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偏[偏,讀音作piān(ㄆㄧㄢ)]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古代軍隊中偏將軍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在史籍《路史》中記載:“偏姓,周公族之後。”西周時期,分封或駐紮在國境邊遠地方的庶支小爵者或行政長官被稱為“偏伯”,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爵稱號為姓氏者,稱偏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楚之軍師使主偏者,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漢朝黃門令史游在《急就章》中記載:“偏姓,漢有偏呂。”顏師古註:“楚之軍師使主偏者,因以為氏。”胡三省註:“高辛族。”使主偏者,即相當於今軍制中的參謀,職責是輔佐軍師(參謀長)實施作戰計畫,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偏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古代軍隊中偏將之後,屬於以先祖官職稱謂為氏。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有詳細記載:“偏姓,古偏將軍之後,以官為氏。屬遼東族。”偏將,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的“別將”,亦稱偏裨、裨將,是為偏師之將,即主力部隊之外的輔軍將領,後延伸為對主將之外的將佐的通稱。偏將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偏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偏將軍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偏將軍,為東漢時期所設定的軍佇列將軍之一,沒有固定員數,多視大規模戰役需要而置,官秩五品。三國時期的曹魏國沿襲,蜀漢、孫吳國亦有相同軍制的設定。到兩晉及南朝宋國亦皆有同制。到北魏王朝時期,偏將軍官秩在九品上(正九品),到隋朝時期則降至九品下(從九品)。偏將軍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偏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十六國時期北燕國偏將軍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北燕國是五胡十六國之一,國民多為鮮卑族人,而國君卻為漢族人馮跋。馮跋:(公元?~430年),字文起,長樂信都人(今河北冀縣)。其父馮安,鮮卑人慕容永任西燕國君主時為將軍。西燕滅國亡後,馮跋東徙龍城,為鮮卑後燕國禁衛軍偏將。後燕國君主慕容熙荒淫無道,在公元407年農曆4月,馮跋等殺慕容熙,擁立後燕主慕容寶養子慕容雲(高雲)為後燕國主。高雲襲稱燕天王,以馮跋為使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掌軍國大權。公元409年農曆10月,慕容雲被其寵臣離班等所謀殺,馮跋又殺了離班等,乾脆自稱燕天王,仍以燕為國號,都龍城。史稱北燕,建都城於龍城(今遼寧朝陽)。其後,馮跋以自己曾為禁衛軍偏將,當了國君需要“棄舊”,即將以前的低職官位轉移給別人,遂賜封軍中有功者為偏姓,成為鮮卑族中偏氏之源。北燕國強盛之時,據有今遼寧省西南部和河北省東北部廣大地區。公元430年農曆9月,馮跋病逝,其弟馮弘殺了馮跋諸子,自立北燕王。此後,北燕國日走下坡。
在馮弘執政時期,北魏軍隊開始連年進攻,掠徙北燕國民戶無數。馮弘覺得難以抵抗北魏大軍,準備棄國北遷,便遣使請高句麗國出兵接應迎。在公元436年農曆4月,北魏大軍又攻龍城,至農曆5月,馮弘在高句麗軍保護下率龍城百姓東渡遼水,逃奔高句麗國。北魏軍乘虛入占龍城,北燕國滅亡。從公元409~436年,北燕國曆二主,共二十八年。
第六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族海鳩特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元朝時期蒙古族海鳩特氏,漢義為“偏坡”、“旁側”,後在明朝時期有冠漢姓為偏氏、柴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七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明朝時期偏沅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明朝後期,為在國家西南地區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在明神宗朱翊鈞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設定有“偏沅巡撫”之職,先駐偏橋鎮(今貴州施秉),後遷駐黔、楚重鎮沅州(今湖南芷江),因此稱“偏沅巡撫”。為照顧各民族的尊服情節,偏沅巡撫多為世襲,其後裔子孫中,有專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其邊區少數民族中亦有隨之為姓氏者,稱偏氏,主要是瑤族、土家族同胞。清朝康熙時期,康熙大帝分湖廣地區設湖南省,將“偏沅巡撫”移至長沙府。至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雍正皇帝將“偏沅巡撫”改為“湖南巡撫”,“偏沅”之官制自此廢黜。
得姓始祖
馮跋。遷徙分布
偏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河南、遼東為郡望。郡望堂號
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改為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末地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堂號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稱三川堂。遼東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