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作為一家綜合性地方博物館,儀征博物館積極開展陳列展覽、文物收藏、文物保護、考古發掘、科學研究等多項業務。
博物館占地5.5畝,建築面積5520平方米,總投資1800餘萬元。主體三層,外觀吸收了“鼎”的造型,古樸厚重,一樓儀征歷史陳列廳,面積635.72平方米。
二樓漢代文物精華廳,面積372.28平方米,雨花石陳列廳,面積189.52平方米,臨時展廳面積464.09平方米。
博物館藏有自商周以來各類文物、標本5000多件,比較全面地反映了本地區各個歷史時期社會經濟文化概貌,藏品品種豐富,地方特色顯著,尤以漢代文物為館藏重點,反映了儀征豐厚的漢文化內涵。
展覽
功能設定

基本陳列
儀征市博物館定位於展示儀征悠久的歷史和地域特色,根據展廳布局和館藏文物的特點,設立了一個基本陳列“揚子江畔的明珠——儀征歷史陳列”,兩個專題陳列“泱泱漢風——漢代文物精華陳列”、“石之緣---雨花石展。
展覽特色
“揚子江畔的明珠——儀征歷史陳列”以地方特色文物為主線,陳列了上自西周、下迄清末的各類代表性實物和標本共280多件,分上古歲月,封建年華和人文薈萃三個部分,將儀征歷史發展脈絡鮮明呈現在觀眾面前。通過鮮明的陳列主題、精美的陳列文物及新穎的展示手段,展現一副儀征古代文明的歷史長卷,彰顯儀征儀征悠久燦爛的歷史。
“泱泱漢風——漢代文物精華陳列”陳列了兩漢銅器、玉器、原始瓷器、漆器、陶俑等各類文物近百件,是從館藏千餘件漢代文物中遴選出來具有代表性的珍品,這些精彩紛呈,各具特色的文物展示了儀征深厚璀璨的漢文化,讓人們充分領略勇於開拓、積極進取的泱泱漢風。
“石之緣---雨花石展”展示了儀征特產雨花石的獨特風采。展出雨花石精品近兩百枚。
精典藏品
西周麋鹿骨戈

1995年陳集鄉神墩遺址出土。援身有中脊,脊部隆起,鋒較為圓潤,援尾部有一長方形穿。闌部突起,上有兩長方形穿。內呈不規則形,上有一長方形穿和一圓形穿。用麋鹿骨磨製而成的戈,在本地區較為罕見,具有重要的收藏與研究價值。
清龍紋白玉帶鉤
長:12.3厘米、寬2.1厘米
傳世文物。玉質白色,呈琵琶形。鉤首為龍頭,嘴部採用鏤雕手法,龍嘴微張,突吻,長腳後彎,兩眼圓睜,鈕為委角方形。器型完整,玉質較好,造型生動,雕刻精細,反映出清代制玉工藝的精湛水平。
清銅佛像
高:21.6厘米
真州北門石塔出土。菩薩頭戴寶冠,彎眉細目,隆鼻小口,雙目下垂,面目慈祥。耳飾耳當,頸部及胸前,腹前有聯珠紋串飾。裸上身,下身著裙,批帛誠“S”形纏繞於雙臂,前垂於蓮座兩側。左手施無畏,右手扶右膝作觸地印,結跏趺坐於素束仰復蓮座之上,座呈橢圓形。
北宋三層雕花石印盒、銅印

盒內放置矩鈕印兩枚,一印陽文為“高陽許皇私印”;一印陽文“許”。
北宋刻銘紫端硯
長:23.2厘米 、寬:19厘米、厚:4.8厘米
1993年儀征化纖白沙二村出土。長方形,硯池為斜坡面,前高后低,硯體端莊,做工規整,石質細膩溫潤,呵氣成水,發墨如油。硯面上有兩個金黃石眼,起畫龍點睛作用。硯背亦呈前高后低形,上有行書刻銘十二字:“聖宋庚寅歲高陽子春書府記”。硯銘鐫刻遒勁有力,舒展自如,佳硯佳銘,相得益彰。
博物館積極發揮宣傳教育功能。利用“518博物館日”、“文化遺產日”、文物宣傳周等紀念日,設立宣傳戧牌、散發宣傳資料、邀請專家為市民義務鑑定文物藏品及送展下鄉,大力加強文物保護宣傳,在全社會營造保護文物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