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美人魚”是一種終生生活在熱帶、亞熱帶的水域中,或者在近海游弋的大型水生哺乳動物,它的名字就叫儒艮。因為它的雌獸的胸部乳房豐滿,高高隆起,還生有一對4—5厘米的乳頭,當它給幼仔哺乳時,常用兩個肥大的胸鰭抱起幼仔露出海面,所以在傍晚或朦朧的月夜中使人們產生了錯覺。
在我國古代也有關於“美人魚”的傳說故事,最著名的是宋朝《徂異記》中的記述:“查道使高麗,見婦人紅裳雙袒,髻鬟紛亂,腮後微露紅鬣,命扶於水中,拜手感戀而沒—乃人魚也。”它在我國南海一帶還被稱為“南海鮫人”,傳說有一條“鮫人”被漁夫捕到,好心的漁夫不忍加害,把它放回大海,“鮫人”非常感動,流下感激的淚水變成了美麗的珍珠。由於這些關於“美人魚”的傳說故事都很動人,富有傳奇的浪漫色彩,所以廣為流傳,“美人魚”的藝術形象也風靡全球。
其實,儒艮的長像不僅不美,而且可以說是比較醜陋的。成體頭小身大,體長可達3米,體重可達500公斤。頭上平平,吻部前伸,嘴向下張開,密生髭毛,雄性門牙突出口外,狀如獠牙,上唇較厚,形成一個圓筒狀,很象豬的口鼻處,但比豬的更大,鼻孔則被擠到了頭頂上。眼睛、耳朵都很小,沒有耳殼,棕灰色的身體上只長著一些稀疏的硬毛,皮膚褶皺很多,厚度達2.5厘米。它終生生活在海水中,身體呈紡錘形,前肢變成了鰭槳狀,後肢已退化,與尾平行,形成兩頭尖,中尖凹的新月形尾鰭,與魚尾相像,游泳時起舵的作用。
儒艮分布在太平洋的西南部和印度洋沿岸,即從我國的廣東、廣西、台灣等沿海地區,到越南、菲律賓、新喀里多尼亞、西密克尼西亞、印度尼西亞,直至澳大利亞北部海岸,以及從印度、斯里蘭卡經紅海到莫三比克的非洲海岸這樣廣闊的海洋水域中。它有時可以進入河口,但不能在淡水中生活。
儒艮雖然看上去體大笨重,但性情謙和、安祥,多三五隻或十餘只成群出沒於淺海地帶,同伴之間常常以鼻相碰以示友好,很少爭鬥。在形態結構上也非常適應在海水中以水生植物為食的生活。它的背部為深灰色,幾近黑色,而腹面顏色稍淡。當臥於水底時,身體顏色和周圍環境相近,不易被敵害所發現。身體內的脂肪層很厚,不怕較低的水溫。鼻孔具有肌肉質的活瓣,出水呼吸時將活瓣打開,入水則將活瓣關閉,堵塞鼻孔,防止嗆水。上唇特化,上面布滿短粗的硬毛,就像兩把刷子,靈活的上唇就利用這兩把刷子不停地把藻類、水草等水生植物,偶而也有少量小魚、小蝦、小軟體動物等送到口中。儒艮每天食草多達數十公斤,約為其體重的百分之十左右,因此消化系統十分發達,具有發達的盲腸和長達45米的腸道來消化食物。它可以屏住呼吸沉到30—40米的水下達20分鐘之久。躲避敵害時,也可以用寬大、肥厚的尾巴擊水,快速游泳,逃逸而去。儒艮一般要到9—10歲時才能達到性成熟,產仔於水中,每胎通常只產1仔,懷孕期為1年,哺乳期也為1年。
儒艮在我國被列為國家I級保護動物。1991年,我國在廣西合浦的北部灣沿岸地帶建立了以保護儒艮為主的沙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的海草生長較為茂盛,是我國儒艮的主要棲息地之一,從前曾有數十隻,甚至上百隻儒艮出沒。但由於過度獵捕和環境變遷,現在儒艮的數量並不多,僅偶爾能發現它的蹤跡,說明儒艮尚未在該海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