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普斯和斯芬克斯
名稱:莫羅《俄狄普斯和斯芬克斯》類別:油畫
作者:莫羅
創作時間:1864年
尺寸:206.4×104.7cm
現藏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俄狄普斯和斯芬克斯](/img/1/4cd/cGcq5CNwQzLwA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莫羅
可以算是夏賽里奧的繼承者,他具有類似安格爾那樣精嚴細膩的造型能力,又善於運用豐富的色彩鋪成華麗燦爛的畫面,所以他的門下出了馬蒂斯、馬蓋那樣善用色彩的能手。莫羅喜畫東方式的美女,卻並不是真正的東方婦女,而是他按照自己的愛好“加工”而成的美女:她們雪白的身上掛滿了珠花和纓絡,或是穿著錦繡的彩衣,活動在一個“東方式”的幻境中。
19世紀,強烈的私有觀念往往使男女的關係中含有互相“占有”的心理。當個人主義發展到極至之時,如果要求“絕對占有”的慾念不得滿足,於是愛變為恨,恩變為仇,男女雙方便在相互追逐中同時懷著敵視和疑懼的心情。在“世紀末”的潮流下,一些脆弱的知識分子為了躲避嚴酷的現實鬥爭,轉向愛情的探討以求陶醉。可是,異性和愛情還是使他們憂慮不安,因而對於這類“愛與仇”的變態心理特別感興趣。莫羅畫的《俄狄浦斯與司芬克斯》,描繪的也正是這類的主題。
希臘神話中說,俄狄浦斯在路上遇到一個人首獅身、專出謎語吃人的女怪司芬克斯。女怪已經吃掉了無數路人,這時她又提出一個謎語:“什麼動物早晨四隻腳,中午兩隻腳,下午三隻腳。”俄狄浦斯回答說:“嬰兒時期是人生的早晨,用四腳爬行;成年是人生的中午,用雙腳走路;老年是人生的下午,扶杖而行。”司芬克斯因失敗跳崖而死。這個故事讚美了智慧戰勝暴力和俄狄浦斯的勇敢精神。可是莫羅在他的畫中,著意強調的是司芬克斯嬌美的面貌與可怖的獸身之間的對比,她擁抱俄狄浦斯的前爪又是非常猛利的。那位漂亮的青年,正用深沉的目光凝視面前的“美女”,處於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
莫羅的畫帶有神秘意味,故被稱為“象徵派”。當時法國印象派與後期印象派正風靡畫壇,莫羅在美術界不大受重視,可是象徵派的詩人和作家們對他的畫特別讚賞。十九世紀末,法國的巴拿斯派(或稱高蹈派)的詩人們,常常從他的畫上得到靈感,或是把他的繪畫加以渲染鋪排,創製成文學作品。近些年,西方舉行象徵主義展覽,人們興趣倍增,莫羅也得到了更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