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擬鱗毛蕨種拉丁名:Kuniwatsukiacuspidata(Bedd.)Pic.Ser.
科拉丁名:Athyriaceae
屬拉丁名:Kuniwatsukia
命名來源:(西藏植物志)光葉蕨(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
中國植物志:3(2):078
植物形態
葉子形態
葉長可達1米;葉柄長30-65厘米,基部直徑達5毫米,疏被與根狀莖上同樣的鱗片,向上淡紫色或淺褐色,近光滑;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35-70厘米,寬16-3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楔形,一回奇數羽狀,側生羽片7-23對,互生,具柄,斜展,披針形,長12-18厘米,寬1.5-2厘米,長漸尖頭,基部圓楔形或斜楔形,邊緣有缺刻狀的尖鋸齒或粗鋸齒,齒尖喙狀,指向前,並有1或2個小齒;頂生羽片與側生羽片同形,略較大,通常基部有1或2個小裂片,下部邊緣淺裂,裂片鈍圓,先端有1-3個小齒。葉脈分離,兩面明顯,側脈羽狀,小脈3-6對,單一,下先出,唯基部下側1脈直接出自主脈,不伸達缺刻處,而上側1脈則出自側脈基部,伸達半途而止。葉乾後紙質,暗綠色,上面光滑,羽軸下面偶被少數褐色小鱗片。
孢子形態
孢子囊群小,稠密,圓形,肉桂色,背生於小脈基部或下部(偶有生於中部);囊群蓋小,圓腎形,褐色,薄膜質,邊緣撕裂成流蘇狀,早落,不易見。孢子具周壁,表面有脊狀紋飾。
染色體數目n=40。
分布地帶
分布於廣西(百色、隆林、田林)、貴州(安龍、關嶺)、雲南東南部(新平、雙柏、漾濞、羅平、硯山、廣南、綠春、西盟、孟連、景洪、勐海、耿馬、雲縣、潞西、瑞麗、盈江)和西藏東南部。
生常綠闊葉林下或灌叢陰濕處,海拔509-1750(-2000)米。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北部、緬甸北部、泰國北部、斯里蘭卡和西喜馬拉雅也有分布。HookeretBak.(1868)認為從KEW園采的模式標本(K!)最初是來自斯里蘭卡,然而Clarke(1880)並不認為如此。
植物之蹄蓋蕨科(二)
草本、灌木或少有喬木。葉互生、下部對生而上部互生、或全對生、或輪生,無托葉。花序總狀、穗狀或聚傘狀,常合成圓錐花序,向心或更多離心。約200屬3000種,廣布全球各地。我國有56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