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鳳革命烈士紀念碑

來鳳革命烈士紀念碑

來鳳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湖北省恩施市來鳳縣境內。紀念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來鳳境內的人民,不畏艱險,不懼強暴,和紅軍一起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而不懈奮鬥。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來鳳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湖北恩施市來鳳縣境內。

歷史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來鳳境內的人民,不畏艱險,不懼強暴,和紅軍一起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而不懈奮鬥。

1935年11月19日,紅二、六軍團共1.7萬餘人,從湖南的桑植劉家坪出髮長征。紅六軍團18師4000多人奉命留守,在龍山牽制敵人。12月8日,紅軍18師完成牽制任務,從茨岩塘出髮長征。20日,紅軍18師長征受阻,由桑植、永順折回龍山,至召頭寨馬阻嶺遭敵軍伏擊,只1000餘人突出重圍。21日強渡酉水河,從卯洞入湖北來鳳縣境內打游擊,不久亦離境長征。1936年1月9日,紅18師到達貴州江口與紅二、六軍團主力會合時,只剩下600多人。紅軍離開龍山長征的第3天,有150多名革命民眾被國民黨殺害。不久,潘二銀等70多名革命民眾也在來鳳被殺害。根據地各縣被殺的革命民眾,人數均以千計。

1990年版《鹹豐縣誌》人物篇共記載了53名鹹豐籍紅軍戰士,解放後,僅存2人。1995年版《宣恩縣誌》人物篇共記載了377名宣恩籍紅軍戰士,解放後,僅存2人。1985年版《龍山縣誌》人物篇記載了900名龍山籍紅軍戰士,解放後,僅3人返回龍山。

1990年版《來鳳縣誌》人物篇記載:來鳳縣共有278人參加長征,長征勝利結束後,僅生還21人。其中,3人成長為副軍級幹部:錢治安三胡鄉討火車人,1935年在龍山縣參加紅軍,1969年任河南省軍區副司令;彭紹先百福司鎮瓦廠壩人,1934年參加紅軍,曾任黑龍江省軍區副軍職顧問;謝松柏漫水鄉楓香坪人,1934年在龍山招頭寨參加紅軍,曾任甘肅省軍區副司令

感恩

來鳳革命烈士紀念碑來鳳革命烈士紀念碑

來鳳人民對謝松柏將軍印象較深:解放後,他帶領部隊回湘西龍山縣剿匪,兼任龍山縣縣長。《烏龍山剿匪記》等影視作作品中的主人公應該就是以他為原型而塑造的。

來鳳革命烈士紀念碑全用青石砌成,碑座四周分別刻著毛澤東同志的語錄、詩詞以及賀龍元帥的題詞。紀念碑的周圍,有蒼松、有鮮花、有魚池、有涼亭,還有接龍橋的模型。

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官兵表現了為國家、為民族勇於犧牲,勇於奉獻,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來鳳各族人民跟著中國共產黨、跟著工農紅軍,英勇奮起,前仆後繼,同國民黨反動派、土豪劣紳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許多優秀兒女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英雄們用鮮血澆灌出來的花朵。長征的勝利、革命的勝利,是英雄們用生命鑄成的豐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犧牲人數

來鳳革命烈士紀念碑來鳳革命烈士紀念碑

“志願軍烈士牆”的兩旁分別標註了30個省區市犧牲的志願軍人數:福建1173人;甘肅1259人;雲南1604人;江西3258人;遼寧13374人;山東19766人;吉林18499人;四川21051人;湖南11541人;河北11853人;河南11048人;江蘇8444人;青海56人;重慶9468人;安徽6375人;北京1551人;湖北7183人;廣西3418人;黑龍江8683人;山西5488人;內蒙古1995人;陝西3387人;廣東3307人;海南91人;寧夏441人;貴州2957人;浙江3361人;上海1576人;天津808人;新疆93人。

這是目前最新公布的志願軍烈士人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