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要論

佛法要論

  佛之行,積極救世;隨緣設教,不離正宗。鈍根眾生,弗喻厥旨,輒流消極;開明之世,漸成國家贅疣;長此不思奮勉,恐難立足。大心之士,早已提撕、儆惕於其間矣。然如何前進,方適於時代性?眼光淺近者,寧得其宜?則佛教之積極發揚,不可不賴智識界優秀分子之興起。一部大藏,權實雜陳,各標對機之說為至上,真面目安在?意識所不能辨。苟無指針,學人或滯於一偏,或廢於半途,佛教精神神奚由彌綸世界?精研本著,自然如醉初醒,如夢方覺!

基本信息

本書目錄

佛法要論

楊佛興

佛法要論

佛學起源

第一節 發端

第二節 業感

第三節 實習

第四節 降魔

第五節 成道

第六節 垂教

(一)人天乘

(二)聲聞乘

(三)緣覺乘

(四)菩薩乘

(五)佛乘

佛教源流

弁言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佛法要論

弁言

世界篇

三界篇

世法篇

小乘篇

大乘篇

淨土篇

佛教真面目

緒言

第一章 教源

第一節 佛身

第二節 教法

第三節 小乘發展期

第四節 大乘發展期

第五節 密乘發展期

第二章 傳譯

第一節 幼稚時代

第二節 發達時代

第三節 極盛時代

第四節 復興時代

第三章 研究

第一節 法相宗

第二節 三論宗

第三節 天台宗

第四節 華嚴宗

第五節 余六宗

第四章 修證

第一節 禪宗

第二節 真言宗

第三節 淨土宗

第五章 解題

第一節四種緣起

第二節 眾生問題

第三節 世界問題

新時代的佛法

新時代的佛法

圓音月刊發刊詞

評美國佛學界之中國佛教史觀

八識規矩頌

第一頌

第二頌

第三頌

第四頌

第五頌

第六頌

第七頌

第八頌

第九頌

第十頌

第十頌

第十二頌

人死問題

第一章 引端

第二章 臨終

第一節 諸趣預兆

第二節 淨土預兆

第三章 舍暖

第一節 小乘說

第二節 大乘說

第三節 融會說

第四節 推廣說

第四章 中有

第一節 形相

第二節 行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