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鱗蹄蓋蕨

黑鱗蹄蓋蕨

黑鱗蹄蓋蕨,蹄蓋蕨科,根狀莖直立或斜升;葉簇生。分布於黑龍江(大興安嶺)和吉林(長白山)。生林下,少見。日本和朝鮮半島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黑鱗蹄蓋蕨
種拉丁名:Athyriummelanolepis(Franch.etSav.)Christ
科中文名:蹄蓋蕨科
科拉丁名:Athyriaceae
屬中文名:蹄蓋蕨屬
屬拉丁名:Athyrium
國內分布:分布於黑龍江(大興安嶺)和吉林(長白山)。
國外分布:日本和朝鮮半島也有分布。
命名來源:(蕨類名詞及名稱)[]
中國植物志:3(2):161

形態描述

根狀莖直立或斜升;葉簇生。能育葉長70-100厘米;葉柄長25-35厘米,基部直徑約4毫米,黑褐色,密被黑色、披針形的厚膜質鱗片。向上禾稈色,疏被漆黑色、有光澤的、卵狀披針形的厚膜質鱗片;葉片長圓形,長60-65厘米,中部寬20-25厘米,先端漸尖,向基部漸變狹,二回羽狀,小羽片羽裂;羽片約22對,基部的近對生,向上的互生,斜展,幾無柄,基部2-6對逐漸縮短,基部一對長4-5厘米,中部羽片線狀披針形,長17-19厘米,寬2.5-3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對稱,圓截形,一回羽狀,小羽片羽裂;小羽片約22對,近對生,近平展,闊披針形,長1.2-1.5厘米,基部寬約4毫米,尖頭,基部圓楔形,略與羽軸合生,下側幾不下延,邊緣羽裂達2/3,裂片近長形,鈍圓頭,有3-5個尖齒。葉脈上面不見,下面明顯,在裂片上1-2對,斜向上,單一。葉乾後草質,淺褐綠色,兩面無毛;葉軸和羽軸下面禾稈色,偶有1-2個褐色披針形小鱗片。孢子囊群長圓形或彎鉤形,生於裂片基部上側小脈上(但小羽片基部裂片2-3枚),每小羽片5-7對,在主脈兩側各排成1行;囊群蓋同形,褐色,膜質,邊緣略成齧蝕狀,宿存。孢子周壁表面無褶皺。染色體數目n=40。

分布

分布於黑龍江(大興安嶺)和吉林(長白山)。生林下,少見。日本和朝鮮半島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植物之蹄蓋蕨科(二)

草本、灌木或少有喬木。葉互生、下部對生而上部互生、或全對生、或輪生,無托葉。花序總狀、穗狀或聚傘狀,常合成圓錐花序,向心或更多離心。約200屬3000種,廣布全球各地。我國有56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