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倉田蹄蓋蕨
種拉丁名:AthyriumkruataeSerizawa
科中文名:蹄蓋蕨科
科拉丁名:Athyriaceae
屬中文名:蹄蓋蕨屬
屬拉丁名:Athyrium
國內分布:分布於台灣(宜蘭、新竹、台中、嘉義、高雄、屏東和花蓮)和雲南(瀘水)。
國外分布:日本南部也有分布。
命名來源:(蕨類名詞及名稱)[]
中國植物志:3(2):241
形態描述
根狀莖直立,粗壯,先端被狹披針形的鱗片,鱗片茶褐色,先端纖維狀;葉簇生。成熟葉片長約60厘米,葉柄長15-50厘米,帶淡紫紅色,稍有光澤;葉片卵形,長20-40厘米,寬15-25厘米,頂部稍急縮,基部圓截形,二回羽狀;羽片8-10對,基部1-2對近對生,平展,向上互生斜向上,披針形,漸尖頭,基部一對卵狀披針形,與其上一對羽片近等長,有短柄,基部收縮,小羽片上先出或近對生,羽軸下側小羽片較上側的長,其他羽片無柄,基部不收縮,小羽片下先出,中部羽片長約15厘米,寬4厘米,一回羽狀;小羽片10-12對,長圓形,長15-30毫米,寬5-8毫米,無柄,先端鈍尖,基部不對稱,上側凸出呈耳狀,和羽軸平行,下側楔形,邊緣具圓齒,基部羽片的羽軸下側小羽片可達淺裂。葉乾後紙質,葉軸和羽軸上面購槽內被毛,羽軸上面有刺狀突起,小羽軸上面無刺狀突起。孢子囊群短線形或長圓形,偶有彎鉤形,沿小羽軸兩側排成2行;囊群蓋同形,宿存。染色體數目n=80。
分布
分布於台灣(宜蘭、新竹、台中、嘉義、高雄、屏東和花蓮)和雲南(瀘水),生於山地林下,海拔2450米。日本南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日本(屋九島)。
C.M.Kuo(1985)認為本種等於光蹄蓋蕨Athyriumotophorum(Miq.)Koidz.,其間關係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植物之蹄蓋蕨科(二)
草本、灌木或少有喬木。葉互生、下部對生而上部互生、或全對生、或輪生,無托葉。花序總狀、穗狀或聚傘狀,常合成圓錐花序,向心或更多離心。約200屬3000種,廣布全球各地。我國有56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