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輿學解析
堪為天,是日月星辰的運轉模式和規律,有強大的磁場能量輻射影響到地球上的萬物和生靈。輿為地,指地球上的山水和地形地物,同樣都具有磁場和能量。我們祖先沒有科學儀器檢測這些磁場和能量是什麼物質或元素,所以就用可見的水,木,火,金,土作為抽象代表,並用陰陽區分其性質,一直沿用至今。地球上萬事萬物都脫離不了天地這種作用力的影響,在天地這個大風水環境中,也可以說大磁場的作用力下,一切生靈都有生老病死,一切事物都有開始,發展和結束,生生息息周而復始地循序進行著。因時空地點的不同,而接受的磁場作用力與每個人小磁場的相互作用力也不同,因此人的命運就有了差異了。
傳統堪輿歷史
堪輿學的起源與流派 其起源久矣!早在先秦就有相宅活動。春秋時,《尚書》中有:“成王在豐,欲宅邑,使召公先相宅。”的記載。至漢朝,司馬遷的《史記*日者列傳》中也有“孝武帝時聚會占家問之,某日可取乎?……堪輿家曰不可”的記載。漢武帝時,堪輿家是方術的一支流派,經常參與國家大事的諮詢,一度受到國家政權的重視。到明朝時,大軍事家,也是堪輿名家,《郁離子》的作者劉基,在一次南遊中行至大嶼山一帶,曾發感言:“奇哉大嶼山,日後定可富甲天下!(大嶼山,即香港第二大島。)”而今事實證明了他的推斷。在我們對他精湛的堪輿造詣所折服的同時,也不得不驚嘆堪輿這門學術的神妙!
堪的本意是凸地。《說文*土部》:“堪,地突也。”段玉裁註:“地之突出者日堪。”堪的引申義有天;勝任,還與勘察的勘字相通。
輿的本意是車廂
那么何為堪輿?《淮南子》中有:“堪,天道也;輿,地道也。”堪即天,輿即地,堪輿學即天地之學。它是以河圖洛書為基礎,結合八卦九星和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把天道運行和地氣流轉以及人在其中,完整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特殊的理論體系,從而推斷或改變人的吉凶禍福,壽夭窮通。因此堪輿(風水)與人之命運休戚相關。
從之所以叫風水上又可以看得出,風和水在整個堪輿界學術理論中的重要性。其實,研究風和水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研究“氣”。《皇帝內經》曰:“氣者,人之根本;宅者,陰陽之樞紐,人倫之軌模,順之則亨,逆之則否。”《易經》曰:“星宿帶動天氣,山川帶動地氣,天氣為陽,地氣為陰,陰陽交泰,天地氤氳,萬物滋生。”因此,可以看出氣對人的重要性。但為什麼要研究風水呢?其實,氣與風水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繫。古書載:氣乘風則散,界水而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又說:“無水則風到而氣散,有水則氣止而風無,故風水二字為地學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為上等,以藏風之地為次等。”《水龍經》也有“水飛走則生氣散,水融注則內氣聚”,“未看山時先看水,有山無水休尋地”等等,都說明了風和水的重要性。在現實生活中,從巨觀上講,靠水的地方就比不靠水的地方要發展的快。