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學”在中國
國際科學聯合會1994年組織科學能力建設委員會,專門研究在世界範圍內推廣探究式科學教育。2000年11月,中國政府邀請國際科學理事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北京召開國際國小科學與數學教育會議,會議發表的《北京宣言》,決定在世界範圍內共同推動探究式科學教育。
2001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推動這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學教育改革項目(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首次完整的將探究式科學教育模式引入到中國,命名“做中學”。教育部成立“做中學”科學教育領導小組,由時任教育部分管科技的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韋鈺教授任組長。
“做中學”項目首批在北京、上海、南京、汕頭四個城市的44所學校試點,後來陸續發展到18個示範城市。“做中學”既是一種教育理念,又是一種教育內容和方法,同時也是一個教育過程,作為兒童科學教育的一種形式,它體現著素質教育的目的和精神。“做中學”的教學流程有其鮮明的特色和基本模式,“做中學”不僅能培養兒童的科學精神和動手能力,也能培養兒童的團隊合作精神,是兒童科學啟蒙教育的重要形式。“做中學”項目開展以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學生們表現出這個年齡少有的求知慾,孩子的好奇心和全身心投入讓人感到震驚,教育質量無可挑剔,為中國素質教育找到了根本出路。
在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領導下,“做中學“科學教育實驗項目堅持經過實驗,不斷總結經驗,再逐步推廣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堅持先引進國外的優秀案例,然後消化、吸收,再創造我們自己的案例;堅持教師先培訓,然後學校再開展項目的原則。2001~2004年中國先後有三批共44名教師到法國接受喬治·夏帕克(Georges Charpak)等專家的科學教育培訓,之後,法國專家定期來中國對科學教師進行體驗式培訓。每年中國教育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都要定期舉辦“科學教育”國際論壇和“做中學”全國骨幹教師高級培訓研修班。
“做中學''吸取了美國"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和法國"LaMainalaPate(即“動手做”)"等國外先進的經驗。從 生命科學、地球和宇宙科學、物理和物質科學、技術和工程四大自然科學領域,培養孩子的 觀察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表達溝通能力、合作能力、思維能力和社會情緒控制能力,讓孩子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實現素質教育目標。
孩子們的探究過程首先是基於前概念提出問題、給出假設、設計和實施實驗、得出結論、相互交流等步驟,並在教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對整個過程進行記錄(學齡前兒童用圖畫記錄)。
傳統演繹式教育僅教具體概念和知識,教孩子說、寫、聽、唱等具體技能的學習,一旦遇到突發情況,這些就不管用了。而“HIBL做中學”科學探究是孩子自己參入的活動,讓孩子親自參與物體和自然現象的發現、觀察與實驗,接觸實際,從而達到以下目的: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就會主動學習;激發保護想像力,擴展思維;獲得重要的科學概念和科學概念之間的聯繫;學習探究的技能;改善合作和交往能力;促進語言和表達能力的發展,並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自己建構知識體系。
什麼是HIBL探究式科學教育?
“做中學”科學教育就是在中國幼稚園和中、國小中進行的“探究式科學教育”,“做中學”是這個項目的簡稱。
探究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熱衷於探究是科學家的基本性格組成,也是兒童的天性。
探究式科學教育是在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學習環境中,讓兒童親歷科學探究的學習過程。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的,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在探究式科學教育中,需要把讓兒童建立新的科學概念(想法)、改善和糾正已有的科學概念以及探究能力、科學態度的培養結合起來考慮。
在探究式科學教育中,教師將問題匯聚到一個適宜學生探究的、與科學概念有關的科學問題上,引導學生實際動手進行探究。探究式科學教育中最重要的兩個特徵是:一、對學生適宜探究的科學問題提出基於實證的驗證過程;二、在一個具有師生互動、學生間互動的環境中,由學生主動進行的探究過程。
為什麼要對學生開展探究式科學教育?
今天,信息爆炸性的增長使傳統的知識傳授方式受到了嚴峻的挑戰,沒有智慧型工具的引導,我們將不可能管理日益增多的海量的信息,在知識社會裡信息的綜合和生成數據本身一樣重要。因而,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還要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要培養他們分析和推理的能力,還需要培養他們綜合運用信息的能力。
為什麼要以探究的方式來進行科學教育呢?
