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生態人類學致力於人與環境之間複雜關係的研
究。
人類的生存一直同鄰近的土地、氣候、植物以及動物種群發生著密切的關係,並對其產生影響。環境因素亦反過來作用於人類。生態人類學試圖探討人類群體如何適應、塑造其生存環境並伴隨此過程形成相應的風俗習慣以及社會、經濟、政治生活。
生態人類學希望對人類社會文化作為適應環境的產物作出唯物的說明。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文化對生態環境適應性研究的歷史回顧
第二節 文化與生態環境的耦合關係
第三節 文化制衡與生物制衡中的族群生計
第二章 生態環境的改性與侗族傳統生計的嬗變歷程
第一節 侗族先民百越族群的濱水漁獵文化
第二節 濱水漁獵文化向低山叢林狩獵一採集文化的轉型
第三節 低山叢林狩獵一採集文化向濕地游耕文化的轉型
第四節 山地與壩區林糧兼營的農耕文化
第三章 稻魚鴨共生的稻作農業
第一節 山地澤生生態系統的文化構築
第二節 稻鴨魚共生結構的生計資源配置
第三節 侗族社區傳統糯稻的民間保存
第四節 傳統珍稀糯稻丟失的文化思考
第四章 生計方式的積累創新與最佳化配置
第一節 生計方式的經驗積累
第二節 生計方式的適應性創新
第三節 生計方式的最佳化配置
第五章 社區生計安全的生態保障
第一節 生物多樣性是生計安全的前提
第二節 水土資源儲存是生計安全的基礎
第三節 資源均衡利用是生計安全的結果
第六章 社區生計安全的文化支撐
第一節 生計安全的生存權利
第二節 生計安全的社會保障
第三節 生計安全的社區規則
第四節 款約與侗族傳統生計方式的和諧運行
第七章 傳統生計方式的文化價值
第一節 經濟總是沉浸在文化的汪洋大海里
第二節 生計理性與文化選擇
第三節 生計實踐中的文化邏輯
結語:選擇了一種生計方式就是選擇了一種文化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