比如香港、台灣、韓國、新加坡,在二十世紀中葉,亞洲經濟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得風氣之先,於六、七十年代經濟飛速增長,一躍而成為亞洲經濟的排頭兵,給整個亞洲經濟帶來新的活力,為世界所矚目,被稱作亞洲四小龍。然而當你去研究他們時發現,他們所處位置不同,語言文化不同,經濟體制也不同,但是卻有一個驚人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環海地區。這種現實情況與風水理論不謀而合。而今,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我國,也是沿海地區較內陸發展更為迅猛。當然象這樣的例子還很多。這些都充分說明了風水理論的真實性和實效性。
自古以來,風水學界的著述,汗牛充棟,浩若煙海,門派也是百家爭鳴,派別林立,但主流無非是形勢和理氣兩派。形勢派注重巒頭方位的結合,理氣派注重時運生克的原理,雖各有所長,但上升到一定層次,其結果、效應卻是一致的,可謂是殊途同歸。
當今風水門派不過八宅、玄空、楊公風水和過路陰陽四大派系。當然還有其它派別,但都是創立時間不長,或是以上四派的分支。
1 、八宅派 由唐代著名僧人一行所創,他精通曆法和天文,著有《大衍曆》。其理論核心是以八卦套九星配八宅為基礎,結合九宮飛星的流年運轉,把人分為東四和西四兩命,納入整個風水體系當中,真正實現了天(九星)地(八卦)人(九宮)三者合一的完美境界,是河圖洛書最直接的體現。理論深合易理,源於河洛,其內容博大精深、奧妙無窮。在經過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日益完善,至今發展成為風水界的一個重要派別。
2 、玄空派 此派也是當今風水界的一大門派,以“沈氏玄空學”為最,屬理氣派,其內以洛書九星(一白水星、二黑土星、三碧木星、四綠木星、五黃土星、六白金星、七赤金星、八白土星、九紫火星)為根本,外取自然環境的山水實物為依據,結合三元運氣學說,通過排龍立穴、飛星布盤和收山出煞等獨特的術數運算,往往應事如神,讓人嘆為觀止。其理論精髓深刻地反應了天道運行,地勢相應的自然法則。
3 、楊公派 楊派也是起源於唐朝,是時任光祿大夫的楊筠松所創,當時他掌管靈台地理,在堪輿奇書《禁中玉函》的基礎上結合個人實踐,創立楊派風水。其理論基礎分五大類,即“龍、砂、水、向、穴”,也就是“尋龍、覓水、觀砂、立向、定穴”。由於其實效性立竿見影,在其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風行大江南北,直到今天。
綜上所述,堪輿之學,博大精深,關乎人運家運乃至國運。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兩次世界大戰前夕,都有彗星出現,這或多或少地都說明了天象運行,地道從之的理論。就象哲人所說:宇宙有大關合,氣運為主,山川有真性情,氣勢為先,地運有推移,而天氣從之,天運有轉變,而地氣應之。因此,我們應努力挖掘風水學之精髓,弘揚我華夏民族之燦爛文明,廣推四海,造福眾生。
傳統堪輿名家
