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信息對稱理論近些年在經濟學界很是走紅。先是1996年,經濟學家米爾利斯和維克里因研究這一理論而獲諾貝爾獎。剛剛過了5年,2001年,新世紀伊始,瑞典皇家科學院又將諾獎桂冠戴在了研究信息對稱理論的經濟學家阿克洛夫等人身上。介紹
信息對稱何許物也,為何如此得寵,頻受諾獎評審們青睞呢?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也簡單——經濟學理論往往如此——所謂信息對稱,就是說,在市場條件下,要實現公平交易,交易雙方掌握的信息必須對稱。換句話說,倘若一方掌握的信息多,另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二者不“對稱”,你這交易就做不成;或者即使做成了,也很可能是不公平交易。
舉例說吧。時下,京城很時興請月嫂。月嫂者,有經驗,有知識,可以幫助產婦做月子之保姆也。鄰居有位小伙子,妻子快生小孩了,從網上查到某服務公司可以提供月嫂,於是興沖沖前往。服務公司接待很是熱情,很快電話聯繫來一位中年女子,介紹道,她,就是我們公司的月嫂某某某,從下月開始,就到你們家服務吧。這位月嫂到底經驗如何,知識怎樣,有過怎樣的從業經歷?服務公司只簡單作了介紹,小伙子便匆匆與公司簽了契約。誰知到家後才發現,這位月嫂根本不懂育兒常識,連嬰兒洗澡之類基本的事情也做不好。一問才知,她是不久前剛下崗應聘的。公司說,邊乾邊學,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吧。就這么著,當月嫂來了。
好在此人比較樸實,人也勤勞,一個月勉勉強強,總算對付下來。
此為信息不對稱而達成不公平交易之一例。
類似不公平交易的例子,還有許多。比如,買下房來才發現建築質量太差,剛一打眼牆皮就呼呼直往下落!拉肚子才知道黃瓜番茄噴灑了農藥,腦子發暈才曉得海參尤魚被福馬林浸泡過!常言道買的沒有賣的精,原來這就叫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交易必吃虧。類似的虧吃多了,人們變得聰明起來,謹慎起來。然而,這又生出了另一個不良後果:交易難做成,連本來可以做成的交易,也做不成了。
還是舉例說吧。筆者有位同事,前些年從報社下海,辦了一家高科技保健品公司。其產品由醫學專家多年潛心研製而成,經臨床實驗證明,對增強老年人和病人免疫力非常有效。這位同事瞅準這一產品,斷定投產後大有市場。孰料事實給了他沉重一擊,產品出廠銷路一直不好,後來想了不少新招,又是搞活動,又是拉明星,還花好幾百萬在電視台猛打廣告也未見效,最後此君只好長嘆一聲天不助我,改行乾其他去了。
此為信息不對稱而交易難做成之一例。
既然信息不對稱,交意難做成,那么,為了信息對稱,你就必須將信息儘可能多、可能廣地傳播給交易另一方,這當然是要支付一定費用的。筆者那位同事所碰到的問題,說白了就是信息傳播費用太高,企業負擔不起。啥原因?原因在市場誠信環境差,尤其是保健品市場。消費者屢屢上當,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所以,對任何信息都先打一個問號。這樣,同樣的信息,要為交易另一方所接受,當然就得付出比過去大得多的費用了。
為信息交易而付出的這筆交易費用——無論是打廣告也好,搞推銷也罷——都是非直接用於產品生產的,對提高產品質量沒有任何助益。所以,此類費用越是大,交易雙方所支付的非產品性投資越是多,所付費用在產品身上的直接獲益就越是少。
反過來說,一些誠信度(美譽度)高的企業,因其產品比較容易為消費者認可,信息傳播費用較低,所以,其經濟效益也就較好。
這也是凡明智的企業都很重視自己的誠信度和美譽度的深層經濟原因。
再往大里說,一個地區,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其誠信度如何,也不僅關係這個地區、城市和國家的聲譽,還直接關係到這個地區、城市和國家的市場效率和經濟效益。前些年,廣東汕頭市就因為騙稅成風,誠信度低,弄得來整個城市各企業的經濟效益普遍下滑,就是一個深刻教訓。
信息對稱理論在實踐中有用嗎?當然有用。要想做成生意,就得信息對稱,要想信息對稱,就得信息公開。這道理,一些商家或許說不出個子醜寅卯,但在實踐中卻深得箇中三昧。你看京城一些餐館為何辦得那么火爆?一個很簡單也很重要的原因是,它臨街的窗戶開得非常大,入夜裡燈火通明,讓過往行人一望即知,這個店生意紅火,食客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