 不求形似, 聊以自娛耳!”“余之竹聊以寫胸中之逸氣耳!”《漁莊秋霽圖》一畫是倪瓚山水畫典型風格的作品。近景是平坡, 上有雜樹五六枝, 中景是一片空白, 實為浩森的湖水, 遠景是低平的巒頭,境界極為曠遠。此畫墨法濃潤, 與他晚年一意平淡的風格稍有不同。
賞析
此圖寫太湖一角晴秋傍晚的山光水色。湖水浩渺,遙接逶迤山脈。近處小丘上有嘉樹五株,參差錯落。疏筆亁墨,精心勾皴,筆法方中參圓,簡中寓繁,給人以耐人尋味的筆墨意趣。圖上有自題詩跋,言此圖為作者五十五歲(公元一三五五年)作於好友王雲浦漁莊,七十二歲時重題。裱邊有明董其昌的行書題簽,又有孫克弘、董其昌和宋旭題識。
元代山水畫家倪瓚(1301—1374,一作1306—1374),字元鎮,號雲林,無錫梅里柢陀村(今江蘇無錫梅里鎮)人。他出身於江南豪富之家,早年喪父,由兄撫養, 自幼過著閒適的讀書生活,後來其兄倪昭奎病故,他成為一家之主,但他不會經營,只會寫詩、作畫,玩古董,所以家道日趨衰落。此時社會也是動盪不安,倪瓚為了逃避官租和義軍,賣去田廬,遁跡於太湖一帶,棲居於村舍、寺觀,遊山玩水,寫詩作畫,過著所謂“隱士”生活,長達二十年之久。明初江南安定,他才回到故鄉,寄住在親戚鄒惟高家。
倪瓚是一位學識很高而又秉性孤傲的文人。他信仰全真教,後來又信奉佛教,對他的精神和藝術創作產生很大影響。他的詩文風格清新,書法有魏晉風致。他擅長水墨山水畫,據記載,他曾經學習董源及荊浩、關同、李成諸家,後來擺脫古法,別開蹊徑。但從他的作品分析,不能否認趙孟頰、尤其黃公望的藝術對他的影響(倪瓚在其《六君子圖》題款中稱“大痴老師”)。
倪瓚的山水畫風格鮮明,具有強烈的個性和獨創精神。他雖然置身於山清水秀的江南,但是他的作品卻大多表現枯木寒林,遠山野水,並以簡練文靜的筆調,明潔淡雅的墨色,塑造出荒寒蕭瑟、淒涼寂靜的境界,流露出淡淡的感傷情調。他的畫境和真誠的感情,使後世許多文人陶醉。他的畫被贊為“逸品”,而且成了高雅人格的象徵(據此圖綾邊上明代孫克弘題記:“江東之家以有無(倪畫)為清濁”)。
《漁莊秋霽圖》是1355年秋,作者寄居在友人王雲浦漁莊時的作品。這幅畫描繪風雨之後“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的湖邊景色。
倪瓚的山水畫,絕大多數採用平遠三段式構圖,近景平坡疊石,上有雜樹數株,有時加上細竹和茅亭,中景大片空白,表示湖水,造成空間的廣闊(此即黃公望在《畫山水訣》中總結的所謂“闊遠”)。遠景畫低矮逶迤的岡巒。《漁莊秋霽圖》的畫畫結構也大致如此。但是他的畫,前景與遠景的墨色並無明顯的差別,似平畫面的深度消失,令人覺得近景被推遠,遠景被拉近。宋入山水中三度空間的層次感被他破壞,變成了平面結構的圖式,而近乎抽象化的表現,這顯然是畫家主觀意識的增強。
倪瓚的筆墨枝法具有獨創性,畫山石是以枯筆變化披麻皺,兼采斧劈皺側筆皴擦(畫史亡稱他的皺法為“折帶皴”,一名“疊糕皴”),石塊似方而圓,有一種拙樸的趣味。他的用筆所形成的線條具有特殊的魅力。他多用乾筆側鋒,行筆深沉雄健,筆凋始終保持文靜閒雅的風致,而且淡淡的、乾乾的,一筆——劃都有一種微妙的均衡和張力。從樹木枝幹的描繪,就可以體悟到這種張力的效應,筆墨不多而生氣盎然,充滿了秋天的寒意,同時使大片空白變成空靈的境界。這是倪瓚以簡勝繁的超人之處。
另外,作者在十八年後(1372年)重見此畫時感懷往昔,補題詩款。全詩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