在歷朝歷代所修官吏的傳記部分,總有那么幾個、十個或者幾十個名額要給方技術數者流,這就是所謂的《藝術傳》或者《藝文傳》,大部分少不了風水先生,這些青史有名的風水先生即為“風水名流”。研究和分析這些風水名流的史料、傳記,對我們加深認識風水現象尤其是風水先生的變遷過程、職業特點、階層歸屬、社會地位和文化功能,都不無裨益。秦漢魏晉時期的風水名流。
( 1 )愕里子據《史記愕里子傳》載,愕里子,名疾,秦惠王之弟,因居住渭南陰鄉愕里,故俗稱愕里子。為人滑稽多智,有智囊之名。武王即位後,曾立以為相,秦昭王七年(公元前 300 年)卒,葬渭南章台之東。死前預言,百年之後當有天子之宮夾我墓。至漢代,果然長樂宮建在其東,未央宮建在其西,武庫正當其墓。
( 2 )青烏子又稱青烏公、青鳥先生,據說活動於秦漢之際,曾著《葬經》一書,被後世風水先生尊為鼻祖。
( 3 )管格據《三國志 魏志 管格傳》載:格隨軍西行,過毋丘儉墓下,倚樹哀吟,精神不樂。人問其故,格日:“林木雖茂,無形可久。碑墓雖美,無後可守。玄武藏頭,青龍無足,白虎街屍,朱雀悲哭,四危以備法當滅族。不過二載,其應至矣!”後來果然如此。
( 4 )郭璞( 276-324 ),東晉著名學者,字景純,山西聞喜人。博學,好古代奇文,又喜陰陽卜筮之術。東晉初,為著作侍郎,後被王敦任為記室參軍。敦欲謀反,命其卜筮,璞謂其必敗,遂被王敦所殺,據說風水書《葬書》和《錦囊驚》為其所著。
( 5 )陶侃( 259-334 ),東晉滬江洵陽人(今江西九江)人,字行。據稱,陶侃曾撰有風水著作《捉脈賦》。
( 6 )韓友據《江南通志》載:韓友,字景先,東晉舒縣人,出仕之前,曾追隨學者伍振學習《易經》,並能圖宅相墓。
隋唐時期的風水名流
( 1 )舒綽據《浙江通志》載:舒綽,隋東陽(浙江金華)人。稽古博文,尤善相家。
( 2 )一行 一行( 673-727 ),唐代高僧,俗名張遂,河北巨鹿人,精通曆法、天文。所提出的“山河兩界說”,對後世堪輿家們的“界水理論”,有重大影響。
( 3 )司馬頭陀根據《江西通志》記載:司馬頭陀曾學習堪輿之術,歷覽洪都(今南昌)諸山,欽定佳穴 170 余處,多有所驗。一日在拜見奉某百丈(即禪宗高僧)時說:我最近在湖南覓得一山,可住一千五百善知識者。百丈問:“老僧可否住得?”答日:“不可”。然後指著旁邊在座的華林覺說:“此為主人也”後來李景讓率眾人建廟於此,請朝廷賜號“同慶寺”,此地遂成禪學中心。結果與其預言一樣。其著作有《水法》傳世。
( 4 )浮屠泓僧人泓師,祖籍黃州(湖北黃岡),善陰陽算術。
( 5 )丘延翰字冀之。家居山系聞喜。唐朝永征年間以文章著名。
( 6 )楊筠松按《地理正宗》:楊筠松,字叔茂,竇州人,長期居住江西,號救貧先生。曾以《疑龍經》、《撼龍經》、《立錘賦》、《黑囊經》、《三十六龍》等書。被後人尊為江西派祖師。又據《江西通志》記載:筠松,竇州人,僖朝國師,官至金紫色光祿大夫,掌靈台地理事。黃巢破京城,乃斷髮入崑崙山步龍。曾路過贛州,以地理術行於世。自稱救貧仙人。卒於贛州,葬於中樂口(今山西大同)。 著書36部,在興國三僚開創中國風水學術, 風水對聯:自然山水好風水,天地乾坤良雲天;橫批:風生水起。
7 )曾文瑞江西寧都人,楊筠松高弟,作《陰陽問答》、《尋龍記》。
( 8 )范越鳳字可儀,號洞微山人,浙江縉雲人,楊公高弟,作《尋龍入式歌》。
( 9 )賴文俊江西寧都人,曾文瑞之女婿,世稱賴布衣,為江西派第三代傳人,根據屈大均《廣東新語墳語》記載:“宋有賴布衣者,善相墳地,今廣東故家大姓,其始祖二世、三世墳,多賴布衣所定穴位。予宗有其二。諺日:族有賴布衣,繁昌必有聞。
