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第六屆黑龍江省科顧委專家委員會成員,國際水泥路面協會(ISCP)會員,教育部“道路運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公路學會理事。主要從路基路面結構設計方法與技術、道路檢測技術與評價方法、道路養護技術與建設績效評估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近五年已完成科研項目14項,其中作為課題主要負責人完成了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3項,交通部計畫項目1項,交通部聯合攻關項目1項,其餘為省廳重點科技項目,共承擔科研經費678萬元;作為第一、二作者發表論文17篇,EI檢索11篇;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4項;參編著作2部,主編教材1部;獲得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各1項。主講《土木工程概論》、《公路養護與評價》等本科課程和《公路經濟學》博士生課程。指導碩士生31名,協助指導28名。
教育背景
1983.9~1987.7:畢業於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道橋專業獲學士學位
1987.9~1990.1:畢業於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道路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
2000.9~2006.9: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研究生,博士未答辯
工作經歷
1990.1~1993.9:哈爾濱建築大學交通學院 助教
1993.9~1995.6:哈爾濱建築大學交通學院 講師
1995.7~2000.9:日本(哈爾濱)川田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
開發部中方部長/高級工程師
2002.9~2005.10: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學院 副教授
2005.10~2008.4: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學院道路與軌道工程系主任/副教授
2007.12~2008.4: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學院道路與軌道工程系主任/教授
2008.4~2010.12: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學院副院長/教授
2010.12~今: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學院院長/教授
科研工作

研究領域與成果(1)路基路面結構設計方法與技術
開展了長壽命路面設計理論與設計方法研究,提出了利用半剛性基層修建長壽命路面的最佳層位問題;提出了利用半剛性基層施工工藝修建碎石基層的方法,顯著提高了碎石基層的壓實度、承載能力和抵抗塑性變形的能力;建立了農村公路水泥路面設計計算公式,彌補了現行水泥路面規範的不足;提出了農村公路聯鎖塊路面、小尺寸板水泥路面的設計方法與典型結構,並在黑龍江省得到了推廣套用,取得了顯著經濟效益;提出了濱海公路防護設計方法、防護等級分類方法等,在遼寧省濱海路建設中得到全面套用。
(2)道路檢測技術與評價方法
在檢測技術方面: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攻克了多重數據同步採集、精確定位、多感測器數據融合、強光照明、路面裂縫自動識別、車轍和平整度數據處理算法等一系列技術上難題,成功地研發了集路面裂縫、車轍、平整度、前方景觀照相等四個檢測子系統、一個照明子系統和公路養護管理決策系統於一體的綜合檢測車一部。該檢測車已在黑龍江省、吉林省、天津市、河北省、廣東省、廣西區檢測公路里程累計達4萬多公里,驗證了其先進性、穩定性和實用性,受到用戶的高度評價。
在路面技術狀況評價方面:以路面實測數據建立數字地面模型,開展了路面表面三維特徵數字模型技術及其套用研究;建立了
以人—車—路系統為研究對象的路面表面空間特徵與車輛行駛行為的關係模型;提出了基於行車安全的路面車轍養護評價指標體系;採用空間有限元分析法和探地雷達理論相結合,提出了利用FWD和GRP進行瀝青路面強度檢測的修正方法和水泥路面板底脫空診斷的評價指標與評價方法;主持開發了公路、城市道路數位化信息管理平台和路網改造決策支持系統。
(3)道路養護技術與建設績效評估方法
對水泥路面廢舊料再生利用技術和瀝青路面全深度復拌冷再生技術等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為舊路改造設計和再生利用提供了可靠的設計參數範圍,研究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開展了黑龍江省冰雪路面冬季養護技術的研究,研究成果達國內領先水平。
開展了國道主幹線績效評估基礎參數研究,採用投入產出法、投資乘數法、有無對比法、統計分析法等,系統地研究了國道主幹線建設與運營對沿線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影響規律等。研究成果已成為2007年交通部國道主幹線建成通車時建設績效評估的主要依據。
(1) 西部路網改造技術研究,2005年度交通部·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學校總排名第二,個人總排名第二。
(2) 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關鍵技術研究,2008年度交通部·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學校總排名第三,個人排名第十二。
(3) 高速公路瀝青路面車轍、裂縫、坑槽、鬆散等損壞原因分析與修復對策研究,2008年度交通部·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 學校總排名第三,個人總排名第五。
社會兼職
(1) 2010.06第六屆黑龍江省科顧委專家委員會委員
(2) 2008.08國際水泥路面協會ISCP會員
(3) 2008.10教育部“道路運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4) 2007.11交通部“二十一世紀教材編委會”委員
(5) 2007.5黑龍江省公路學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