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龍泉窯青釉露胎坐龕觀音像
【窯口】:龍泉窯
【器型】:觀音像
【年代】:元代
【尺寸】:高25.4厘米
【釉彩紋飾】:釉色青綠
【紋飾明細】:青釉
器物介紹
元代龍泉窯青釉露胎坐龕觀音像,此塑像由觀音與佛龕組成,觀音雙手置膝,作咖趺狀,手結禪定印,
臉部豐滿,神態端莊。六頂花冠,胸佩纓絡,披帛著長裙。龕以堆塑的如意雲紋作成頂罩狀,善財、龍女侍立左右,兩側分別設淨瓶與瑞鳥,下附海水浪花紋底座。整件製品除觀音澀胎無釉呈赭紅色外,余皆施青釉,釉色青綠,釉層透亮瑩潤,觀音冠帽、衣飾等部位局部施紅彩、黑彩及金彩,雖已大多剝落,但仍依稀可見。座內中空,龕背有上下兩圓孔,為燒造時防胎裂的排氣孔。相關資料
元代龍泉窯比宋時擴大了好幾倍,造型特點為粗壯高大,胎體變厚,釉色減薄,觀賞價值降低。為獲得元統治者喜愛和促進銷售,匠師們採用刻、劃、印、貼、雕和點褐彩等工藝來美化器物。蓮花瓣是宋元時期龍泉青瓷的主要裝飾之一。元代初年蓮瓣寬矮,系用刀或鉗子劃出蓮瓣邊線,製作方便,這種紋飾是元代特有的。隨後多數瓣面演變成為狹長,形似菊瓣。因為它是從南宋時瓣面豐滿、瓣脊突起的蓮瓣發展而來的,所以人們仍稱它為蓮瓣紋。元代蓮瓣紋有以下幾種形式:瓣面平,蓮瓣的邊線用刀或鉗子劃成;兩面用刀斜刻成瓣面,中間有瓣脊,多數瓣脊粗細不一,上下不直,刻工粗糙;在一部分盞、洗或盤的內壁用刀自上而下挖成,瓣面上端較寬,沒有瓣尖;龍泉溪口窯生產的用模子製成的瓶、罐的蓮瓣紋,蓮瓣的邊線是細凸線的。這是鑑定宋元龍泉青瓷的主要依據。
在元代青瓷器中,仿古器物少見,新創器型有高足杯、菱口盤、環耳瓶、鳳尾尊、荷葉蓋罐等等,高足杯足較短,上下大小基本一致,足內空心且較深。裝飾採用劃、刻、印、貼、鏤、堆等多種方法,以劃花為主,劃花紋粗略,線條奔放,並出現了褐色點彩。器物普遍飾有花紋,紋飾題材以雲龍、飛鳳、雙魚、八仙、八卦、梅、菊、馬上封侯等多見。此外,還大量出漢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銘。盤、碗外壁的蓮瓣紋長而窄,排列較疏,瓣中間一般無脈線突起,不同於南宋。盤、碗底足一般挖足較深,有的深過外牆壁,外底足中間颳去一圈釉,露胎泛紅,中心有釉。到元代晚期有的底足內全無釉,中心有乳丁狀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