( 10 )廖禹字堯成臣,(一說字萬邦),江西寧都人,因長期隱居金精山,故世稱金精人。曾作《穴罰》、《熬極金精》。為江西派第九代傳人,地理正宗認為其為唐代人,《江西通志》認為其為宋代人,待考證。
宋元時期的風水名流
胡矮倦 江西派第十二代傳人,曾做《三十六穴圖》與《至寶經》。 蔡神興號牧堂,所作《發微論》極受後世推崇。吳景鸞字仲祥,江西德興人,西漢長沙王吳丙後裔,其祖父吳法旺精通天文、地理。其父親吳克誠曾師從宋代著名易學家、華山道人陳圖南學習易經和堪輿之術,受其影響,吳景鸞自幼對風水訓練有素、精研有驗。慶曆一年(公元 1041 年),宋仁宗下昭選拔陰陽家,本郡學官推舉吳景鸞入京入試。果然受到宋仁宗賞識,被授予司天監正職。然而不久因為論牛首山“坤風側射,厄當國母;離宮坎水直流,禍應至尊下殿”之語而被下大獄。一直到仁宗去世,才被大赦,出獄後向皇帝獻《中余圖》,未受賞識,遂佯狂削髮,修道與湖北天門縣白雲山洞,常往來與饒、心二州(均在江西)。著有《理氣心印》、《吳公解義》等。宋英宗治平初年(公元 1964 年)遺書予女而終。劉潛江西贛州籍,宋折宗時人,上世為唐代著名堪輿家司馬頭陀,所著《地理諸說》行世。明永樂二年曾於佛像中發現此書。鄒寬字仲容,與博伯通同師廖金精,得其真傳,為相州汪伯彥卜地葬親時,曾借堪輿之言寫信說伯彥攻打金國,末云:“方今幽燕未歸版籍,朝廷有意恢弘,倘值此時揮師振旅,當勿記名位高低,奮力前進,必立稀世之名,若參之他見,微有更改,妄觸一機,百關具廢。”對此,伯彥表示同意,未能付出實施。後來宋高宗即位,果授伯彥知樞密院事,旋進右僕射,與黃潛善同居相位。看來鄒寬藝術確實詭秘,不過信中之議全是妄托空言。徐仁旺江西上堯白雲山人,曾上奏摺議遷宋定陵,他主張用牛頭山前地,認為山後之地有以下害處:“坤水長流,災在丙午歲內,丁內直射,禍當丁未歲中。”對於他的這番話,起初人們並不在意。後來金人犯邊,果在丙午年,而丁未年後,諸郡火載相繼不斷,東南州郡半為盜區。於是人們想起他的預言。王及字肇卿,一字孔彰,原籍河南開封。其祖父王內因論曆法有差,被貶居住江西贛州。王本人幼年致力科舉,在舉不利,後棄家流浪江湖。後因喜愛歐江龍泉山水,便在此定居下來,王深明堪輿之學,對閩派風水的形成有重大影響,死後弟子葉叔亮傳其《心經》及《問答語錄》。胡舜申原籍安徽績溪,南寧紹興年間遷到蘇州。根據《蘇州府志》記載,其人:“通風土陰陽之術,世傳江西地理所與舜申。嘗以術行四郭而相之,以為蛇門不當塞。”著作有《吳門忠告》一篇。達僧《吉安府志》說:“達僧,姓劉氏居安流下村水南院,師司馬頭陀,善地理之術,所著有《撼龍經》、《天元一氣》諸書,世有傳之者。”這裡,關於《撼龍經》的作者是達僧的說法與一般以為為楊筠松所作的觀點有矛盾。究竟哪個正確,尚待探討。鐸長老佛寺中人真名不詳,宋元之際,以形家數術週遊江西。其弟子有南昌劉子南、新建趙之方和豐城何野雲。梁饒元代人,家居江西德興,精堪輿術。時值歲暮,擺渡人李翁請其歇息一夜,並設酒款待他。飲至半酣,梁饒大發感慨說:“世上任何人能認識我,今日時師後代仙。”聽到此言,里便向他懇求吉地,梁當即指示穴位,並囑咐說:“貴從武功來,禍後福始應”後來李翁便葬在所選之穴。不幾年,其子以罪戌安徽定遠,生下一子,被朱元璋收養,賜以過姓,復賜姓沐,單名一英。此子於洪武十四年( 1381 年)從傅友德取雲南,留鎮其地,死後追封黔寧王。沐氏從此繼承雲南王位,與名代相此終。
