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耳麗蚌

佛耳麗蚌

佛耳麗蚌,又叫白玉蛤,貝殼也很大,殼長可達12.8cm,殼高約7.4cm,殼寬4.4cm左右,在中國國僅分布於廣西。它的外形呈佛耳狀或梯形,左右兩殼相等,但兩側不對稱。殼前端鈍圓,後部呈鈍角狀。前緣短而彎曲,腹緣稍直,中部略凹入,後緣長而稍彎,向下傾斜,與腹緣相連成鈍角。殼頂不突出,低於背緣最高點。殼的表面為黃褐色,沒有光澤,具不規則的生長線,貝殼中部、後背嵴具有垂直的放射狀縱肋是由瘤狀結節形成的斜肋所構成。左殼有2個擬主齒和2個側齒,右殼有2個擬主齒而僅有1個側齒。它棲息於水質清澈,底質為砂石、卵石或岩石的山澗河流中,以微小生物及有機物碎屑為食。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佛耳麗蚌佛耳麗蚌
貝殼大型、殼長達128mm,寬44mm,高74mm,最大殼長可達173mm,最大厚度可達20mm。

殼質厚而堅硬,貝殼極重,最重可達948g,呈佛耳狀或梯形。左、右兩殼對稱,但兩側不對稱。殼前端鈍圓,後部呈鈍角狀。前緣短、彎曲,腹緣略直,中部略凹入,後背緣長,稍彎,向下傾斜,與後緣相連成鈍角。

殼頂被腐蝕,低於背緣最高點,位於貝殼前部殼長的1/3處。殼面呈黃褐色,具有不規則的生長線,殼面中部、後背嵴的縱肋是由較強或較弱的瘤狀結節形成的斜肋所構成。

棲息環境

佛耳麗蚌喜棲息於水質清澈透明,水深約2~5m,水底為岩石、沙石或卵石,水流較急,水溫較低的山澗河流中,借斧足挖掘泥沙或卵石,使身體的全部或部分隱埋其中,當周圍環境平靜時,斧足和兩條水管便從蚌殼中伸出活動,新鮮的水和食物從入水管流入體內,體內的水份和廢物從出水管排出,這兩條水管不斷地交換水份。

生活習性

佛耳麗蚌是一種生長緩慢、壽命長的淡水河蚌。只適應在江河中生長,而不適應在靜水的水域中養殖。佛耳麗蚌的食性主要以硅藻為食。繁殖季節在2-5月,以3-4月為盛期。

如遇到外界不利因素或受到敵害襲擊時,斧足和兩條水管便立即縮回殼內。佛耳麗蚌依靠斧足運動,幼蚌較活躍,成蚌活動遲緩。佛耳麗蚌生活在卵石間,以浮游植物中的硅藻及有機碎屑為食,它不能主動追捕食物,只能由體內的鰓和唇瓣的纖毛扇動產生水流,水中的食物隨水流入體內,其入水管的觸手突起有選擇食物的能力。

物種現狀

佛耳麗蚌的種群已嚴重衰竭。

生長繁殖

佛耳麗蚌是雌雄異體,在群體中,蚌多於雌蚌。雄蚌的殼體較薄較矮,後端較長較尖,整個蚌顯得細長扁小;而雌蚌的殼體較寬較高,後端較短較鈍,整個蚌顯得高短厚大。

每到繁殖季節,成熟的雄體排精於水中,精子隨水流進入雌蚌外鰓腔,與雌蚌外鰓腔中的卵子相遇而受精。受精卵就在外鰓腔中發育變態成鉤介幼蟲,因此,雌蚌的外鰓腔也是育兒囊。

成熟的鉤介幼蟲從出水管排出,在水中遇到小魚即鉤附在魚體的鰭條和鰓瓣上,吸收魚體營養變態成長至幼蚌,小白點狀的幼蚌脫落至水底,營底棲生活。佛耳麗蚌對溫的適應能力較弱,水溫達33℃就開始死亡,達到35℃就大批死亡,較難適應肥水高溫的水域環境。佛耳麗蚌可產珍珠,當有砂粒或小蟲等異物偶然竄入蚌體外套膜的內外表皮層之間時,外套膜受到刺激,大量分泌珠質,把砂粒或小蟲等異物包起,珍珠層逐漸增厚便形成了閃閃發亮的天然珍珠。

佛耳麗蚌生長緩慢,壽命長達39齡以上,使其具備了其它蚌類所沒有的兩大特點:一是該蚌能形成厚實的貝殼(最大殼厚達20mm,最重的蚌達948g);二是可以利用它培育大型的珍珠。每年的2~5月為佛耳麗蚌的繁殖季節,3~4月為繁殖盛期,此時的月平均水溫都在20℃左右。親蚌的懷卵量較少,一般僅有幾百到幾千粒,且大約只有一半的雌蚌能懷上卵。

分布地區

在中國廣西的左江,右江及清水河也偶有發現,水口河上游越南境內也曾有分布。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腹足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