1.來自科學家的意見。20世紀60-70年代,由科學家提出的探究式科學教育,來自於成功的科學家實踐經驗的總結,在經過較長的教學實踐以後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2.來自教育理論的支持。認知科學揭示了有關人是如何學習的某些規律。概念是構建兒童認知的基石,幼稚園和國小的學生已經有能力建立一些概念和認知認知結構,在科學教育中教師搭建一些“腳手架”,幫助學生建立一些概念和認知模型會提高學生科學探究的效率,但是,建立這些概念和認知結構需要從兒童原有的概念出發(兒童往往會具有一些錯誤的想法)通過“做中學(動手、動腦)”來進行。
3.來自學習科學(神經教育學)的啟示。學習科學是一門新出現的交叉學科,他研究心智、腦和教育的關係。腦的不同部分在人的一生中呈現不同的發展規律,負責邏輯推理思維的前額皮層成熟得較晚,直到20歲以後才最後發展成熟,所以幼稚園和中、國小的兒童通過接觸實際,通過直觀的多種感官的通路發展認知和情感,是有利於兒童發展的。
“做中學”探究式科學教育內容標準的制定
2006年9月,由中國教育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中國科學院三方組織的“做中學”科學教育實驗項目內容標準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不同領域的12位院士和科技專家,來自高校和一線教研機構的40多位科學教育研究專家對“做中學”內容標準進行了認真的審讀和修訂,教育部基礎司明確把“做中學”科學教育實驗項目定位為國小科學教育的實驗田。
2007年4月,《幼稚園和國小探究式科學教育實驗項目——“做中學”內容標準》正式出版發行。該內容標準為國家國小科學教育標準的修訂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做中學”系列教學資源
《國小科學教育案例精選》
《“做中學”在中國——幼稚園、國小科學教育案例》
《探究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
《為孩子寫的腦科學知識》
《幼稚園和國小探究式科學教育實驗項目“做中學”教學案例集》
基於內容標準開發的48個教學模組及相應的教學資源,包括教學指導書、學生記錄手冊、工具箱等。
“做中學”基本理念
“做中學''的理念就在於“我聽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記住了;我做了,我明白了”。不僅讓學生學到具體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會使用學到的知識。
“做中學”基本準則
1.面向每一個兒童、尊重兒童間的差異;
2.為兒童終身的學習,更為兒童學會生活奠定基礎;
3.教學案例應來源於生活,從周圍取材;
4.引導兒童主動探究、親歷發現過程;
5.教師是兒童學習科學的支持者和引導者;
6.採用激勵性評價;
7.科學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進行科學教育;
8.充分動員社區和家庭的力量,支持科學教育;
9.通過現代化的網際網路增進國內和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
“做中學”根本目標
“做中學''國家科學教育的目標是:讓所有學齡前和中、國小階段的兒童有機會親歷探索大自然奧秘的過程,使他們在觀察、提問、構想、動手實驗、表達、交流等探究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建構基礎性的科學知識、獲得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從小培養孩子們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思維的方法,使兒童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成長為高素質的人才。
"做中學"使命:讓天下孩子愛上學習。
“做中學”重要意義
運用抽象和推理的思維,是我們中國教育比較薄弱的一面。我們祖先很早就發現了針孔成像的現象,對這個現象的描述也很精確,但以後有關光的定律和理論的發展中我們中國人就缺位了。曹沖稱象和阿基米德稱皇冠,時代相差不大,做的事也類似,但是,是否運用了抽象和推理思維,就會影響以後的發展。曹沖稱象只能表現出一種智慧,阿基米德的故事卻發展成了十分重要的密度概念和浮力定律。如果技術停留在一種智慧和技巧的層面,沒有科學概念的支撐,就會失傳。我們歷史上許多珍貴的發明為什麼不能流傳下來繼續發展,原因就是沒有建立在科學的概念上,不是系統組織起來的知識。
目前我國的基礎教育水平是很高,以掌握知識和技巧而論也許是這樣,但這樣的教育卻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創新能力和創新熱情在兒童時期已經被消磨殆盡,到大學階段,許多學生已經失去學習和研究的熱情。一些語文教材中也包含了許多與科學有關的內容,但沒用探究的方法來講授,而是把知識內容直接告訴給學生。有的讓學生動手做實驗,但所有過程是老師設計好的,實驗只不過是證實教師列出的知識點,這樣是無法培養出符合新世紀需求的創新型人才的。
21世紀的孩子,必須具有科學素質。“做中學”探究式科學教育是把腦、心智和教育連起來的科學教育研究項目。讓孩子從小能夠真正接受科學教育,能夠以最佳的方式接受科學教育,為國家培養出新時代所需的創新型人才。
“做中學”的起源
探究式科學教育,20世紀60年代起源於美國。1957年,前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美國因科技創新落後舉國震驚,分析原因後,決定進行教育改革,特別是科學教育改革。90年代初,美國科學院院長、物理諾獎獲得者利昂·萊德曼(Leon Max Lederman)博士在芝加哥的一些公立學校以“動手做”的方式開展探究式科學教育實驗,並很快傳播開來。從1991年8月起,美國先後動員了萬餘人,歷時四年,制定了美國歷史上第一部科學教育的標準,把“探究式學習(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列為進行改革的重要原則之一。美國“動手做”教育改革,促進了美國科技的發展,被美國認為找到了一條成功的道路。
1994年,法國國民教育部派出以法國科學院院長、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喬治·夏帕克(Georges Charpak)教授為首的代表團,專程到美國考察“動手做”科學教育改革,並將美國的“動手做”引入法國,取名為“LaMainalaPate(LMLAP,“動手和麵團吧”)”。1999年法國科研和教育部對改革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調研,充分肯定改革的成果,決定在全國推行這項科學教育改革。
20世紀90年代以後,國際上一些科學家,包括一些諾貝爾獎獲得者,本著對未來的責任感,根據自己的科學實踐,提出並親自和教育界一起合作推動國際範圍的科學教育,科學教育開始在開發中國家推行。
“做中學”與杜威、陶行知“在做中學”區別
美國著名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1900年曾提出了“教學合一”的教學理論基本原則。杜威認為: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從做中學”也就是“從活動中學”、從經驗中學,它使得學校里知識的獲得與生活過程中的活動聯繫了起來。杜威思想代表了資產階級初期實用主義的教育理念,和現在我們探究式科學教育理念有本質上的不同。
中國近代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時,師從杜威、孟祿、克伯屈等美國教育家研究教育。回國後積極研究西方教育思想並結合中國國情於1926年創立了"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主張,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教學做合一"十分重視"做"在教學中的作用。陶行知先生的“做中學”理論中的“做”,指的是生活社會實踐,強調在社會實踐中學習。而“做中學”是國家科學教育改革的項目(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這裡的“做”,指的是基於動腦、動手的科學探究,強調在動手做學習中讓學生建構自己的科學概念和認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