明清時期的風水名流
( 1 )張宗為汗代道教張天師的後裔,精青烏之術。元末,避陳友諒亂,改名隱居與皖南青陽。貴池一縣凡是經過他卜選的葬地,其家都留有標記。明洪武十二曾應朱元璋要求,隨軍觀察行軍途中的山川形勢。
( 2 )目講僧《寧波府志》稱,“目講僧,不知何許人,隱其姓氏,或雲元進士,晦跡於僧。或云為陳友諒參謀,反敗逃匿為僧。明末來勤,善堪輿術,為人卜葬無不奇驗。嘗日:吾當以目講天下,故皆稱為目講雲。卒死於勤,凡邑中大家官家,其先進墳墓未有不出其手。以故久而益神。其所著書絕無,刊本多為後人委託,世鮮有得其傳著。
( 3 )周仲高明人周仲高精通天文地理之學,足跡遍及東南,時方承平,社會安定,可周卻從浙江錢塘江搬到江蘇崑山居住,並說天下兵禍將起,“吾卜地莫如婁江善”,後來果然錢糖江毀於兵禍,崑山無恙。洪武初,郡邑修建公署及廟宇,相方、定位、卜日、選辰皆出其手。由於技藝精湛縣令派人為其畫像,以示讚揚。
( 4 )仲寧明代騰縣人,根據《茺州府志》載:他曾遇異人傳授風水之術,為人相地大多奇中。明成祖駕幸南京,駐於騰縣,曾召見中寧,試其才學,仲寧指者一處,說其下若干尺有石如虎。成祖令人掘之,果然得之。
( 5 )楊宗敏明代紹興新昌縣人,永樂年間,有異僧為逃避官府追捕,躲藏其家,授其堪輿之術。宗敏書速得神解。他登山隔十里左右,即知穴位坐向。倒丈也不差毫釐。時人稱之為楊地仙。( 6 )廖均卿江西寧都人,命十三陵區的首席選擇家。其祖為唐朝著名堪輿家廖禹,根據顧炎武《昌平山水記》記載:明朝永樂五年( 1407 )七月,皇后徐氏崩,上命禮部尚書趙羽以明地理者廖均卿等往擇地,得吉於昌平縣黃土山,及車駕臨視,封其山為天壽山,以七年( 1409 年)五月己卯作長陵,…… 自是列聖因之,皆葬於長陵左右而同為一域焉。( 7 )非幻和尚蘅州寶陀山主持僧,熟讀儒書,精通地理。嘗應召選擇昌平天壽山風水,事後賜以金紫。永樂十八年,明成祖遣使祭其墓,追贈他為“五官靈台郎僧錄司右教”
( 8 )游朝宗明徽州人,為天壽山(十三陵)陵域的主要選擇家之一,曾受到永樂皇帝的褒賞。
( 9 )裴士傑明初著名堪輿理論家,曾主持編寫《永樂大典》中有關風水問題的條目。
( 10 )駱用卿浙江餘姚人,精通堪輿之術,為十三陵的主要選擇家。早年遊學不第,以經術設館授徒,明正三年(1508 )中進士,歷任兵部員外郎,僑居通州。嘉靖年間,經大學士張俘敬推薦,駱用卿為明世宗朱厚在昌平天壽山十八道嶺選擇了陵寢所在,此嶺後被賜名陽翠嶺。
( 11)谷宗綱字以張,明溫州永嘉縣人,精青鳥家言,考難精晰,然恥以術鳴,托情詩酒,有詩文若干卷行世。
( 12 )徐善繼江西德興人,初補本邑癢生,因親喪未葬,故與弟善述究心堪輿之學。因得吳景鸞遺書於天門白雲洞遂深明其奧,指示陰陽休囚每每靈驗。馳名於閩南各縣。其易學知識之淵博,也深得當時士大夫欽佩。所著有《人自須知》等。
( 13 )汪朝邦字用實,明徽州人,為人憨厚,科舉失利,棄而攻醫,尤精形家言。
( 14 )江仲京字林泉,明徽州人,精通堪輿之學,與其兄江抱日、江東白被時人合稱為“區東三仙”
( 15 )奚百川安徽望江縣人,據明《太平府志》載:奚百川,本府望江縣人,“善堪輿,本鄉及桂城諸里陰陽二宅,皆其所頂。”
( 16 )李綁祥字和征,天資聰穎,博貫青囊星學,尤得陽宅真傳,卜築應驗。
( 17 )李景溪賦性靈異,精通陽宅、星相、曆法諸法,所著有:《陽宅秘訣》、《雷庭心法》等書。
( 18 )徐懋榮徐懋榮,字野雲,為武功伯徐有貞第四世孫,精通風水術,為蘇州文人張鳳冀、周天球、文彭、文嘉輩所推崇,晚年與諸 君唱酬為樂。明歷二十三年( 1605 年)卒,享年七十一歲,其長子徐太衍繼承父業,其三子徐永鎮著有《堪輿錄篆》八卷。
( 19 )張儲字曼胥,江西南昌人,明大學士張位之弟,堪輿醫卜、風監之術、無所不精,明萬曆是曾瀏覽遼東,回來後對人講:“吾觀王氣所在遼左,又觀人家葬地,三十年後皆當大貴,聞巷兒童走卒往往多王侯將相。天下其多事乎?”聽者以為他胡說八道,皆未在意,不久清兵入關,恰應其言。
( 20 )閔德裕字崑岡,清代湖平廣濟縣人,常穿短後之衣,戴茅蒲之笠,懾亡織之衣,遍走山川野雲,相其陰陽,查其泉脈,然後繪成圖冊藏呼籲家中,若有人求其相看風水,只需按籍索找即可。其服務可謂專業化、系列化。
( 21 )蔣平階《清史搞 藝術傳》載:蔣平階,字大鴻,江蘇華亭人。少孤,其祖命學堪輿之學。“十年始得其傳,遍證之大江南北,古今名墓;又十年始窮其變。自謂:視天下山川土壤,雖大荒內外如一也。遂著《地理辨證》一書。取世相川之書,訂其謬處,析其是非,惟尊楊筠松一人,曾文瑞僅以筠松以傳。…… 自言事貴心授,非可言馨,古書充棟,半屬偽造,其昌言救世惟在《地理辨證》一書。其弟子有丹陽張仲馨、丹徒駱士鵬、山陰呂相烈、會稽姜堯、武陵胡泰征、淄川畢世持。平階生於明末,兼以詩鳴清初,諸老與之唱和。地學為一代大宗,所造羅經,後人多用之,成為蔣盤。
( 22 )章攀桂字淮樹,安徽桐城人。乾隆時曾在甘肅某地任知縣,累生至江蘇松太兵備道。根據《清史搞藝術傳》的說法:“此人有吏才,多術藝,尤精形家言。謂近世型家之書,理當辭顯著者,莫如張宗道《地理全書》為之作注,稍辨其誤失。大旨本元人《山陽指迷》之說,專注形勢。攀桂既仕顯,不以方技為也。自喜其術,每為親戚交友擇地,貧者助之財以葬。 …… 乾隆數南巡,自鎮江到江寧,江行險,每由陸詔改通水道,議鑿句容,故破崗瀆。攀桂相其地勢,日,茅山石地勢高,縱成瀆,非設閘不成,儲水多勞費,請從上元東北攝山下鑿金烏珠刀槍河故道,以達丹徒,工省修易,遂監其役,瀆成,謂之新河,百年來賴其便利,攀桂亦因受褒賞,然而,因大學士于敏終收受賄賂之事暴露,受到乾隆皇帝指責,而攀桂因曾經幫助於某在金壇修建私家園邸,所以被革職,丟官後,他散居江寧,晚年沉溺禪理,著作有《選擇正宗》行於世”。
( 23 )葉泰字九升 ,清代安徽人,著有《山法十三書》十九卷行世,影響甚大,被收入《四庫全書》中。該書囊括了前人堪輿之說,而以己意評析,亦間附以己作,大旨以楊筠松、吳景鸞二家為主,論巒頭陰陽,尤尊楊公,而避廖金精之說。以上編者對歷史上有名的五十三位風水 先生進行了簡略的介紹。由中不難看出:他們或出身名門旺族;或出身貧寒人家;或出入佛寺道觀;或遊歷州郡之間;或以堪輿談福禍;或借風水論政治;或因相地而發跡;或憑擇地而揚名;或設館授徒,秘傳其術;或看書立說、公諸天下;總自,各有一套絕技,各有一套特色,各有一種情趣,各有一番經歷,因而也各有一類活法。從中,我們看到形形色色的風水 先生 和風水 先生的形形色色。將這些資料傳記串聯起來,綜合歸納,我們便會改變那種一提起風 水 先生就想到手提羅盤、胡謅亂咒、騙人錢財的“風水佬”的思維定勢,對風水和風水先生有一個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